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问题设计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05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应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注重趣味性。课堂提问要灵活多变,把握好时机,让学生体验思考的乐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问题设计;兴趣;自主;思维
  问题是思维的开始,是创新的萌芽。新课改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一背景下,化学教师有必要潜心研究课堂提问的设计策略,通过优化问题设计来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具体做法如下:
  一、课堂提问要注重趣味性,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不在于要讲授多少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化学史、趣味实验、社会热点等设疑,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Na2O2与H2O反应可设计如下:①水可以灭火,但水能否点火呢?演示实验:水滴到包有Na2O2的脱脂棉上,脱脂棉燃烧。②为什么会燃烧?燃烧需具备哪些条件?③推测反应的产物是什么?能否设计实验验证。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当认知结构与外界刺激发生不平衡时才能引起学习的需要。因此,好的问题设计就是能引起认知冲突,把学生引入一个新奇的境界,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参与探究的热情。
  二、课堂提问要注意把握时机,让学生体验思考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1.在新旧知识衔接处设疑,激发学生求知欲。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得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因此,教师要善于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疑,让已有的知识成为新知识的生长点,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在讲授新知识之前,教师要有意识地复习相关的旧知识;设计几个相互联系,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借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理解新知识。例如,学习盐类水解时,可设问如下:①酸和碱的定义?②显酸性的物质一定是酸吗?显碱性的物质一定是碱吗?盐溶液一定显中性吗?③设计实验判断NaCl、AlCl3、Na2CO3水溶液的酸碱性?通过对问题分解,引导学生思维由旧有知识回顾转移到对新知识的理解。这样提问的优点是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比直接给出答案印象更为深刻。
  2.在学生思维受阻时设疑,帮助学生理解难点,增强学习效果。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思维受阻的情况。此时,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是不够全面的,这正是教学重点之所在。教师要适时设疑,降低难度,帮助学生理解难点。例如,学习SO2的性质时,SO2与BaCl2能否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是很多学生都容易答错的问题,可设计成以下几个问题:①假设反应,应该生成什么物质?②亚硫酸钡能与盐酸共存吗?③亚硫酸与盐酸的酸性谁强?弱酸能否制强酸?④如果要让SO2通入BaCl2产生沉淀,该怎么处理?一石激起千层浪, 在学生一筹莫展之时,教师适时点拔,使学生顿悟。进一步又联系到SO2的还原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这样处理不仅降低了知识的难度,还让学生强化对原有错误思维的认识,达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三、课堂提问灵活多变,问题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1.转变提问方式,培养问题意识,还课堂于学生。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问题设计不能仅停留在教师问、学生答的层面上。教师应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于质疑,勤于思考,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教师还应积极转变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不能只表扬问得正确、合理的学生,对问得肤浅、稀奇古怪,甚至有错误的学生也应积极评价,恰当运用激励机制给学生创造一个敢问、想问、会问的课堂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重难点知识力求多角度、有梯度设疑,降低学习难度,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教材的重难点是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问题设计应围绕重难点知识进行,善于从多角度提出问题,力求使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的内涵。例如,为了让学生加深对电化学知识的理解,可将“锌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可观察到什么现象?”这一问题设问如下:①如何使锌片逐渐溶解,而铜不在锌片上析出?②如何使锌片不溶解,而铜在锌片上析出?③如何使锌片不溶解,而铜在锌片上析出,且硫酸铜溶液浓度不变?
  科学研究表明: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最佳水平呈下降趋势。教师将复杂问题设计成环环相扣的有梯度的几个小问题,既降低了教学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又可以让学生体验思考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问题设计要准确、具体,让学生有的放矢。课堂提问必须依据教学内容以及学习目标而定,提出的问题要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漫无目的提问不仅淡化了教学的重难点,而且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门教学艺术。教师必须针对每堂课的具体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不断优化问题设计,为学生提供一个动手、动脑、合作交流的平台。学生在积极思考的过程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Lanning,George(蓝宁,1852~1920),英国人。1875~1889年间担任上海英华书馆(Anglo-Chinese School)总教习,1889~1907年间任上海西童书院院长。在担任西童书院期间,蓝宁为书院中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Angioarrestin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肿瘤血管形成抑制因子.利用DNA重组法构建了angioarrestin C端hFD cDNA和麦芽糖结合蛋白(MBP)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MAL-C2-hFD.将重组质
人们明白自身在大千世界里是渺小的,常用恒河沙粒、沧海一粟来比喻个人的存在,实际上,每个人更像是一滴水珠.
引领主流意识形态,必须对党的舆论工作进行有效引导.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必须着力于巩固党员的政治意识;提高新闻队伍的整体素质;从群众生活出发,忧民所忧,成
教师聚餐“乌龙案”是权力任性的产物rn在短短的时间内,这个经不起检验的“乌龙案”,就被上级纪委纠正过来,给了教师们应有的清白,这样的纠正当然是一件好事.然而,这样的纠正
2016年6月,南京中科煜宸激光技术有限公司凭借“高性能航空用大型金属结构激光同步送粉增材制造工艺与装备”项目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重点专项审核评比
期刊
本刊讯(特约记者 王扬)1月11日,第八届(2012)中国传媒年会在天津南开大学召开,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李东东、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今晚传媒集团社长贾长华、南开大学党委
2012年作为中国乒乓球主力队员出战伦敦奥运的王昊,再一次带着遗憾离开奥运赛场,3届奥运会王昊都没能登上最高的领奖台,赛事结束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深刻的感受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