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我国家庭教育误区及其对策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和多元文化的影响,我国家庭教育面临着许多新挑战和新问题。因此,我们开始重视和研究家庭教育问题,针对现阶段家庭教育的误区提出了合理性建议。
  【关键词】家庭教育 误区 对策
  家庭是人们最初的生活环境,也是人们一生中生活时间最长久的环境,既是人们接受最初教育的场所,也是人们接受终身教育的地方。凡是出生在一定家庭并生活在一定家庭的人,都要深深打上家庭的烙印。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和多元文化的影响,家庭教育面临着许多新挑战和新问题,也出现了许多误区,笔者就其中较普遍的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现阶段我国家庭教育的主要误区
  1、重智力开发,轻品德优化
  在我国现阶段,家长最关心和实际认为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学习、分数等智育问题。大多数家长对传播知识,开发智力抓得很紧,将智力视为教育内容的全部,忽略了对孩子德育的教育和人格的培养。
  2、重个性教育,轻责任感的培养
  在我国家庭中,独生子女日益增多,父母们以孩子为家庭中心,对孩子过分关注,以培养孩子个性为由,对其言行不加约束,甚至放纵,导致很多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骄傲、任性、自私、我行我素,使许多孩子对家庭、对社会缺少责任感,这是家庭教育中忽视了对孩子责任感的培养造成的。
  3、重知识学习,轻实践锻炼
  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有些家长只顾疲于帮助孩子应付各种考试,对考试分数过分看重,把成绩的高低作为衡量孩子好坏、预测其未来能否成才的唯一标准,于是很多家长不惜花一切精力来抓孩子的学习,甚至部分家长限制孩子的外出活动。
  4、重物质生活质量,轻心理素质的培养
  大多数的家长对孩子在物质方面的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即使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家庭,家长也千方百计为子女提供比较优裕的生活条件。至于心理和精神层面,大多数的父母则缺乏对子女的必要呵护和关爱,主要表现在对心理健康的关心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不够重视。
  二、造成家庭教育误区的原因
  造成家庭教育误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问题、家长自身的素质、社会舆论的误导等都是造成家庭教育误区的一些重要原因。
  1.家长教育观念陈旧
  科技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但大部分家庭的教育观念还比较落后,家长们依然认为子女的成才与否与家庭的荣辱兴衰密切相关,仍然希望孩子们能光宗耀祖。父母把自己所承受的压力转嫁给孩子们,客观上就削弱了家庭教育的效果。还有不少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就是父母管教子女,打骂体罚就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形式和内容。
  2.家长身心素质偏低
  目前我国家长的身心素质普遍较低,原因有二:一是不少家长没有接受过严格的高等教育,二是许多家长没有受到过系统的家庭教育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家长自身素质不高,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不能给孩子做一个好的示范,起到以身作则的作用,还会导致家长错误的家教行为,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3、应试教育的影响
  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 在人们的观念中逐渐形成了“智育第一” 的怪圈, 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出现了高分低能、道德品质低下等现象。许多家长把家庭教育当作是学校教育的重复与延续, 忽视了家庭教育中的其他功能, 影响了子女心理的健康发展。
  4、多元文化的冲击
  全球化程度日益深入、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使得各种文化、各种思想纷纷出现在我们面前,给我们的家庭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由于多元化的冲突,不同文化层次的矛盾引起文化政策的失控,导致劣质文化泛滥。
  三、对家庭教育误区的建议
  1、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孩子优秀的品质和良好的习惯。
  家庭教育要跟上时代的进步,更新教育观念,注意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现代教育认为,道德品质不仅决定着人的发展方向,而且对人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发展起着重大推动作用。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是孩子身心健康的表现,而且还是孩子综合素质的体现;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与学习成绩的提高,与孩子能否成才直接有关;良好的道德习惯,更是将来成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的关键。“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
  2、提高家长自身素质,要注意家长的表率作用。
  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而且是长期的全方位的教师。因此,家长的素质如何,往往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败。调查显示,孩子进步的源泉,来自父母亲的70%。家长自身良好的素质和形象对子女来说就是一种无声的要求和鞭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3.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孩子共同成长。
  和成年人相比,孩子更乐于接受新事物,现代的孩子平等意识、自我保护意识远远超过了成年人。面对如今的孩子,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现代社会,教育已经不再是成年人对未成年人所独享的一种权利,而是两代人之间互相影响。社会在变,家长也需要改变、需要学习,两代人应该相互学习、共同成长。作为家长要尽量学点心理学知识,学会尊重理解孩子,确定良好的亲子关系,努力做好孩子的好伙伴。
  4、形成家庭、社会、学校三方的教育合力。
  要实现家庭教育的健康发展,形成教育合力,应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家长必须加强和学校的沟通,确保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方向的一致。社会教育对个体的影响最广泛,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这种影响会越来越大。因此,社会需要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同时,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应紧密联系、有机结合、分工合作,成为一体,以促进家庭教育健康发展。
  总之,家庭教育是一门古老而常新的科学,我们只有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提高家长的素质,明确家庭教育的职责所在,从而提高每个家庭的家庭教育的水平与质量,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优势互补,国民教育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张倩、田爽, 浅析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及解决途径 ,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1)
  [2]王玲,目前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潍坊学院学报,2010(6)
  作者简介:侯志超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副教授。
其他文献
【 摘 要 】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数学建模的过程。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求法在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考命题大多以填空,选择,解答的题型出现,在许多综合性题目中都要用到它。  【 关键词 】一次函数解析式 数学模型  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数学建模的过程。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求法在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考命题大多以填空、选择、解答的题型出现,在
【摘要】作文教学的思维引导、情感激发只有寄托于生活这一美丽丰富的“载体”才能有血有肉有灵性地进行;只有强化语言积累,才能提高学生习?作能力;只有改变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才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的兴趣。用语言文字真诚表白,从而提高习作水平,作文教学才能取得成功。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习作 有效指导 实践探究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信息化等让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成绩。但在作文教学
目的: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外周血铁调素25(Hepc-25)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ALL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MR方案治疗的白血病患儿9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2
据媒体报道: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二中一位班主任在办公室备课时,被其学生割颈杀害。成都某小学五年级学生,因搞朗读比赛说话被老师留下体罚,并逼写一千字检查,最后学生跳楼自杀。两组镜头,反映了当下校园里师生关系严重的不和谐。师生之间存在的专制、疏远、分歧、冷漠、对抗和冲突等矛盾日趋明显,令人痛心的同时,更令人震惊。  几千年来,传统教育的师生关系(师道尊严、唯师独尊)使教师一直处于绝对权威与支配的地位,学生
【 摘 要 】 任务型教学法是交际框架下的一种英语教学方法,兴起于20实际80年代,并为国内外众多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实践者所认可。任务型教学法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 主旨是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和创造性的学习,培养其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本文以任务型教学法为理论基础,阐述了任务型教学法的产生和发展,分析了在任务教学法下教师的角色转变,以及如何促进教师发展进行探讨。  【 关键词 】外
【摘要】波动方程是波动传播过程中,介质中各个质点振动物理特性的数学描述。非线性作用是介质的一种固有属性,与衰减作用类似,在波动传播的过程中改变波源的振动波形。通过对波动方程的非线性仿真,为进一步的研究波的非线性特性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波动方程 非线性 仿真  一、引言  非线性现象是指波在传播过程中,产生波源整数倍的高次频率,非线性是传播介质的基本特性。 本文以三维Westervelt波动方程
【摘 要】老师的关爱就像春风一样吹拂着学生青春的面庞,像雨露一样滋润着学生多彩的心灵,特别是辅导员的爱心会唤起学生心里的缕缕真情。在辅导员的工作中,我相信,只要认真关心爱护学生,用心与学生交流,我们一定能与学生走得更近,更能与学生相互理解沟通,成为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  【关键词】理解 真心 交流 热爱 付出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在高职院校从事辅导员工作近三年了,虽然时间很短,但却让我尝到了其中
【摘要】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是全面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有必要通过寻找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概念教学 基本策略  数学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思维、培养数学能力的基础。鉴于小学生思维的具体性与直观形象性,要让他们习得抽象的数学概念,必须为他们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供他们感知、体验、比较、抽象和概括。根据小学生思维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