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初中数学教师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小组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又有助于因材施教,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组合作 数学课 学习
How to carry on the group cooperation study in the mathematics courses
Yu Xiuyan
【Abstract】The group cooperation study takes one effective study way, was already utilized by more and more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 in the classroom instruction. Group cooperation study, both are helpful in raises the student group the cooperation and the competitive spirit, the development contact and the esthetic ability, and is helpful in teaches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makes up a teacher to face with difficulty has the difference numerous student teaching insufficiency, thus enables each students to obtain the full scale development.
【Keywords】Group cooperation Mathematics courses Study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初中数学教师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小组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又有助于因材施教,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下面就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1.成立学习小组
教师应根据班内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尊重学生,遵照自愿的原则下,有意识的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搭配成若干学习小组,一般4~6人为一组。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其余的成员还应有一定的分工,即每一位学生都应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如鼓励员、报告员、资料员、记录员等等,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记录员负责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而且小组角色应该互相轮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2.小组内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大致可分为:明确学习目标、合作探究、能力展示、反馈检测四个环节。
2.1 明确学习目标。为了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学生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也就是教师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等。
2.2 合作探究。教师围绕教学内容,认真研究每节课的引入,创设情境。采用问题提出、设问引思、复旧引新等手法,为新课的导入铺路搭桥。在新旧知识衔接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数学知识大部分是从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引申发展的。教学时,应做好铺垫与引申工作。但由于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差异,有的学生能较好进行知识的正迁移,而有的学生却感到困难,存在许多的疑难问题。这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相互启发,发挥互补作用,达到共同认识与理解的效果,从而能顺利将旧知迁移到新知。对于数学的公式、法则、基本概念、定义、定理要各自自学完成,在新知探究中对各小组自学存在困惑不解的问题以及新知识中的重点、难点、疑点,例如:观察数学式子关系、数学规律、图形关系、隐含条件、典型方法、一题多解等教师不要急于作讲解、回答,要针对疑惑的实质给予必要的“点拨”,这时教师有意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小组合作力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共同探究,让各组学生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互相探究,取长补短,通过再思、再议达到“通”的境地,解惑释疑。对积极发言的学生予以表扬,对有独到见解的给予肯定、鼓励 。
2.3 能力展示。每个小组明确了学习目标,根据任务分工完成合作探究后,学生再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让每个小组的报告员代表本组向全班同学进行学习成果汇报,并把交流成果展示到各组的黑板上,全体学生共同关注他们的学习心得,对于小组提出的疑问,可以请其他小组介绍解决办法。此环节是生生、师生、组生、组组互动的过程,主角是学生,学生展示时,要求学生尽量清楚表达个人或小组的意见,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真诚的征求其他组的意见或评价其他组的见解,一小组展示板演,其他组的同学分享了成果,或者在某小组展示时受到启发,又有更好的解答方法。
2.4 反馈检测。反馈检测是在学生完成能力展示,教师倾听学生的交流、汇报后,对学生总结学习成果并做出判断的过程,给各小组的合作过程及结果进行简单的评价,课后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跟踪调查,可以通过课堂观察、批改作业、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取得反馈信息,反思成果与不足,对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并用小五星或小红旗以示奖励。
3.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使用的时间还不长,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虽然有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问题还一直困绕着我们,比如小组合作学习如果处理不当,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容易出现优生独霸课堂的现象;学生间的关系不协调,学生的两极分化会越来越严重;评价和奖赏重整体、轻个体;再如班额过大的班级,怎样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更进一步的去研究、去改进,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随着我们意识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与新课程一起成长,迎接数学教育的新时代!
【关键词】小组合作 数学课 学习
How to carry on the group cooperation study in the mathematics courses
Yu Xiuyan
【Abstract】The group cooperation study takes one effective study way, was already utilized by more and more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 in the classroom instruction. Group cooperation study, both are helpful in raises the student group the cooperation and the competitive spirit, the development contact and the esthetic ability, and is helpful in teaches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makes up a teacher to face with difficulty has the difference numerous student teaching insufficiency, thus enables each students to obtain the full scale development.
【Keywords】Group cooperation Mathematics courses Study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初中数学教师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小组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又有助于因材施教,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下面就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1.成立学习小组
教师应根据班内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尊重学生,遵照自愿的原则下,有意识的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搭配成若干学习小组,一般4~6人为一组。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其余的成员还应有一定的分工,即每一位学生都应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如鼓励员、报告员、资料员、记录员等等,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记录员负责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而且小组角色应该互相轮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2.小组内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大致可分为:明确学习目标、合作探究、能力展示、反馈检测四个环节。
2.1 明确学习目标。为了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学生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也就是教师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等。
2.2 合作探究。教师围绕教学内容,认真研究每节课的引入,创设情境。采用问题提出、设问引思、复旧引新等手法,为新课的导入铺路搭桥。在新旧知识衔接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数学知识大部分是从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引申发展的。教学时,应做好铺垫与引申工作。但由于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差异,有的学生能较好进行知识的正迁移,而有的学生却感到困难,存在许多的疑难问题。这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相互启发,发挥互补作用,达到共同认识与理解的效果,从而能顺利将旧知迁移到新知。对于数学的公式、法则、基本概念、定义、定理要各自自学完成,在新知探究中对各小组自学存在困惑不解的问题以及新知识中的重点、难点、疑点,例如:观察数学式子关系、数学规律、图形关系、隐含条件、典型方法、一题多解等教师不要急于作讲解、回答,要针对疑惑的实质给予必要的“点拨”,这时教师有意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小组合作力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共同探究,让各组学生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互相探究,取长补短,通过再思、再议达到“通”的境地,解惑释疑。对积极发言的学生予以表扬,对有独到见解的给予肯定、鼓励 。
2.3 能力展示。每个小组明确了学习目标,根据任务分工完成合作探究后,学生再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让每个小组的报告员代表本组向全班同学进行学习成果汇报,并把交流成果展示到各组的黑板上,全体学生共同关注他们的学习心得,对于小组提出的疑问,可以请其他小组介绍解决办法。此环节是生生、师生、组生、组组互动的过程,主角是学生,学生展示时,要求学生尽量清楚表达个人或小组的意见,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真诚的征求其他组的意见或评价其他组的见解,一小组展示板演,其他组的同学分享了成果,或者在某小组展示时受到启发,又有更好的解答方法。
2.4 反馈检测。反馈检测是在学生完成能力展示,教师倾听学生的交流、汇报后,对学生总结学习成果并做出判断的过程,给各小组的合作过程及结果进行简单的评价,课后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跟踪调查,可以通过课堂观察、批改作业、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取得反馈信息,反思成果与不足,对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并用小五星或小红旗以示奖励。
3.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使用的时间还不长,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虽然有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问题还一直困绕着我们,比如小组合作学习如果处理不当,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容易出现优生独霸课堂的现象;学生间的关系不协调,学生的两极分化会越来越严重;评价和奖赏重整体、轻个体;再如班额过大的班级,怎样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更进一步的去研究、去改进,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随着我们意识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与新课程一起成长,迎接数学教育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