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地面感热及其异常的诊断分析

来源 :气候与环境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青藏高原主体60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61~2000年历年各月本站气压、地面气温、风速、地表温度等资料,计算了高原地面拖曳系数CD和地面感热通量.通过主成分分析、主值函数和功率谱分析等方法,对各季代表月CD系数和地面感热通量的基本气候特征,以及地面感热通量异常变化的空间结构和时间演变趋势作了较系统的诊断研究.结果表明:利用40年资料计算的拖曳系数与地面感热通量可以较好的反应青藏高原下垫面感热的基本气候特征,即高原CD系数东南部大,西北部小;冬季大,夏季小.多年平均高原地面感热通量仅在冬季小范围出现弱的负
其他文献
利用1948~2000年NCEP/NCAR再分析逐日及月平均位势高度、风、温度、垂直速度等物理量和中国气温、降水资料,分析近50年中国华北地区干旱的年代际、年际变化及其环流特征,并探
<正> 脂溢性皮炎是常见皮肤病,我院从1983年1月~1987年12月用自制“抗脂溢液” 1、2号液,治疗本病共400例,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为“两个一百年”,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然离不开教育的支撑.而对于我国来说农村人口占较大的比重,所以,农村教育的发展是目前国家较为重视的问题之一
简要介绍了2003年夏季的异常天气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3年汛期预测的结果。夏季淮河流域强降水集中发生在2周之内,引发了淮河流域的大洪水。6月底至7月上旬副高、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