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历史课堂中的问题教学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q87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是打开学生思维的钥匙,是展开合作交流的导索,“没有问题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有问题才有自主、创新、发现和体验。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课堂应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解决的方法,借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一、关于构建历史课堂问题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初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既有丰富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也在快速发展。他们对许多新知识都感到好奇,喜欢刨根寻源,标新立异,对问题能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这些思维特点有针对性地创设出有价值的问题,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比如:有一位教师在讲“隋朝大运河”这一内容时,他先播放了“运河风光”的录像,让运河的秀美风光深深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运河进一步深入了解的求知欲,然后引导启发学生讨论,他创设了这样三个问题①隋大运河与今天大运河是否一致?(从地理角度讨论)②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是否仅仅为个人享受?③隋开凿大运河客观上有哪些积极作用?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启发。
  2.有利于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学习历史不少学生不知道思考,不知从何处思考,不知道发现问题,不知道怎样提出问题,教师在课堂中设置问题,可以为学生起示范作用,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如何找问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在自己的思维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把思维活动的方法作身深层的教学目标,潜移默化地寓于启导之中。“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教学的战略目标,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方法是培养学生自觉能力的基本任务,教师在课堂中设置问题,能为此发挥积极作用。
  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的特点。有些教师设计问题,导向就是要学生读书、背书,这是不可取的。历史课堂教学“问题”设置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发展智力,实现自我教育。如果在课堂中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状况,设置一些研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索、研究争论,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同伴台作的重要,集体力量的伟大,体会挫折与成功的悲欢,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若干课堂问题创设的基本方法
  1.注意对课本中问题创设意图的理解。随着新课程改革,教材变化了,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去教学,要教会学生从学习问题中攫取营养。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站到审视问题的高度,思考教材的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弄清哪些知识,知识间是怎样有机联系的,与我们的现实生括有哪些联系,应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等,这样,教师处理问题就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学生便能触类旁通。
  2.注重问题的挖掘,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1)教会学生分解问题,分解难点,理清思路。课本上的问题有些是比较复杂的,综合性强,往往是若干个小问题组合而成,这些问题对学生来说贴近生活,既有兴趣,又难以下手,教师把握得不好,就会令学生对学习产生恐惧,处理得当,可激发他们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教会学生找准入口——分解问题,理清思路。让学生在问题的分解中,掌握到编题的意图,这样,学生便能灵活地学会自我提问,达到授之以渔的教学效果。(2)引导学生学会联系前后问题,比较异同。问题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所以教学过程中,应着重止学生对今天所学的问题与前面有关联的问题联系,并比较,这样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就更透彻,融会贯通。
  3.指导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寻求各个疑点。合怍学习是我国教育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的优点是能够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发挥各个人的聪明才智,激发出高度的求异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创设问题是学习的开始,合作学习同样有助它的进行。
  三、关于课堂问题创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设同的目的。在新的课堂理念下,教学过程的本质有了更大的改变,即要转变成“沟通、理解和创新”的过程。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七年级第10课“秦王扫六合”时,在若干问题中设置这样一道题“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你对秦始皇的印象如何?”这样,学生学习就不单是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把知识变成自已的“学识”,把他见变成“主见”,把别人的结论变成自己的“思想”。要把课堂提问成为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
  2.注意设司的功能。传统的课堂设问是一种提供教学反馈信息的手段,一种学生掌握双基、形成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学“工具”,它关注的是怎样通过设问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调节教学进程,使课堂按照预先设计的路子进行。课堂设问,要更多的是借助信息技术,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课时,其中有一设问就是借助多媒体,在屏幕上展现“北京人用火追逐野兽”和“北京人用火取暖、烧烤”的两幅图片进行设问,这样通过信包的呈现,形成问题情境,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再通过信息的提取、加工产生新的问题意识。通过设问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扶而加株埘知识的发挥、理解、研究、创造。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注意设问的内容。传统的深堂提问内容,缺少高水平认知和创造性思维的问题,尤其是很少关注学生的情感领域和其他认知领域的发展。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设问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突出学生的参与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突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使学生逐步形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问题的探讨,使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课堂上学生没有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最大问题。因此,为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一要构造心理安全区域,让学生敢问;二要强化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会问;三要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善问。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县双沟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论述了学科馆员产生的背景以及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必然性,探讨了学科馆员的岗位职责与素质要求,提出了培养高素质学科馆员应采取的措施。
在网络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着深刻的变革。介绍了教育观念的定义,提出了网络时代高校教育观念的创新战略。
通过对Blog和个性化服务的概述,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引入Blog的优势,阐述了Blog在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中的具体应用。
【摘 要】新课程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性素质,构建自主参与型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至关重要。本文从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民主、友善的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英语良好学习习惯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两方面入手,探讨了英语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英语教学;自学能力;培养方法  我国当代教育家刘佛年先生说:“有两种能力更重要:一种叫自学能力;一种叫独立工作能力。”的确,当今时
通过用乳化炸药填装震源药柱实际操作研究,总结在乳化震源药柱装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即引入装药支架,解决了因乳化炸药粘度、装药阻力影响装药密度和
建立了一个使金属切除率最大为目标函数,刀具经济使用寿命、加工精度、机床功率和机床进给机构强度等为约束条件的数学模型.在解这个非线性规划问题时,提出了图形分析的优化
【摘 要】生物是一门与人们的生存、生活、繁衍有紧密联系的科学,学生需要从初中时候起就对生物有基本认知。然而在实际的生物教学中,常常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问题;对策  生物教学是指让学生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研究,让他们了解不同生命体诞生、成长、繁殖、死亡等过程的特点。学生对生命深入的认知,能掌握到生命的本质、提高情感的价值、珍惜生命的存在等内容。生物是一门
介绍了图书馆信息安全的意义,对图书馆信息安全风险相关因素进行了评估,提出了图书馆信息系统风险控制的措施、方法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