“十七年”文学批评的社会政治话语系统

来源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5205205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当代"十七年"文学批评自发展之初即面临着审美批评话语缺失的问题,取而代之的是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政治话语系统.这一话语系统的形成与建立有其内在的历史必然,当它放弃了与审美批评话语的"平等对话"成为"一维"的存在之后,文学批评活动的功能与价值也就发生了异变.本文试图就这种社会政治话语系统的形成原因、思维方式及实践特点做出理论阐释.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速,动物产品安全不仅事关消费者健康,而且影响国际间贸易,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农产品历来是各国保护最多、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最严重的领
布鲁菌病(以下简称“布病”)作为重要人畜共患病。布病是我国规定的二类疫病,在大动物传染病中是仅次于口蹄疫且具有重要政治、经济影响力的传染病。布病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曾得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氨茶碱对芬太尼诱发咳嗽反应的影响。方法200例择期手术,ASA Ⅰ~Ⅱ级,年龄18~72岁,随机均分为氨茶碱组(A组)和安慰剂组(P组)。诱导前上肢静注氨茶碱1mg/kg(A组)或0.9
19世纪中后期,俄国中亚政策的实施,对中亚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中亚地区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民族关系、阶级关系趋向复杂化,教育事业有较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