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录井技术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探讨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kaigu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综合录井技术也获得了长足进步,其逐渐由单纯的地质服务向综合性多功能复合服务发展。本文首先对当前我国综合录井技术发展中面临的挑战进行论述,并提出了改善这一情况的一些对策,供相关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综合录井技术;挑战;对策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2-0071-01
  引言
  综合录井技术是当前石油工程中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其在促进油气勘探开发,提高工程速度和效率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油价逐步走低并步入常态,在这种形势下,各石油公司纷纷压减上游投资,这对综合录井效益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面对这样的发展形势,需要我们对形势作出准确的判断,对录井发展方向做出明确的定位,推动录井行业向更高水平、更大效益、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1国际录井技术发展特征
  1.1录井仪器更新速度相对较快
  录井仪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荧光录井荧光灯的发展上,当前荧光录井所应用的荧光灯可以测量三维光谱,并且可以通过简单的油气显示测试真伪。此外,电磁流量传感器以及超声波式池体积传感器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监测精度以及精确度水平的提升。地化录井技术已经到达五峰,可以进行油气评价、含油性评价定量化等。
  1.2录井技术不断向综合化、自动化、可视化、定量化发展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录井技术的可靠性以及整体性能越来越高,基本上所有的操作都实现了计算机化。当前较为先进的综合录井技术可以针对泥浆中的气体对气体数据信息作出精确的分析,进一步完成定量分析;定量荧光录井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录井技术的精确度和可靠性得到显著提升。
  1.3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扩大了综合录井技术的应用范围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实现了建设远程终端服务工作平台的目标,让许多地质服务机构利用高速工作站在现场进行信息采集以及处理传输,转变了传统的单一现场服务的模式,使其逐渐向应用具体化的方向过渡。综合录井技术在施工现场获得的信息数据并非为单一用户服务,应用范围以及项目日趋广泛。
  2国内综合录井技术面临的挑战
  2.1油气资源不断减少
  众所周知,油气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随着油气资源的不断开发,我国的油气资源含量也逐渐减少。大部分已经被开采的油田都是地质状态良好的,而剩下的还未被开采基本上都是地质较为复杂的油田。油气资源的减少,油田地质情况的复杂化给我国录井技术的发展增加了一定难度。而且部分老油田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其地质开采的情况也越来越复杂,这也为综合录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2录井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与录井所发挥的作用和贡献相比,其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一方面,录井行业产值占比较低,在中石化仅占钻井工程总造价的3.2%,远远低于国际市场7.5%的水平;另一方面,当前综合录井的内部市场定额仍然是录井定价以及结算的重要依据,定额体系的不合理性对行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比如中石化,其石油专业录井工程定额中50%服务项目实行“日费”,占总收入的80%以上,在石油工程提速提效过程中,尽管录井技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随着建井周期的缩短,单位时间录井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加大,成本也随之增大,但是整体收入确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所以说,录井行业在指导钻井施工、工程预警以及钻井提速等方面的技术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2.3标准尚未统一
  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是长期以来综合录井行业的主要问题之一,这主要是由于国内录井市场中各录井技术队之间技术水平差距较大导致的。标准的不统一性不仅表现在录井仪器的不统一上,还体现在录井资料采集上的不统一。这对现代石油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阻碍。录井技术无法大面积的推广,使得录井事业的发展也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2.4综合录井技术人员素质水平不高
  综合录井技术行业是一个技术性较强且综合程度较高的专业,其从业人员要在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计算机、地震应急测井和仪器仪表灯各个方面的知识都比较了解。但是当前,我国的综合录井技术人员却远远达不到要求,无论是科研院校还是高等院校对于高级录井技术人才的培养都几乎是空白,这无疑给我国录井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和考验。
  3综合录井技术发展的相关对策
  3.1优化技术和设备
  综合录井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技术以及设备的支持,因此,相关单位需要在综合录井行业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技术以及设备。也可以采取自主研发的方式,研制新型的综合录井仪,在保证其功能全面的基础上,发展新的录井技术,构建出达到录井工作特点、性质及发展要求的各种平台,包括信息管理平台、信息处理平台、解释平台及预测平台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录井技术的发展应趋向于智能化,且精确度良好,信息量大,构造出完整的录井信息库及运转速度较快的解释站。
  3.2采取降低成本措施
  有效降低成本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企业的生存能力。目前,综合录井行业收入骤减,如果不能降低企业成本,将很难得到发展。有效降低、优化综合成本无疑是增强生存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为此,企业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借助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利用远程录井、远程支持等手段,对各项资源配置以及管理流程进行优化,最大化的降低技术成本;2)根据市场需求梳理现有录井技术,建立针对性更强的录井技术服务体系,合理减少重复录井项目,降低双方成本,走合作共赢之路。
  3.3加强综合录井技术的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将成为未来油田行业发展的主流,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会极大的提高综合录井工作的效率以及质量,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构建钻录井信息模型。为后期建设钻录井信息数据库以及维护提供必要的支持。而且利用这一模型还可以加强对数据库的有效管理,便于系统数据的维护;2)可视化信息管理。可视化信息管理的内容较多,主要包括工区管理、井管理、不同类型录井信息管理、谱图、常规地质图库的构件及管理。该数据管理系统集离散型数据、连续型数据、图形图像等各种形式的信息为一体,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以及自我完善功能;3)钻录井信息预处理。该项功能主要是为用户提出相应的钻录井信息预处理方式,使得用户能够优化录井资料的性价比,内容包括校正曲线深度、编辑曲线、标准化处理、数据统计、校正岩心剖面等。
  结束语
  综合录井技术的发展是未来油田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综合录井技术的应用范围以及需求也会持续增加。相关企业需要立足于自身实际的发展情况,结合国际上先进的综合录井技术,不断的学习和提升自身技术水平,深入分析我国综合錄井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更好的解决综合录井技术发展中的各项阻碍,推动我国综合录井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庞晓辉.综合录井技术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7,37(10):175-176.
  [2] 王锋刚.录井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J].中国石油石化,2017,(10):58-59.
其他文献
[摘 要]配电网是国家电力系统重要部分之一,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是保障电力系统“落得下、用得上”的最重要一个阶段,对建设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配电网发展状况,结合“十三五”提出的相关展望与意见,总结出我国配电网存在的相关问题,最后提出解决措施,使电力系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  [关键词]十三五;配电网;电力保障;发展规划  中图分类号:TU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该工艺方法研究了铝合金压铸件化学镀镍过程中,一般预处理工艺,使用氢氧化钠碱蚀、混酸洗的方式对工件表面腐蚀严重,导致表面针孔,微气孔等缺陷暴露明顯,使镀层易起泡,防腐性能受到影响,同时该预处理方式对环境的污染和操作人员身体的危害较大。经实验,采用镀前浸稀硝酸和超声波清洗处理,镀后封孔处理的方式。镀层的表面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化学镀镍;预处理;工艺  中图分类号:TU639 文献
期刊
[摘 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重心位置测量的5种方法:摇摆法、悬挂法、平台支撑反力力法和质量反映法,试验方案研讨。  [关键词]重心位置  中图分类号:TU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2-0065-01  [Abstract]five ways for determining the height of gravitational center of the mo
期刊
[摘 要]当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着资源短缺的问题,利用太阳能发热发电可以缓解资源紧张的问题。目前,太阳能储能的方式主要有三大类,其中包括热化学储能、显热储能和潜热储能三大类。本文将从经济、技术的角度来对太阳能的热化学储能进行研究,通过对其中的经济问题和技术问题展开分析,来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太阳能;化学储能;热发电;热化学反应;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摘 要]生态环境的保护涉及社会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并且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涵。 也是石油石化工业应关注的重要内容,油品储运是石油石化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油品储运设计工作中,应当充分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尽量减少油品储运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 并对其所造成的污染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及治理措施。  [关键词]石油石化工业;生态环境保护;油品储运;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63
期刊
[摘 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得我国对于各种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而石油资源对于国民的生产与生活影响非常大,也是我国的战略发展的主要能源,与社会稳定影响也比较大。油藏开发的过程中,实施动态监测技术对于其正常生产影响非常大。但是,目前我国的动态监测技术还存在很多的缺陷与不足,必须要加大研发力度,以促进我国石油开采技术的提升。  [关键词]油藏开发 ;动态监测技术 ;应用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
期刊
[摘 要]在井下常规起下管柱作业过程中,由于作业压差过大,作业过程产生的抽吸压力等多种原因,会导致作业时发生溢流乃至井喷。如不及时做好预防和控制工作,将可能会对生产,生活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本文对井下常规起下作业中现行的控制预防井喷的方法步骤和相关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为常规井下起下作业安全施工提供了相关借鉴。  [关键词]井喷,溢流,相关指令,操作程序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在虚拟化环境中,电网系统负载大小和用户对电力资源的需求存在正相关关系,考虑到虚拟机在运行中存在一定范围的阈值,如果电网系统运行负载超过虚拟机的阈值,则会导致虚拟机出现宕机,轻则出现部分程序或控制指令无法执行,严重情况下还会影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基于虚拟化环境的多目标负载均衡,可以更好的保障服务器、CPU的平稳运行以及内存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为实际的电网规划管理工作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关
期刊
城市燃气化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提高燃气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对整个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无论是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还是居民生活的角度上来看,广泛应用燃气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需要。发展城市燃气事业,是合理有效利用能源、保护城市环境、防治大气污染、促进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的重要措施之一。  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如北京、上海等城市,每年兴建
期刊
[摘 要]湿排炉底渣经磨细生产加气混凝土砌块与石灰-水泥-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工艺体系基本接近。磨细后料浆质量的控制以及环境温度下CSH(I)水化产物的存在造成对生产设备的粘接是生产线稳定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生产线设备的平稳移动对实现高品质砌块生产影响较大。  [关键词]加气混凝土;炉底渣;生产特点  中图分类号:TU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2-0049-0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