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告以其较高的曝光频度首先抢占了人们的记忆空间,进而向深层的认知领域渗透,消费者在依广告消费产品的同时也接受了它所宣扬的人性观念,广告中的人与物、人与自身、人与他人的关系反映了商业社会中人性异化的现实。广告以潜意识控制和动机调查(MR)为手段达到操弄人性的目的,但对广告的人性考评要看谁在用、为何用、怎么用。关注广告活动的人性问题并非要制造一种道德恐怖气氛,而是对广告规划、经济安排提供一种有利于人性自我完善的内在参考,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追求的公正、公平和更少人性侵犯的经济模式是相契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