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致骨不连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是造成骨折不愈合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旦感染,往往需要取出内固定,同时行病灶清除,控制感染,二期再处理骨折,治疗非常困难.从1998至2003年,我们收治了5例内固定术后感染但无症状导致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术治疗跖趾关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足,母)僵硬及跖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2年3月至2005年3月,应用带金属垫圈的Swanson可屈曲铰链式趾关节假体实施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手术共30例47趾,男11例16趾,女19例31趾;年龄33~77岁,平均62.5岁;双侧15例31趾.类风湿性关节炎7趾,(足,母)僵硬5趾,(足,母)外翻畸形伴严重骨性关节炎
目的 探讨加长血管蒂的游离皮瓣移植术治疗创伤性大面积皮肤缺损、肌腱及骨外露伴创面感染病例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0年3月至2004年11月,对6例骨与肌腱外露、皮肤缺损伴创面邻近血管损伤、抽脱及闭塞的慢性感染病例行游离皮瓣移植术,男4例,女2例;年龄17~36岁,平均24岁.皮肤缺损面积最大30 cm×15 cm,最小20 cm×10 cm.应用修复的皮瓣种类:背阔肌肌皮瓣3例,阔筋膜张肌肌
目的 评估改进的踝关节镜后方共轴入路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方法 20具防腐冷冻踝关节标本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具.第一组先模仿Acevedo等设计的共轴入路穿入克氏针,然后再建立改进的共轴入路:以平踝关节后方关节线的胫后肌腱鞘处为克氏针入口,切开皮肤、皮下与胫后肌腱鞘,牵开胫后肌腱,寻找后方关节间隙,将克氏针穿入关节后室,并在进入关节腔后紧贴距骨后缘推进,克氏针从腓骨后缘穿出皮肤.第二组分别在高于外
患者男,14岁,短跑运动员,跑步训练时出现左臀部钝痛约4个月,当时考虑是肌肉拉伤,未予处理,休息后疼痛明显减轻.患者入院前2 h参加100 m比赛,起跑时突然感左臀部钝痛,有骨擦感,当时未摔倒,行走受限,因患肢负重疼痛而就诊。
目前,治疗非移位性舟骨骨折常规采用石膏托外固定8~12周,但长时间外固定可导致前臂肌肉萎缩及各种不适.2000年5月至2002年5月,在德国Ludwigshafen创伤外科中心,对17例非移位性舟骨骨折患者采用Martin螺钉经皮穿针内固定进行治疗,效果优良。
历史就像三面镜,它能让我们审视过去、反思现状、展望未来.这不朽的智慧经验适用于科学、医学、文学、人文等各个领域.肌肉骨骼生物力学或许是生物力学中最具领导地位的一个分支,它为生物科学、医学、工业,乃至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建立了无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