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编辑技术及其在蚊媒研究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hu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蚊是一类呈世界性分布的卫生害虫,传播疟疾等多种疾病,引发许多国际性的公共卫生事件,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基于传统的化学防治导致蚊抗药性的产生及环境污染都给蚊媒控制带来新的挑战。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基因编辑技术(ZFN、TALEN、CRISPR/Cas9等)的相继出现,可以对蚊媒基因组进行精确的基因敲除、替换、纠正等靶向修饰,以期在蚊媒防治控制工作中取得新的突破。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为蚊媒的基因编辑、目标基因功能研究、甚至是蚊-病原体相互作用基因的定位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本文对目前3种主要基因编辑技术在蚊媒基因组中的研究和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分析基因编辑技术在蚊媒研究的应用可以达到3个主要目的:(1)控制蚊媒与病原体;(2)研究蚊相关基因的功能;(3)对蚊基因组进行相关编辑与改造。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研究蚊媒基因的功能,会成为未来科学研究的一大热点。
其他文献
试论高校科技工作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南京医科大学何健勤吴建国吴彬江梁红王晓黎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对于从根本上扭转科技与经济脱节的状况,促进
漆酶(Laccase EC1.10.3.2)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1883年日本吉田首次在日本漆树的分泌物中发现而得名,之后分别在真菌、细菌、高等植物中都发现了漆酶,但主要存在于植物和
目的:应用二维超声及三维斑点追踪(3D-STI)技术对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左心功能进行评估,同时对化疗停止一年后心肌损害的转归进一步评价。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
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浪潮特别是市场经济的进程加深加快,民俗文化受到了来自物质利益、新技术手段的冲击,出
目前桥梁抗风设计中关于风荷载的相关设计参数均通过风洞试验获取。其中三分力系数既是影响大跨度桥梁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其他影响因素所对应的判断依据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社会各界的信息化程度已经得到长足提高,与此同时,逐年增多的安全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对于视频隐写来说,以H.264/AVC为载体的隐写术是网络安全的研
本试验于2017-2019年在东北农业大学小浆果种质资源实验室、黑穗醋栗种质资源圃中进行。黑穗醋栗主栽品种在实际生产中存在着不良现象-二次萌发,此现象使树势失衡,树体内储存的营养流失,抵抗力减弱,严重影响了该产业的发展,亟待解决。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本试验以易二次萌发的品种“亚德”和不易二次萌发的品种“布劳德”、“黑丰”为试材,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定二次萌发芽内酚类物质的种类以及在二次萌发
一、提出问题在小学教育阶段里,写作能力是小学生学习童子功中比较重要的能力之一,但很多学生却在写作过程中表现出下笔无言、语句不顺和无从下笔等诸多问题。下面对南京市G
根据地震、重磁力与露头资料的分析,认为吐哈盆地具有双层基底,即中新生界之下存在上古生界褶皱与前寒武系结晶基底;周边山系属三大不同构造单元,其中以博格达陆内裂谷带和克
水性油墨由于污染小、对人体危害程度低,可适用于安全卫生要求高的包装印刷行业,近些年受到了广泛关注。颜料的相关特性是影响水性油墨生产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水性油墨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