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要让中层干部学会思考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box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说的是众人的智慧相加比个人的多,即便是身份卑微的“臭皮匠”,合起来出个主意,也能顶上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但是这里有个前提,就是“臭皮匠”必须是会思考的“臭皮匠”。如果不会思考,不想思考,或者根本就不敢思考,那么别说是三个“臭皮匠”,就是30个、300个“臭皮匠”也没有用。
  学校中层干部是学校各项政策措施的执行者,是学校各个部门工作的组织者,是校长与师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校长的左膀右臂,在学校的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思想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每位校长身边都有一批中层干部,他们的素质自然要比“臭皮匠”强多了,如果这些中层干部都能敢于、勤于、善于思考,那么,这位校长乃至这所学校必然会蓬勃发展。让中层干部敢于、勤于、善于思考,是校长的一门领导艺术。
  一、虚怀若谷、从善如流,让中层干部敢于思考
  有了校长的大度,才能有中层干部的大智。如果校长有虚怀若谷的胸怀和从善如流的态度,鼓励中层干部出谋划策,他的身边自然就会有一批有智慧、敢于思考的高参。
  中层干部首先要做到无私无畏,用胸怀打开智慧的大门。站在群众利益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触及问题的本质,找到问题的根源,进而解决问题。无畏才能敢想敢干,敢于担当,敢于先行先试;无畏才能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抛开更多的顾虑,更加客观理性。无私无畏是拥有智慧的前提条件。其次是要热爱本职工作,用激情激活智慧的能量。激情是创新的催化剂,充满激情才能步入新的境界,得到智慧之神的青睐。最后是要多动脑筋,用勤奋储积智慧的活水。在工作中,要善于寻找事物的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勤动脑多思考,勤动笔多总结,“天道酬勤”,勤奋才会迎来智慧之神的光临。
  鼓励中层干部发言,陈述自己的观点,尤其是要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与校长思想不一致的意见和想法,能够听到“不同的声音”,营造“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校长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减少决策的失误。如果校长独断专行、文过饰非,抵制、压制甚至打击中层干部的意见,那么,他的身边就只会聚集一些阿谀奉承的“小人”,没人敢说真话、实话,更谈不上思考谋略了,这样的校长是干不成大事的。
  二、权力下放、各司其职,让中层干部勤于思考
  中层干部只有不断地思考,他才能做好自己分管的工作,而要做到这一点,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校长要将权力下放,让中层干部各司其职。中层干部有了权力,自然也就多承担了一份责任,就会去思考该如何行使这份权力,履行这份责任,如何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比同行、同事更好。
  中层干部要勤于思考,积极转化,做到眼光长远、思路开阔、思维活跃。这就要求中层干部在日常的工作当中要善于思考,小到书写教学反思,大到组织、主持会议,凡事都应三思,做到事前思规划,事中思漏洞,事后思失误;遇到新问题时,要敢于创新,提升自己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做到反应迅速、举措科学合理。
  每个中层干部都思考了,这所学校便由一个“诸葛亮”的思考变成了众多“臭皮匠”的思考,其效率自然要高得多;同时,校长也可以从繁杂的学校事务中解脱出来,去思考全局性、整体性的大事,提升学校整体的工作效率。如果校长事必躬亲、诸权独揽,一个人说了算,中层干部就会产生惰性,头脑就会锈蚀,思维就会僵化,这个处室的工作就很难有所建树。
  三、因势利导、精心“点化”,让中层干部善于思考
  经常有校长抱怨中层干部不善于思考问题,思维滞后,不对路子,其实,中层干部是否善于思考,取决于校长是否善于引导。高明的校长总是会想方设法地引导中层干部,精心“点化”,帮助他们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成为足智多谋的干才。
  中层干部要“摸得清情况”,面对所负责的工作,要多思考、多分析、多比较,突破思维定势,迅速有力地推进工作;要“跳得出工作”,既能“低下头”抓好具体工作的业务落实,又能“抬起头”跳出业务,总结经验,把握规律,以更广的视野、更高的眼光审视工作,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做、是否还有其他好的办法”,时时在思辨中研究工作,总结经验,不断提升。
  学校中层干部要多思考,人人思考,才能有思维的碰撞,进而生成管理智慧,提升管理素养,打造出一支富有凝聚力、战斗力和创新力的领导班子。学习、思考与践行是相互联系的过程,唯有学习,才能使我们的思想永不落伍;唯有不断地思考,才能使我们的学习更有深度;而唯有积极地参加教育实践活动,才能体现出自己的社会价值。因此,我们必须在学中思,在思中做,在做中学,不断调节自己的心态,苦中找乐,用坚定的教育理想,满怀激情地工作,去迎接布满荆棘、充满机遇的挑战,用心血和汗水去谱写自己教育的诗意人生。
  敢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要带着问题去学,要联系实际去学,学习中通过纵向思考进行对比,横向思考进行联系,逆向思考进行总结,要打破思维定势,超越发展定式,做到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拓展,不断增强工作思路的科学指导性与现实针对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思想的领导,其次是行政上的领导。”校长必须有思想,有思考的头脑和勤于、善于实践的双脚,才能真正成为学校的精神领袖。
  让中层干部学会思考,勇于创新,善于开拓,我们的学校才能变得更新、更强、更好。
  (作者单位:江苏金湖吕良中心初中)
其他文献
该文通过对横河矿高效掘进实践与应用的研究,提出优化施工组织、优化爆破参数、优化支护参数,改进掘进装备,实现岩巷快速施工.提高岩石的掘进速度和支护效果。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介绍TCRA1102全站仪的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2)完成对其无棱镜技术观测精度的测试;3)通过使用该全站仪采集抛物面天线的形状数据。利用AutoCAD,3DMax对数据进行处理,立体建模,并通过数学模型要素检测其形状。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事项之一。如何更好地将德育做到"润物细无声",使其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是我们追求的共同目标。在工作中,做到德育"七化",即"化虚为实
桥上无缝道岔设计已经成为客运专线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国内桥上无缝道岔研究刚刚起步,尚未形成系统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设
为了进一步提高煤矿井下综采安装和回收效率,尤其是高产高效矿井的综采设备快速安装和回收,对煤矿井下综采设备实现快速安装和回收技术进行了探讨,以有效降低因矿井综采设备
学校管理实际上是由两个方面组成的:一个是“管”,一个是“理”。“管”有可能是一种人治的力量,也有可能是一种制度的约束;而“理”则是一种教育的氛围,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的力量。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要追求少“管”多“理”的境界。  一、少“管”:讲究“三化”  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要善于把纷繁复杂的学校管理事务分解成每一个分管校长和中层管理者的工作任务,让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忙”起来,让自己“闲”下来。这样,不仅
本文介绍了某大楼项目场区的地质情况及周边环境,针对该基坑工程的特点,采用了不同的放坡坡度及不同的土钉墙,确保了基坑边坡的稳定和邻近建筑物的安全。
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教学常规落实得好与坏直接决定着教学的质量。在不加重教师负担的前提下,进一步规范各项教学常规,创造性地落实教学常规尤为重要。一年来,我校在创造性落实教学常规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学工作的特色内涵发展。  一、创新制度,从“重要求”到“重指导”  结合《威海市环翠区中小学教学常规要求》文件精神,学校多次组织校本教研活动,筹划构思
目的分析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与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择来该院就医的卵巢囊肿患者(60例、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分组方法主要是根据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