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的八条规律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dgale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改革从某种角度上讲是从自发到自觉,是“一次伟大觉醒”,是从“摸着石头过河”到运用规律高瞻远瞩,高屋建瓴。那么,中國改革有哪些规律呢?这里初步总结提出以下八条。
  第一条:“目标守恒律”。我们进行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再具体地说,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摸索,我们认识到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既不可超越初级阶段,也不可不走社会主义道路。不管怎么继续改下去,中国仍坚持在国体、政体、社会制度不变的前提下进行改革,这是中国改革第一要义,因此称之为“目标守恒律”。
  第二条:“全面覆盖律”。中国的经济改革已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转变。中国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业。改革具有全面性,必然发展为全覆盖。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始终是大开的。改革的领域也涉及方方面面。
  第三条:“贫富平衡律”。中国现在有13亿多人口,富裕的程度不会一刀切。对先富起来的人只要不是走歪门邪道违法富起来的,我们都应当为他们鼓掌。与此同时,先富起来的人也应当主动帮后富,从而实现共同富裕。
  第四条:“快慢有节律”。由于改革给不同群体带来的利益不同,得益少的人难免劲头不足,因此,有时步子快不了。再加上国际上的变数有时是难以预料的。因此,有时候不得不放慢速度。几十年来,国内就“稳”与“进”的关系讨论过多次。如何把握好二者的关系,这里面大有学问。稳中求进是动平衡。
  第五条:“进出守则律”。商品进口出口,都要遵守世贸组织的规矩。和任何国家往来都要按规则办事。这样,在有人耍赖时,在有人搞“双重标准”翻脸不认人时,我们可以拿出规则与之争辩,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第六条:“内外有别律”。在提倡对外开放时,总有些人批评过去的闭关锁国,甚至捎带着批评“自力更生”。这种批评只有一小部分道理,基本上不符合实际,没有追根求源。过去的锁国,有一小部分是我们在国门里面锁的,绝大部分时间是人家在我们国门外把我们锁在里面的,我们想出去,而他们迫使我们不能出去。在今天风云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人口大国仍然只能是以自力更生为主。在外贸依存度上要把握好分寸。在高科技方面,提倡学术交流,可是别忘了1959年和1960年苏联专家突然全部撤走的那段历史,最终还不是靠我们自力更生吗?
  第七条:“差异包容律”。改革就是改旧、除旧。实践是最有说服力的教材,改革开放的成果是治疗思想僵化的良药。对改革进行改革,解放“解放思想”,是改革家脑子里须绷紧的一根弦。
  第八条:“上下同心律”。中国改革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开展起来的。邓小平是改革的总设计师,为改革出谋划策,在改革遇阻时为改革撑腰打气。1992年7月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是由农民首先提出来的。这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我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这体现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真心实意地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所以说,改革开放靠的是上下同心,是合力。
  上述八条规律是从改革开放的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提出的。“目标守恒律”是从中国国情、从社会制度出发提出来的。这是根本,是大方向。“全面覆盖律”是从“社会有机论”角度提出的,社会有机论要求改革具有全面性,单打是不行的。“贫富平衡律”是从社会结构理论角度提出的。结构决定功能。结构不合理,功能容易东倒西歪。社会要分层,层与层之间要相融。“快慢有节律”是从改革工作的步伐、节奏上提出的。快慢只能是顺势而为,不可拍脑袋,拍桌子,瞎指挥,不可搞“一言堂”。“进出守则律”是从开放的角度讲走进走出的有序性。“内外有别律”是从国际环境复杂性的角度讲的。“差异包容律”是从改革的认识论角度提出的。改革需要理论,理论需要讨论。“上下同心律”是从“社会系统论”角度讲的。“上下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摘自《北京日报》)
其他文献
戴旭 著  人民日報出版社 2018年12月出版  《戴旭讲甲午战争:从晚清解体透视历代王朝的政治败因》为作者的历史随笔系列中的一本,作者旨在从晚清解体透视中国历代王朝的政治败因,呼吁克服甲午病,实现中国梦。作者认为中国有着传统的文化继承,有着近代一系列政治试验的心得,也学习过世界上主要大国的政治经验,以历史的眼光眺望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实现。
前段时间,周鸿祎发了一条关于清理“小白兔员工”的微博,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公司部门领导和人力资源部门要定期清理‘小白兔员工’,否则就会发生‘死海效应’: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能力强的员工容易离职,因为他们对公司内部愚蠢行为的容忍度不高,也容易找到好工作;能力差的员工倾向于留着不走,也不太好找工作,年头久了,他们就变中高层了。这种现象叫‘死海效应’——优秀员工像死海的水一样蒸发掉,然后死海盐度变得更
《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英]斯蒂芬·平克 著   中信出版社 2019年7月出版  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类的处境到底是变好了,还是恶化了?斯蒂芬·平克在这本著作里告诉我们:暴力其实在减少,我们正生活在历史上特别和平的时代。平克认为,人性并没有改变,但诸多有利的外生力量(如政府组织、识字率、商业和都市的文明进程等)出现,让天使压制了心魔,使我们越来越有能力控制冲动,对他人怀有同情,发挥理性的力量,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外交走过了一条极不平凡的道路,留下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一步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历史轨迹和丰厚的思想资源。在庆祝新中国70华诞之际,新中国外交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最重要的经验和启迪?在中国进入新时代、世界发生百年未有大变局的当下,我国外交工作面临怎样的任务和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外交上取得了哪些重要理论和实践创新?我们应该如何在
赛珍珠,或许你没听过她的名字?  她是美国人,她又说她是中国人,她是一个以中文为母语的女作家。  她深爱着中国,译著了70余部有关中国的作品,临老想再回来看一看这片土地却被中国拒签。  她是唯一同时获得普利策奖与诺贝尔奖的女作家,还是目前作品流传语种最多的美国作家。但却不怎么招巴金、鲁迅等人的待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还被定义为“美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急先锋”。  她挖掘了林语堂这颗文坛之星,到后却与
有关中国道路、模式的研究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话题。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超越了所谓西方特色政治学理论的假设,为人类探索更好的社会制度提供了中国方案。但有一点需要说明,当我们讲制度自信,不是因为国家强大了才有制度自信,而是因为一直怀有探索更好社会制度的信念和自信才有了国家强大。  国内外不少学者都预言说,只要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局面,不远的将来,中国就会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要知道,人类近代以来的历史还从来没
用巴菲特的话来说,查理·芒格能在60秒内看清一个事物的本质。巴菲特还说:“芒格用思想力量拓展了我的事业,让我以非同寻常的速度从猩猩进化成人类,否则我会比现在穷得多。”1975年,查理·芒格清算了自己的合伙公司,将资金投入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这两位投资大师一起共事的40多年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价从19美元一路涨至现在的21万美元。  查理语录  1.在手里拿着一把锤子的人眼中,世
前段时间著名作家王蒙到美国进行文化交流,在洛杉矶和圣弗朗西斯科各做了一次报告。他讲的内容很多,我对他的一句话印象特别深。  讲到中美文化的比较,王蒙讲:“美国很了不起,但并非做的都是对的。美国人总是在想,I do it,I try it。这有进取的一面,但有时候就不计后果了。中国过去的文化是,大家都在想I can,t do it,这有消极的一面,但也有智慧的一面。美国人是否应该想想,做事情的时候要
28岁的唐·塞尔特是一家包装胶带厂的工人。包装胶带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了,幾乎没有人可以离得开它,但它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自身也存在着一些小麻烦。比如我们在使用时经常会找不到它的头在哪里;比如我们想要把它从纸盒上撕下来的时候也经常找不到它的头,所以必须要借助于剪刀或其它锐器。  ——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这是正常的,似乎它本就应该是这样。不过也有人认为这是不合理的,比如唐·塞尔特。  那是2016
选题目的  蔬菜害虫有好多种,特别是菜青虫、蜗牛和蚜虫,它们都会偷食蔬菜,把蔬菜吃得坑坑洼洼,菜农为此都伤透脑筋。如果喷洒农药会造成土壤和蔬菜污染,农药残留液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使食用者中毒,如果不洒农药又会影响收成。所以,当前蔬菜防治虫害还离不開农药,因此,找到一种绿色环保无污染的驱虫液来代替传统化学农药已迫在眉睫。为了找到一种既能驱虫又环保的蔬菜驱虫剂,我们选择最具代表性的蔬菜害虫蜗牛为试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