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森林资源保护前提下如何实现森林培育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ho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我国大力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也在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时期需要切实做好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以此扩大森林面积,提升林木质量。本文从森林资源保护措施入手,并分析如何在森林资源保护下开展森林培育工作,希望对相关研究带来帮助。
  关键词:森林资源;保护;培育措施
  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不仅能够为动植物生存提供良好空间,还够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长期以来,在发展社会经济的过程中对森林资源造成一定破坏,并且我国森林资源具有分布不均匀和人均占有量较少的客观事实,还存在森林培育和保护工作不及时经费投入不成问题。因此,新时期必须转变思想,切实提升森林资源保护力度,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1  森林资源保护措施
  1.1  确保资金充足
  在林业资源保护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制定出完善的计划,还需要加强资金投入,进而为林区规划和营林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有力支持。当前我国林业部门对林区采伐制定出明确规定,但是依然有个别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无视法规。所以必须打造森林监控体系,全面监测林木生产情况,避免存在滥砍滥伐行为。此外,还需要将资金用于林木培育的技术研发工作中。
  1.2  创新经营管理思想
  要想切实开展好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必须转变传统的观念。由于森林培育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等特征,要求林业管理人员制定周密的计划,否则必将影响林木的生长质量。目前营林工作的开展滞后主要是由于各部门分工不明确,甚至存在脱节现象,导致成活率不高。所以要求林业管理部门创新思想多方面分析林业资源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并且建立系统的评价机制,不仅能够提升林木品质与数量,还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1]。
  1.3  加强科学技术利用
  近年来我国科技不断发展,并且有诸多技术与林木的培育和管理相结合,以此有效地提升林木自身经济价值,比如在林区规划的构成中,林业管理人员充分考虑市场需求,主动学习生态学的有关知识,尤其是对最先进的营林造林技术加以利用,提升抗病害能力。
  2  如何在森林资源保护下开展森林培育工作
  2.1  建立森林培育保护区
  开展进行培育工作需要林业管理人员长期实践,从播种、幼苗生长到最后长成林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林木生长期间会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人为破坏影响最大。为此新時期要求建立森林培育保护区,以此有效提升培育效果。具体说来:一方面要求林区安排专门人员看管,禁止放牧和不合理采伐,在此基础上需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对非法采伐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另一方面,需要加强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尤其是在培育林木的过程中要加强林区环境和植被的保护,其中主要措施为水肥管理、枝叶修剪以及病虫害防治工作,以此整体上提升林区管理水平。
  2.2  合理选择工造林方法
  人工造林也是森林培育的重要措施,其主要特征在于增加林地面积,丰富林业资源种类。当前采伐迹地造林以及荒山造林是人工造林的两种重要方式,在人工造林工作开展前期,需要对区域内的自然条件和土壤环境深入分析和处理,比如土地翻耕、平整、消毒、除草,还要调查种植区域的病虫害发生情况,以此合理选择树种。人工造林这项工作技术性较强,常见方式包括播种造林、移植造林、分殖造林,要求林区管理人员根据规划要求以及市场需求合理选择造林技术。采用播种造林技术一方面需要考虑到种子的生长能力;另一方面需要综合分析天气与条件、土壤环境,并且把握好种植密度。随着种子发芽需要处理的生长能力偏弱的幼苗,保存更有生长能力的幼苗,并加强养护管理;分殖造林这项技术主要是将林木枝条栽种在土壤当中,该技术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移植造林技术就是将生长到一定程度的幼苗移植到栽种其中,便于幼苗尽快适应土壤环境,一般在移植造林之后需要采取支护措施,避免幼苗倒伏[2]。
  2.3  合理进行树苗培育
  在森林大面积培育前期开展好树苗培育工作十分重要,为了提升林木的成活率需要对树苗的种类、生长能力综合分析。在苗圃起苗之前要求浇透水,并且避免起苗的过程中伤到根系。此外,还需要切实做好种植地的选择,要求大面积森林培育工作开展前期进行实地调查,全方位掌握土壤成分以及气候条件,通常以地势开阔、光照充足、排灌方便的林地为主,可以为后期的管理工作提供帮助。
  2.4  做好后期管理工作
  在林木生长期间会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导致林木长势不佳,甚至大量死亡,为避免这些问题要求林区管理人员加强林区巡护,对发现的枯萎植被或者死亡植被妥善处理,比如由于病虫害导致林木生长受到严重影响时必须及时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避免病虫害进一步造成林业经济损失。在日常巡护过程中,还需要与现代技术配合利用,以此监测林区的火灾和病虫害发生情况。宣传工作是后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重要组成,需要大力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引导全社会对林业事业发展关注和支持[3]。
  3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对林业工程建设高度重视,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和土壤荒漠化问题,并且改善了人们的生存空间。新时期需要和以利用森林培育技术,加强技术创新,以此有效提升林木成活率,促进林木快速生长,创造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胡晓光.森林资源的保护培育及其开发利用分析[J].科学与财富,2020,22(1):169.
  [2] 徐清波.加强森林培育以及森林资源保护的策略探析[J].农家致富顾问,2020,14(22):286.
  [3] 王虎.天然林保护与森林资源的培育及经营措施探究[J].农村科学实验,2020,26(18):101-102.
其他文献
摘要:在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国家的综合实力也在不断的提升中,在农业方面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的完善与调整中,农业的生产水平与能力都有了极大的提升。在农业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马铃薯的质量与产量都在不断的提升中。马铃薯在进行种植的时候,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为了保障马铃薯的品质与质量,在进行种植的过程中,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技术,同时还要进行一定的病虫害防治。因此,本文主
摘要:近年来,普定县在省委“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重大部署中,聚焦“八要素”、践行“五步工作法”,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选准韭黄产业作为“一县一业”全覆盖推进,走出一条产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新路。  关键词:韭黄;栽培技术;改进;试验研讨  韭黄吃韭菜,经过隔绝光线栽培,完全在黑暗生长,阳光不能直接照射,不能产生光合作用,而变为黄色,所以称为韭黄。韭黄是韭菜通过一定的遮光技術和培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玉米作为仅次于小麦产量的第二经济作物,对农业的发展建设起着重要作用,玉米产业的发展取决于市场对玉米的需求,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来提高玉米的优质高产主要措施是培育高产、抗病虫害、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玉米,本文将围绕着优质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展开讨论分析,以更好的的促进玉米种植产量的稳步提升。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玉米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
摘要:在景观园林建设过程中,为了保障景观园林建设效果,充分发挥景观园林的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就必须做好景观园林施工设计和绿化养护管理等相关工作。本文主要针对这两方面的内容展开探讨分析,促进提高景观园林施工质量和效果,实现景观园林绿化的有效养护,充分发挥景观园林的作用,美化城市环境。  关键词:景观园林;施工设计;绿化养护;技术要点  1 景观园林施工设计要点  1.1 景观园林施工设计原则  施工
摘要:再生稻具有两季稳定丰产的优点,是一种优秀的杂交稻,但再生稻的产量与其栽培技术紧密相关,若栽培技术应用有误,就会影响再生稻两季产量。  关键词:再生稻;栽培技术;技术推广  0 引言  目前,再生稻在国内农业区域得到了广泛关注,很多农户都开始种植再生稻,但不少农户的再生稻栽培技术并不正确,影响了再生稻的效益发挥。  1 再生稻选种  再生稻的高产量得益于其两茬特点,因此每一茬的产量都至关重要,
摘要:通过开展农作物减量化施肥技术试验,大力发展生态质量效益型农业,减少化肥用量和残留,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玉米;追肥减量化施用;试验初探  1 试验材料  1.1 共试作物  玉米,品种迪卡556  1.2 供试肥料  (1)45%复合肥:纯氮含量12%、五氧化二磷含量:18%、氧化钾:15%),黑龙江倍丰集团裕丰有限公司;  (2)46%尿素(N:46%),中国石油天然气股
摘要: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丰富百姓餐桌,人们对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的经济作物种植积极性空前高涨,我市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465万亩,其中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为20万亩以上,包括青椒、白菜、萝卜、油豆角、胡萝卜、茄果类蔬菜等,尤其是油豆角种植面积在逐年增加,油豆角含有较高的蛋白质、人体必须的18种氨基酸,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赖氨酸含量较高,其口感好、营养丰富,是百姓最喜食的
摘要:玉米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文章就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做概述,为确保玉米产量、提高玉米种植效益做技术指导和理论借鉴。  关键词:玉米;栽培;病虫害  1 玉米栽培技术  确保玉米高产,选择适栽品种,优化农艺技术很关键。  1.1 整好地  秋后整地,深翻,翻地深度30cm以上。深翻同时,施好底肥,耙细,平整,做到无耕漏、无坷拉。  1.2 起垄地  起垄,顶宽60~70cm,底宽9
摘要:近些年,随着恩施地区大棚种植业的发展,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也备受人们的关注,大棚蔬菜既可使人类吃到反季新鲜蔬菜,还可为促进蔬菜丰产、高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随着恩施大棚蔬菜种植规模的扩大,其种植问题也逐渐凸显,其中病虫害已经成为危害蔬菜产业健康发展的首要因素,为此,本篇文章对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进行有效研究,并综合分析大棚蔬菜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希望能为推动恩施大棚蔬菜种植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