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罗山方言虚词“着”考察

来源 :殷都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zsre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虚词"着"在普通话里只作助词,而罗山方言里的"着"除作助词外,还可作介词、语气词,并伴随丰富的形态变化,其形态的变化主要在于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变化,与普通话差别较大。"着"作助词时,可置于动词或少数形容词后表动作或状态的持续,"着"读[t]轻声、[ts]轻声、[t]轻声或[t 35];作介词时,用来表凭借的方式,意为"拿"、"用",读[ts 15];作语气词时,可置于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命令、警告等祈使语气,也可置于句末,表假设性的威胁语气或是非、特指等疑问语气,"着"读[t]轻声、[t 35]、[ts 4
其他文献
期刊
《文学书官话》问世于1869年,比《马氏文通》早出30年,是我国最早一部用白话文编写的现代汉语官话研究著作,对我国白话文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历史推动作用,创立了现代汉语
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注入了生机。文章在对阳光体育运动的人文内涵及特征阐释的基础上,力求对开展阳光体育的人文价值进行了思考。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在医院2016年10月~2017年11月诊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选取92例作研究对象,按给药方案不同予以分组:对照组(
陆机的道德人格和社会价值判断以儒学价值观为主导特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以儒学文艺观为核心的批评体系和创作风格趣向。他的儒学文艺观包括文质观、有益政教的诗学观等方面
谢有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活跃于当今文学批评界的青年才俊之一。谢有顺对身体和存在的极力关注已经成为其文学批评的主要亮点之一。谢有顺独立的批评姿态可以说是对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