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发现南极湖底绿洲 日发现荷尔蒙可促使珊瑚增生

来源 :航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y1987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第四十五次赴南极考察队的生物学小组,从1月下旬开始,在南极大陆吕措一霍尔姆湾沿岸、日本的昭和基地以南约50公里的“B4湖”和“鲶鱼湖”的2个淡水湖实施潜水调查,首次发现湖底被苔藓植物全部覆盖的绿洲。这些群生的苔藓植物在南极的湖泊是极其罕见的。“B4湖”面积1万平方米,水深约3米,湖底水温10摄氏度。藻类缠绕的吊钟形物体全部生长着苔藓,该物体生长速度非常慢,平均高度为50厘米,每年仅增高1毫米。其中一座最高的80厘米物体需要生长800年。“鲶鱼湖”面积约9000平方米,水深最深约20米,湖底附近的水温3摄氏度,和“B4湖”一样,湖底密集着同样的物体,形如鸡冠状,高约20厘米。生物学小组的工藤荣队员认为,寒冷干燥的南极,夏季雪融的沿岸地带极少有植物,南极的湖泊营养成分也非常少,而湖面冬季不结冰,水温稳定,苔藓有可能是靠与蓝藻组成共同体来获取营养,但详细的生态状况有待进一步调查。
  
  日发现荷尔蒙可促使珊瑚增生
  
  日本热带海洋生态研究所在冲绳的庆良间诸岛,经过十多年的调查研究,开发出利用荷尔蒙,大量培育珊瑚的新技术。在每年5月的望月之夜,造礁珊瑚在同一时刻,一齐产卵,向海里排放精子和卵子,其中极少一部分适合繁殖的受精卵附着在浅海底的岩盘上,而大多数精子和卵子则被冲到岸上或流失在海上。科研小组研究之初是将在阿嘉新港采集的麋角珊瑚受精卵,放进饲养水槽,培育成可附着的珊瑚幼体,然后再送回大海。服田教授在珊瑚幼体附着后,变态成珊瑚虫的过程中,发现珊瑚幼体体内存有附着变态的荷尔蒙。接着进行的试验是在陶瓦片上制成小坑凹,在坑凹里滴入一滴混合荷尔蒙的海水,再放入珊瑚幼体,使其产生珊瑚虫,并证实从海水中让化学合成的荷尔蒙产生作用,进入幼体体内发生变态的准确率几乎为100%。按照这种方法。在实验室再详细查找出珊瑚生存条件,与试验研究机构进行大规模的应用研究。这对推动恢复由于人为开发和“白化”现象引起的珊瑚衰退具有积极的意义。
其他文献
日用人造产卵“床”铲除黑鲈   近日,据日本宫城县水面水产试验场发表,高桥清孝首席研究员已成功开发出一种用人造产卵“床”有效铲除黑鲈的方法。这种人造产卵“床”非常简单,就是把50公分见方的塑料容器放人简易筐内,上面铺满直径4—5公分的碎石,然后制成“二”字型的屏障。在今年5月的黑鲈产卵期,在实验水域沉下的5个屏障中全都发现了黑鲈产卵,此种方法可有效地捕获有守卵习性的黑鲈亲鱼。如果利用非常低廉
为创新测量设备的校准方法,加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各企业愈加重视准确可靠的测控技术与稳定的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采用现场检测测量设备,不但替代了传统的计量检测,而且大大节
李广红是中海上海船员公司一名年轻的油轮船长。1999年,他与其他30名船员一起成功地接管、操纵了中欧联合油品公司的世界超级油轮(简称VLCC)“太平洋先驱”轮,填补了中国船员
它长着像蜗牛一样一圈圈盘旋的壳,生活在几亿年前的海洋深处,出现在今天的珠穆朗玛峰顶。在地质学家的眼里,它的价值甚至远远超过了恐龙,它是什么?    海中的古生物    菊石是一种已经灭绝了的软体动物,最早出现在古生代泥盆纪初期(距今约4亿年),直至白垩纪末期(距今约6500万年)绝迹。菊石是由鹦鹉螺演化而来的,属于头足类动物。头足类动物是软体动物的一个纲,这种海洋动物的共同特点是拥有由一个管子(体
SmartCrown是奥钢联开发的一种新型凸度和平直度控制系统,适用于钢铁和铝工业的热轧机和冷轧机.凭借SmartCrown辊的独特形状,可以改善带材凸度并实现更高阶的板形控制.系统的
安全阀具有结构简单和灵活可靠的特点,一般会被当成是石油化工装置的安全泄放装置使用.而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人们往往过于注重安全阀的设计使用,却忽视了安全阀配管设计对安
按照出差计划,我首先来到A企业,对项目情况进行了两天的调研.rn通过调研我发现,A企业以装配为主,90%以上的零部件是外购或者外协,自己生产的很少.产品的品种很多,成系列化.在
在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中,热处理问题是影响其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旦出现热处理不当则会直接导致压力容器出现质量问题,不仅会危及使用操作者的人身安全,还会给企业、社会带
设计分析一体化是目前所有CAD公司追求的一个主要目标,其核心意图就是为了实现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产品的性能和优化,提升产品质量和改善产品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