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错了

来源 :小星星·阅读100分(低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FWF19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当家里吃蒜的时候,我总是会被自己闹过的一个笑话给逗乐了。
  记得那是我读二年级时的一个星期天,妈妈打电话回来,让我在家把大蒜给理一下,她晚上回来做菜用。反正我今天也没事做,那就干活吧!
  我在家里转了一圈,哪有蒜的影子啊?我的目光转向了阳台,妈妈把大蒜放到阳台了?走进去一瞧,我看见一个白瓷盆子,盆子里面的植物叶子宽宽的、直直的、绿绿的,好大一把。这不正是大蒜吗?长得可真精神!好,赶紧干活。我一激动,动手掐了起来。
  不对啊,这个大蒜的根怎么这么大啊?难道是洋葱变异长出了大蒜?此时的我,掐着掐着竟对眼前这盆外形奇特的大蒜怀疑起来。不管了,说不定还是培育出来的最新大蒜品种呢!
  忙了小半天,我终于将掐来的大蒜给整理并清洗好,等妈妈回到家就可以做菜了。
  “妈,蒜我已经洗好了。”妈妈一回来,我就向她汇报成绩。“呵,小子不错,挺能干的!”妈妈向我竖了一个大拇指,转身进了厨房。“咦,这是什么?”厨房传来了惊奇的声音。“错了错了,这哪是大蒜啊!”妈妈抓着我刚才清洗过的蒜跑了出来,皱着眉头问,“小鑫,你这是从哪儿弄来的?”“喏,这不是你放在盆里养着的吗?”我朝阳台一指。“儿子啊,错了,这不是蒜,是水仙花啊!”妈妈哭笑不得。而我则惊讶得张大了嘴巴,一不留神,“蒜”错了!
  如今的我,已经能分清大蒜与水仙花了。不过,一想起这件事,我就会偷偷地笑起来。
其他文献
2014年11月29日  窗外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同学们都在认真地复习。  每到快要考试时,同学们的学习压力就更大了,担心没有学好,担心考不好,担心会让别人失望,每一次考试就像到了世界末日一样。这不,教室里一片压抑、紧张的氛围——又要考试了!  考场上,看这个同学,嘴使劲咬着笔头,揪着头发,认真地琢磨,回忆,可就是想不起来,肯定又没有好好背书吧!再看看这位同学,紧张得双腿发抖,连眼神中都带着恐慌
被茅盾誉为“扛鼎”之作和被夏尊赞为“在国内的文坛上也可说是可以划一时代的东西”的《倪焕之》,其产生与鲁迅的《阿Q正传》和巴金的《家》类似,也是作家相当熟悉的驾轻就熟的题材早已成竹在胸,因了刊物的约稿在热心编辑的催促下,由作家逐段赶写并分期连载最终成就一部完整长篇的。  那是1928年初,主持《教育杂志》的周予同想在他的刊物上连载反映教育界实况的作品,他把这个任务托付给叶圣陶。正值壮年的三十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