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心理辅导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

来源 :长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feng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心理辅导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前提条件,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有效力量,是开发学生潜能的有利条件。实施心理辅导,使学生先成人、后成才,是现在和未来教育均不能逾越的一个重要阶段。
  [关键词]心理辅导 道德情感 心理素质 条件动力
  
  一、引言
  
  心理辅导是运用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帮助个体达到心理优化的过程。
  当代中学生30%左右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能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偏执人格和反社会人格两种。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应付挫折、人际交往、青春期心理适应、休闲与消费等方面的困扰,并表现出种种不良行为,如打架、说谎、吸烟、喝酒、厌学、逃学。由此说明,应试教育使学校教育显得单一,后者往往把心理问题归结为思想品德问题,以德育代替心理辅导。心理辅导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为宗旨 。它应在学校教育中得到提倡,以发挥其特有的育人功能。
  
   二、心理辅导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
  
  1.心理辅导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前提条件
  心理素质,是人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特点,它是心理发展水平的总和。学生的求知和成才,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精华,只有通过个体心理机制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在人格特质中,学生才能由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主要受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开放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等均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能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自我调节的关键。因此,学校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智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2.心理辅导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有效力量
  心理辅导与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学生以在心理辅导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心理生活中的对自身的一种衡量、评价和调控,也影响着人格的发展。客观的价值观念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人格特质,从而使人格发展上升到一个新高度。同时,心理辅导并不是消极地附属于这种转化,而是在转化过程中积极能动地调整方向,使个体把握自我,对自身的行为方式进行认识评价,从而达到心理优化、健全人格的目的。心理辅导采用心理换位法,与被辅导者的心灵进行沟通,从而使其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变得更加自觉深入。
  
  3.心理辅导是开发学生潜能的有利条件
   教育的目之一就是开发人的潜能资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潜能开发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心理辅导为二者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潜能包括四个方面:智慧、情感、创造和超越感。学校教育则侧重对学生智慧能力、情感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开发,亦即开发个体内所具备的潜在的学习能力和动力。潜能的开发有赖于个体对学习活动的参与程度,但学业失败会降低学生的自信。所以,心理辅导者将与被辅导者建立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协助当事人认识自己,进而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心理辅导主要创设如下助人情景:一是创设尝试情景,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使其得以自我实现;二是创设选择情景,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使其投入地生活一次,从而确立自己的位置。因为对创造活动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一个人的能力,而是人的创造欲望。因此,自主选择、成功体验能使内在的生命力和潜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三、心理辅导的功能
  
  1.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心理品质是个体在认知、情感、意志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认识兴趣与能力、社会适应与情绪调控能力、自我意识与意志品质等,它是人脑的一种特殊机能。心理品质的形成,是受遗传、环境、文化等因素制约的。良好的教育往往为心理品质的形成打下坚固的基础,使人享用一生。但从传播的角度看,教育的结果是导致受教育者的心理行为发生合目标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又依赖个体的心理品质。同样的文化信息,有的很容易被接受内化,并外显教育者期望的行为;有的则被拒之门外,难以同化,这正是个体心理品质差异使然。影响健康的心理品质形成的因素十分复杂,其中心理辅导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它在优化学生心理品质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
  
  2.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
  心理辅导活动的主体性、探索性使学生较易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可以影响他们对渗透在辅导内容中的道德规范产生兴趣,促使其由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的转化。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强化其道德意志水平,坚持行为训练,使学生德、智、体、心理优化协同发展,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
  总之,心理辅导之所以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是由它独特的功能决定的。心理辅导的功能与德育有交叉,但又与德育有质的区别。与其说它是一种教育方法,不如说它是向学生心灵播种真善美的灵魂工程。因此,心理辅导不应狭隘地理解为服务和技巧,而应从促进学生心理与人格发展、提高整体素质水平方面去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其深刻丰富的内涵。
其他文献
顶岗实习是当前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建的契合点,顶岗实习管理是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关键所在,为此众多高职院校从制度、技术、方法手段上进行了探索.本文在研究
[摘要] 通用管理能力认证是目前国内唯一由国家认证并实施的管理技能等级认证。本文提出,应把通用管理能力基础级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公共基础课,根据课程特点,结合教师和学生实际情况,以团队组织形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关键词]通用管理能力 团队教学 传统教学    一、团队教学    1.团队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引入团队形式,是当前教育模式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现代组织要求成员的团队合作精神,要求
当21世纪的第一株璀璨的朝霞在东方的天空中升腾,满怀豪情的中国人已经准备好了。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带来综合国力的大大提高,顺利加入WTO,成功申办奥运会,足球第一次接触世界
The adsorption of CO_2 and NO on supported Pd catalysts has been studied by using TPD-MS method and the adsorbed surface species were discussed based on literat
社会转型催生了多元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由此对当代大学生形成良好就业观造成诸多负面影响;另一方面,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如何从与学生有切身利害关系的就业问题入手,构建
[摘要]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正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快速的发展着,在这条路上,我们国家可以说还是在不断的摸索中探求发展。然而中等职业教育所面对的对象还是同其他院校有所不同的,因此说,在职业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应该从德育课抓起,这是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这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之中也是明确指出的。由此,我们应该如何来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这一特殊性,发展真正适合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新德育教育思路,不断提高
文章简单介绍了“工学结合模式”的概念,在探讨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训室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工学结合模式”的商务英语专业校内实训室的建设方案,并详
针对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人才培养的定位,有特色的专业课程是保障人才培养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商务英语课作为必修基础课中的主干课程,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要充分结合
[摘要]大学生就业创业难题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热议话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创建。在新时代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大学生的思想还不够成熟,自主创业能力匮乏,社会的容纳能力已经不足以让所有毕业生成功就业。因此政府和各大高校应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去培养大学生就业创业。  [关键词]就业形式 自主创业 创业平台 培养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要]高校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是高校教学工作、教学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本文对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作用、内容、基础、关键和保障等方面进行了粗略的探讨。  [关键词]高校 教学管理 科学化    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而教学管理工作则是高等教育管理的重中之重。如何保证中心工作具有科学的运行机制,既是我们广大高校从事教学管理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又是一个值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