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7月,作为“1+3”项目实施1周年的阶段性总结,巴斯夫(中国)召集了6家参与项目的企业老总们共聚一堂,并邀请专家对各企业的项目成果评估报告进行解析。
14个月前,由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CBCSD)倡导并由巴斯夫(中国)带头发起和参与的“1+3”企业社会责任项目正式启动。
7个月前,这个项目被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评为“最佳企业社会责任案例”,准备在垒球传播和分享。
“1+3”项目的模式是:一个CBCSD会员公司,与供应链上下游的三家商业伙伴组成一支团队,最好是一个客户,一个供应商和一个物流服务提供商。目标是通过供应链传递CSR的理念,并以最佳范例、专业知识以及度身定制的解决方案指导合作伙伴。解决方案涵盖职业健康安全、工艺安全、物流安全、社区意识和紧急响应、产品监督、污染防治等方面。
“1+3”的精髓在于:“1”带上“3”,让这“3”变成“1”,再去带更多的“3”,最终等于无穷大。
有人将巴斯夫这个“1”比作师父,将“3”比作徒弟也将巴斯夫比作传播花粉的蜜蜂,将其效果比作“蜜蜂的传播效应”,或者是越滚越大的“雪球效应”。
第一年里,巴斯夫收了6个“徒弟”:华峰集团、立白集团、中化国际、北京塑化、浙江开普特和启明药业,这6家企业与巴斯夫都签订了协议,共同加入到这条传播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供应链中。
化工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化学品在制造、运输、仓储过程中,最容易存在安全隐患。自2005年底化学品流入松花江的恶性事件过后,环保成为中国最为迫切的命题。对化工企业来说,环保不是额外的慈善行为,而是确保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所在。
巴斯夫“1+3”项目之所以有号召力,魅力在于“百年老店”这块金子招牌。巴斯夫在EHS的理念和管理知识方面的历史积累,能帮助中国企业解决许多潜在的问题,当然,最终目的是实现永续的可持续发展。
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主任殷格非在学习巴斯夫后,有一个论断:一种终端产品的竞争力,实质上并不取决于最后生产这一种产品的一家企业,而是取决于它所在这一条供应链上每一家企业。因此,产品的竞争力其实就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不久前闹出人命的三鹿事件,其实就是一个供应链的失败。
随着“1+3”项目的推进,一些事情正在慢慢变化。
首先,在这条价值链上,供应链上下游不再仅仅是贸易关系,而成为战略伙伴关系。
第二,作为“3”的企业在渐渐领会巴斯夫EHS的精髓,一步步提升软竞争力,巴斯夫的EHS管理方法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正转换为“3”家公司高效的效率和优质的产品质量。
最后,“1+3”项目具有可复制性,但在未来能否成功,将取决于3能否真正学到“1”的精髓,并准确再带动下一个“3”。
立白集团参与“1+3”项目后,公司采用环保技术改善工厂和员工的工作环境,取得良好的效果。下一步,他们也将继续做“1”,加入到传播企业社会责任的行列中来,将CSR最佳范例通过辐射效应传播得更远更广。
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主任殷格非认为,“它或许会成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因为这种机制在供应链内部形成了共生共赢的关系。”
14个月前,由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CBCSD)倡导并由巴斯夫(中国)带头发起和参与的“1+3”企业社会责任项目正式启动。
7个月前,这个项目被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评为“最佳企业社会责任案例”,准备在垒球传播和分享。
“1+3”项目的模式是:一个CBCSD会员公司,与供应链上下游的三家商业伙伴组成一支团队,最好是一个客户,一个供应商和一个物流服务提供商。目标是通过供应链传递CSR的理念,并以最佳范例、专业知识以及度身定制的解决方案指导合作伙伴。解决方案涵盖职业健康安全、工艺安全、物流安全、社区意识和紧急响应、产品监督、污染防治等方面。
“1+3”的精髓在于:“1”带上“3”,让这“3”变成“1”,再去带更多的“3”,最终等于无穷大。
有人将巴斯夫这个“1”比作师父,将“3”比作徒弟也将巴斯夫比作传播花粉的蜜蜂,将其效果比作“蜜蜂的传播效应”,或者是越滚越大的“雪球效应”。
第一年里,巴斯夫收了6个“徒弟”:华峰集团、立白集团、中化国际、北京塑化、浙江开普特和启明药业,这6家企业与巴斯夫都签订了协议,共同加入到这条传播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供应链中。
化工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化学品在制造、运输、仓储过程中,最容易存在安全隐患。自2005年底化学品流入松花江的恶性事件过后,环保成为中国最为迫切的命题。对化工企业来说,环保不是额外的慈善行为,而是确保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所在。
巴斯夫“1+3”项目之所以有号召力,魅力在于“百年老店”这块金子招牌。巴斯夫在EHS的理念和管理知识方面的历史积累,能帮助中国企业解决许多潜在的问题,当然,最终目的是实现永续的可持续发展。
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主任殷格非在学习巴斯夫后,有一个论断:一种终端产品的竞争力,实质上并不取决于最后生产这一种产品的一家企业,而是取决于它所在这一条供应链上每一家企业。因此,产品的竞争力其实就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不久前闹出人命的三鹿事件,其实就是一个供应链的失败。
随着“1+3”项目的推进,一些事情正在慢慢变化。
首先,在这条价值链上,供应链上下游不再仅仅是贸易关系,而成为战略伙伴关系。
第二,作为“3”的企业在渐渐领会巴斯夫EHS的精髓,一步步提升软竞争力,巴斯夫的EHS管理方法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正转换为“3”家公司高效的效率和优质的产品质量。
最后,“1+3”项目具有可复制性,但在未来能否成功,将取决于3能否真正学到“1”的精髓,并准确再带动下一个“3”。
立白集团参与“1+3”项目后,公司采用环保技术改善工厂和员工的工作环境,取得良好的效果。下一步,他们也将继续做“1”,加入到传播企业社会责任的行列中来,将CSR最佳范例通过辐射效应传播得更远更广。
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主任殷格非认为,“它或许会成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因为这种机制在供应链内部形成了共生共赢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