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中医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优势

来源 :健康之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针灸疗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优势。方法:抽选2019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共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方法,将其分别纳入对照组、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研究组加行中医针灸治疗。将临床疗效、治疗后的VAS疼痛评分和5-羟色胺水平纳入组间对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比对照组的64%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VAS疼痛评分、5-羟色胺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行中医针灸治疗可获得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不仅可以更有效地减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疼痛程度,还能抑制神经递质,达到镇痛目的。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针灸;治疗效果
  帶状疱疹是一种急性皮肤病,这种传染性皮肤病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特别是顽固性、剧烈、长时间持续、呈撕裂样或烧灼样的神经痛,更是带状疱疹最为典型的特征[1]。临床需要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进行积极的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观察中医针灸疗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方法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抽选2019年7月~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25例。组间年龄、性别分布等,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可采取对比。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涉及的药物及用法用量为:布洛芬缓释片,口服,1次/d,0.2 g/次;阿昔洛韦凝胶:适量涂抹在疱疹所在处,每3小时涂抹一次,6次/d;维生素B1片,口服,2次/d,10 mg/次;维生素B6片,口服,2次/d,5 mg/次。疗程为1个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中医针灸治疗:基于夹脊穴神经的支配特点,于疱疹所在侧取曲池穴、华佗夹脊穴、合谷穴、阳陵泉穴、太冲穴等穴位,以毫针进行直刺,方法为提插捻转泻法,留针半小时后拔针,每日1次,连续1个月。
  1.3 观察指标
  将临床疗效、治疗后的VAS疼痛评分和5-羟色胺水平纳入组间对比。VAS即视觉模拟评分法,可用于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医护人员仔细观察患者神情表现,与VAS评分标准进行对照,给出0~10分的评分,对应从无痛到剧痛的不同疼痛程度。5-羟色胺为神经递质,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水平高低可用于反映镇痛效果,即5-羟色胺水平越低,镇痛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均以SPSS22.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以P<0.05表示对比数据的差异性。
  2结果
  2.1 临床疗效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和5-羟色胺水平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的VAS疼痛评分、5-羟色胺水平均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2。
  3讨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西医治疗方法是以阿昔洛韦进行抗病毒治疗,以非甾体类抗炎药布洛芬镇痛、抗炎,以维生素B1和B6营养神经,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由于西医并无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特效药物,故部分患者会因为疗效欠佳,而存在疼痛得不到有效缓解的情况。中医认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归属“蜘蛛疮、串腰龙”等范畴,认为外感邪毒、内伤情志、肝脾蕴热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原因,治疗原则应以祛湿化瘀和疏经通脉为主。而针灸既可以阻滞局部神经,使痛觉无法正常经由神经传导至大脑,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也可以通过对合谷穴等穴位的针灸,达到调节脏腑气血、通经活络、清热解表、疏肝利胆、祛湿散热的目的;同时,针刺还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性,抑制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产生,从而实现理想的镇痛效果。结果显示,研究组疗效远优于对照组(92%vs64%),治疗后VAS疼痛评分、5-羟色胺水平均比对照组低(P<0.05)。体现了中医针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黄丽,姬小莉.针灸联合臭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18):46-4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伊伐布雷定联合左西孟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功能及心肌纤维化标志物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6月~2020年10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参照组45例和研究组45例。参照组实施左西孟旦治疗,研究组添加伊伐布雷定治疗。对比两组运动功能及心肌纤维化标志物。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心肌纤维化标志物水平低于参照组,最大运动功率高于参照组,P0.05。  1.2 治疗方法  两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实施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6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82例,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對照组行普通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研究组行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对比术后疼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年,研究组疼痛评分、腰椎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
期刊
摘要:目的:就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实施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接受中医辨证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治疗总有效率呈良好状态,与对照组相关数据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  1.2 临床方案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肝阳上亢型焦虑状态所致头晕头痛实施虎杖叶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0年5月~2020年10月收治的70例肝阳上亢所致头晕、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安慰剂治疗,研究组实施虎杖叶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焦虑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以头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中风偏瘫应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日常生活能力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0月收治的80例中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療基础上实施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风偏瘫患者应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亚急性甲状腺炎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20年2月收治的138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观察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91.30%)高于对照组(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关观察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电子胃镜检查前缩短禁水时间对检查效果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接受电子胃镜检查的患者150例。根据抽签原则分组,以接受常规禁食、禁水8h的75例患者为对照组的,以接受禁食8h、检查前2h禁水的75例患者为实验组。观察两组检测效果。结果:两组检查者图像清晰度相比无差异(P>0.05),在检查前,实验组不适反应发生率为20.00%,显著低于对照组49.33%(P0.05)。  1.2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以便利抽样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研究组采取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Cobb角、脊柱高度、VAS疼痛评分、ODI功能障碍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Cobb角小于对照组,脊柱高度高于对照组,VAS疼痛评分、ODI功能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1.2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数字乳腺摄影与MR诊断乳腺癌的临床价值及准确率。方法:以乳腺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7年10月~2020年10月,均行数字乳腺摄影与MR诊断,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诊断准确率。结果:MR诊断阳性率高于数字乳腺摄影,P<0.05;MR异常血管征检出率高于数字乳腺摄影,P<0.05;数字乳腺摄影的钙化检出率高于MR诊断,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可使用数字乳腺摄影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急诊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方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观察组(予以急诊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损伤、脑损伤、凝血功能以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NSE、S100β、APTT、TT、vWF和FⅧ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