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符号变迁视阈下的羌族释比文化生态空间

来源 :宗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34567890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符号变迁视阈下羌族释比文化依赖的原生动力文化生态空间余留有三:一是释比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二是以村寨为中心的文化生态环境的营造;三是羌族村寨和释比文化共有和相通的文化特性以及相依相存的实际.故本文在考察释比文化自身生态空间变迁之挑战和释比文化所处文化生态环境变化之压力的基础上,阐明文化符号变迁视阈下羌族释比文化依赖的原生动力文化生态空间余留.
其他文献
金代佛教寺院承担着一系列杜会功能,主要包括杜会公益功能、 文化活动功能、客舍功能、游览功能、奉安御容功能等.通过实现上述功能,佛教寺院深度参与了金代的杜会生活,在利
北宋末至南宋末所传酆岳派,其法以召神劾鬼、 摄伏邪巫并恢复清宁世界为目标,自居四民杜会维系者,对民间信仰、佛教、摩尼教等文化他者持排斥态度,但过强的排他性也使其难以
冬至是一年中天亮得最晚的一天,在西南地区尤为明显。成都的冬至,早上八点天才勉强亮,还被浓重的人露笼啦符,潮泓沉闷。然而,这些感觉在看到四川广播电视大学校长杜幼文的刹那,便会消敬殆尽。激情,鲜明地写在杜幼文脸上,流露于举手投足间,像难得一见的成都平原的冬日阳光,心里便也温暖而明亮起来。  虽然杜幼文在接受采访的前一天才匆匆从外地出差回来虽然他还开了一上午的会,虽然因为日程安排,杜幼文甚至放弃了午休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