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学写以写促读

来源 :安家(校外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_hepi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学生提高语文学习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证明发现,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学生阅读能力我的提升影响着写作能力,写作能力又能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随着新课改的提出,“读写结合”成为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同时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与“写”之间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阅读能力的提升是带动写作水平提升的关键,同时写作能力的提高是增强学生阅读水平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渗透写作训练,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创科学、合理的教学课堂,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以读中学写,以写促读为主旨,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入“读写结合”教学方式的策略进行探究。
  一、开展深入阅读,指导学生记录感悟
  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仍有部分教师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只注重阅读教学,忽视了读写结合的重要性,使阅读与写作产生了分裂,导致学生出现了只会读,不会写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语文的学习效率。同时,小学时期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尚不成熟,对文章的观点和感悟很难在短时间内表达出来。[1]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将自己的看法通过书写的方式表达出来,以此帮助学生加强阅读感悟,实现读中学写,以写促读的教学模式。
  例如,教师在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时,教师积极领导学生阅读这篇文章,并明确了解文章的主人公是谁,了解文章中描写了什么事,使学生认识到文章中的中心思想。在以上情况下,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文章作者想表达的内涵,以及自己阅读文章后有哪些感悟和观点。比如,阅读完后教师问学生:“文章中的主人公是谁?大概讲述了什么事情?”学生回答说:“文章讲述了蒲公英、苍耳和豌豆传播种子的方式。”随后教师为学生讲述传播的过程,并让学生写一写学完文章后有什么感悟。如:读完这篇文章,我了解到了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还要在不同的环境中生存、长大。我决定我要爱护环境,珍惜每一棵植物等。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并进行课后记录,用读写结合的方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感悟和表达能力。
  二、仿写精彩段落,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国文知识习得只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阅读,一种是写作。”可见读写结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与寫作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阅读是理解,写作是表达,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有效提升。[2]同时,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把文章中喜欢的句子、段落摘抄下来,学习文章中的写作手法以及修辞表达的方式,把所学知识化为己用,从而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秋天的图画》一课时,教师问学生:“说起秋天你会想到哪些画面?你最喜欢秋天的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秋天有很多的落叶,我最喜欢树叶落到地上时金灿灿的画面。”随后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全文,掌握文章的基础知识,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做喜欢文章中哪一段?比如,学生说:“最喜欢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等这一段,因为这一段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写了丰收的场景。”这时,教师让学生试着模仿这一段的描写方式,学生通过思考后写出:海棠果摇起圆圆的小脸。教师通过指导学生仿写文章,使学生快速掌握了写作技巧,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水平。
  三、拓展课外阅读,增强学生知识积累
  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诗即点明了“读”与“写”之间的关联,也说明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是提高阅读能力,加强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只传授课本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积累学生的词汇量,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同步提升。
  例如,教师教学《太空生活趣事多》一课时,带领学生学习了太空的生活。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看类似的文章,并发挥想象写一篇“我在太空翱翔”的短文。比如,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向太空出发吧!》,学生通过拓展阅读,掌握了更多关于太空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运用到了自己的文章中。如,文章中写到了自己在太空中失重了,如何吃饭、睡觉等。教师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不仅加强了学生的知识累积,还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读写结合”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新课改教育理念的落实,教师要革新自身的教学方式,创设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课堂,渗透“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淑艳. 读中学写  以写促读——谈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指导策略[J]. 作家天地.2021(16):25-26.
  [2]王梅花. 读中学写,以写促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策略[J]. 学苑教育.2021(07):35-36.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情境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课堂教学活动。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所在。  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绝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
期刊
摘要:社会的发展敦促了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因此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变得愈发迅速,而高中阶段则是现代化德育教育当中的重中之重,想要有效提升高中阶段德育教育的总体教学质量,就需要在加深德育教育认知的情况下,对其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进行不断的创新,将教育方式与时代特点相结合,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倡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校方开展的德育教育活动中来。虽然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残酷的升学考验,但是在此阶段德育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叶圣陶先生在1964年的《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提出:“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同时可以获得间接经验,受到启发,掌握文本的写作法,从而促进写作。”这段话是从写作对于阅读的反向作用出发进行阐述的,叶圣陶先生主要还是认同以用为主来进行读写整合的学习方式。  小学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为切实帮助教师扎实开展习作教学,提高学生习作能力,部编版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下两册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在这样的大趋势下,探究式教学逐渐被应用在了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尤其是生物这类理论性较强的科目,通过探究式的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更加轻松自如、游刃有余,还能够在极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目前,教育发展过程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在于学生是否能够在教
期刊
摘要:阅读是英语科目中十分重要的内容,还是让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载体。因此在目前的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上,核心素养变成目前课堂上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所以,这篇论文主要探究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上,怎样让学生形成核心素养,主要为广大英语教师提供帮助以及参考。  关键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提出很多要求,在阅读课堂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和发展,“双减”政策的落地,对于孩子们的发展,对于校内的学习、校外的培训,都有了更加明确、更加规范化的要求,这对于我们的教育工作来说,无疑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课后服务的出发点和宗旨都是为了方便学生和家长,也是多部门权衡互商后的结果,对于学生及家长也有部分的好处,但是在美好愿景的规划下实施中还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存在着诸多利弊……  关键词:“双减”政策 课后延时服务  
期刊
摘要:绘本是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首选。在通过阅读绘本教学的应用时,教师首先需要通过绘本阅读,让幼儿充分感受绘本阅读的趣味性,这样才可以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在进行绘本阅读时,教师要知道绘本阅读基本是幼儿人生的第一本书,通过好的绘本阅读可以给幼儿带来快乐和幸福,从幼儿的年龄来看。通过兴趣进行教学引入非常合适,幼儿通过兴趣来培养幼儿进行主动进行的好途径,不断培养阅读兴趣可以为幼儿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
期刊
摘要:核心素养对于学生十分重要,它不仅能够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提升处理问题的能力,并能促使学生在未来的道路上更快地融入社会。为了在物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在多年的工作中摸索出一些经验,以期能够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有一定的帮助,例如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要做一定量的习题;让学生亲自做实验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认识到物理的学习应该贯穿人的一生,以此激发学生求知若渴的学习欲望。 
期刊
摘要:为了顺应时代发展,为社会输出有用之才,我们的教育也在不断革新,如小学语文教材中逐渐编入了一些难度较大的课文,对于这部分课文我们该如何进行科学的教育教学呢?本文主要针对“紧扣语文要素,依托练习系统,实现难文浅教”这一论题展开探讨,希望鄙人的一些浅见可以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关键词:语文 要素 练习 难文 浅教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近期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很多大事,如有效抗击
期刊
摘要: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音乐能够跨越国度,跨越种族,跨越语言,能够引起人类的情感、意志以及思想等方面的共鸣。作为一项人类原始的生命运动,随着人类历史的变迁以及社会的发展,音乐在形式以及内容等方面均发生了相适应的变化。作为人类精神的产物,提供了人们物质以及精神方面的娱乐和支撑。主要针对我国小学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工作进行分析,为了更好地完成学生的音乐教学,让音乐融入自然生活当中,从而发挥音乐在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