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病变肠管切除手术对比转流性肠造口手术治疗慢性放射性直肠损伤(RLRI)晚期并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从PubMed、Embase、Scopus、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有关病变肠管切除手术与转流性肠造口手术治疗RLRI严重并发症比较的研究。中文检索词为:"放射性肠损伤、
【机 构】
: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 放射性肠病专科 广东省结直肠盆底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胃肠病学研究所,广州 510655,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 放射性肠病专科 广东省结直肠盆底疾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病变肠管切除手术对比转流性肠造口手术治疗慢性放射性直肠损伤(RLRI)晚期并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从PubMed、Embase、Scopus、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有关病变肠管切除手术与转流性肠造口手术治疗RLRI严重并发症比较的研究。中文检索词为:"放射性肠损伤、放射性肠炎、手术"。英文检索词为:"Radiation-induced intestinal injury、Bowel injury from radiation、Radiation Proctitis、Surgery、Colostomy"。文献纳入标准:(1)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病变肠管切除手术与转流性肠造口手术对RLRI合并晚期严重并发症患者术后影响的试验设计、有对照组或临床描述性研究文献;(2)各文献中研究开展的年代清晰;(3)研究对象为术前诊断为RLRI合并顽固性出血、狭窄、梗阻、瘘、穿孔等晚期并发症患者;(4)病变肠管切除手术包括:Hartmann、Dixon、Bacon、Parks。转流性肠造口手术包括:回肠造口、结肠造口;(5)若同一机构或作者发表的研究开展时间相同的文献,选择其中研究样本量最大的一篇,但如果研究开展的时间不同(即研究对象不同)则可以都入选;(6)预后观察指标中至少包括症状改善情况、并发症、病死率、关瘘率中的一种。关瘘率的定义为病变肠管切除手术及转流性肠造口手术患者术后分别成功实施肠造口关闭的比率。其中,率的计算采用直接计算法或可以转化为直接计算法。排除标准:(1)无对照组的单臂研究;(2)研究对象包括首次手术非病变肠管切除或造口手术的患者;(3)有远处转移的晚期患者;(4)统计学处理方法不合理;(5)资料不完整,如研究中缺少预后观察指标。按以上标准筛选文献后,提取资料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敏感性分析对研究结果的稳定性进行检验,采用漏斗图进行发表偏倚的分析。
结果纳入文献11篇,均为回顾性研究,共计426例RLRI晚期并发症患者,其中病变肠管切除手术组174例,转流性肠造口手术组252例。与转流性肠造口手术组相比,虽然病变肠管切除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更高(35.1%比15.9%,OR=2.67,95% CI:1.58~4.53,P<0.001),但在缓解术后症状(缓解率:94.2%比64.1%,OR=6.19,95% CI:2.47~15.52,P<0.001)和术后关闭瘘口(关瘘率:62.8%比5.1%,OR=15.17,95% CI:1.21~189.74,P=0.030)方面更具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1%比18.8%,OR=0.74,95% CI:0.21~2.59,P=0.640)。敏感性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病死率、症状改善率以及关瘘率方面与未排除前的Meta分析结果进行比较,未发生大的变化,结果较为稳健可信。漏斗图分析提示发表偏倚较小。
结论RLRI晚期并发症患者行病变肠管切除手术并发症发生风险高,术后病死率与转流性肠造口手术相当,但前者在术后症状改善及关瘘率方面优于转流性肠造口手术。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放射性直肠损伤患者合并焦虑、抑郁及躯体症状障碍的发生率及治疗。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以《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编委会编委收治的放射性直肠损伤患者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纳入标准:(1)患有盆腔肿瘤,接受过盆腔放疗;(2)肠镜提示直肠有炎性反应或溃疡。排除标准:(1)放射治疗前有心身疾病史;(2)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无法阅读和理解手机展示的问卷中的问题;(3)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主客观管理分
目的研究Wnt信号通路中淋巴样增强因子-1(LEF-1)在胰腺导管腺癌(PDA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人PDAC细胞株PANC-1和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株HPDE6中LEF-1 mRNA的相对表达情况;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保存的胰腺癌组织标本45例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4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LEF-
目的重度慢性放射性直肠损伤(sRLRI)严重影响直肠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前预测sRLRI发生风险能够为指导手术决策和围手术期管理提供重要信息。本研究探讨直肠癌放疗前后磁共振特征对发生重度慢性放射性直肠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诊断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7月期间,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放射科接受长程放疗的90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病例纳入标准:(1)经病理确诊为直肠癌,年龄
乳腺癌细胞与肿瘤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是肿瘤微环境中含量丰富的异质性基质细胞,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趋化因子参与肿瘤血管的生成、治疗抵抗和远处转移,将其作为乳腺癌的靶向治疗及临床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具有巨大潜力,也可为乳腺癌辅助治疗提供新思路。
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抑制剂是一类新型分子靶向药物,可通过抗血管生成、抑制DNA损伤修复以及抑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转导起到放疗增敏作用。现有临床试验证实放疗联合CDK4/6抑制剂可有效控制乳腺癌转移病灶的局部症状,延长无进展生存期,且与单独使用CDK4/6抑制剂相比,联合治疗并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但也有联合治疗的个例发生放射野内正常组织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抗体联合全程新辅助治疗对高风险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期间,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三病区24例接受PD-1联合全程新辅助放化疗的高风险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经病理学确诊的直肠腺癌,患者年龄范围18~80岁;(2)内镜下肿瘤下
肺癌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之首,当前肺癌治疗中发生耐药是困阻临床工作者的重大难题。近年研究发现表观遗传学与肺癌耐药联系密切,尤其在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以及非编码RNA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以上三个特征探讨影响肺癌耐药的机制,并针对机制探讨能有效改善肺癌耐药的药物,可为临床工作中肺癌耐药相关问题提供解决思路,对肺癌患者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一套有效、可靠且实用的分期对宫颈癌的诊治有很大的帮助。宫颈癌是妇科肿瘤中一个采用临床分期的恶性肿瘤,但分期对判断肿瘤大小、宫旁浸润、阴道切缘及脉管浸润等缺乏客观性。2018年10月国际妇产联盟(FIGO)重新修订了之前一直沿用的2009年FIGO宫颈癌分期,但2018年宫颈癌新分期的变更点存在很多争议。
目的结直肠憩室病患者多数无临床症状,易被忽视;但其并发症如憩室炎、憩室出血甚至憩室穿孔对患者危害极大。本研究旨在分析结直肠憩室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以为临床诊治憩室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的方法。纳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于2009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经CT、肠镜、消化道造影或经手术证实的结直肠憩室病5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排除伴有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
目的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DCE-MRI)在鉴别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坏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40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患者术后行放疗后影像检查出现新增异常强化灶,经二次手术或穿刺病理活检及长期影像检查随访证实,分为脑胶质瘤复发组20例,放射性脑坏死组20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