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渍-分解法制备高可见光催化活性的Bi2O3/TiO2纳米管阵列

来源 :物理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un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浸渍-分解法将Bi2O3纳米颗粒沉积在TiO2纳米管壁上,制备了Bi2O3/TiO2纳米管阵列.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测定了Bi2O3/TiO2纳米管阵列的化学组分,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表征了所制备的样品.通过在可见光下(λ>400 nm)降解甲基橙(MO)水溶液来评价样品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Bi2O3纳米颗粒均匀地沉积在TiO2纳米管中.Bi2O3/TiO2纳米管阵列具有比纯Bi2O3膜和N-TiO2纳米管阵列高得多的可见光催化活性.Bi2O3/TiO2纳米管阵列活性的增强是其强可见光吸收和Bi2O3与TiO2之间形成的异质结的协同作用的结果.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在复习过程中,一题多变、举一反三是非常重要的,能帮助我们触类旁通,掌握解题方法.本文也从这一角度出发,尝试将一个习题,进行一题多问、一题多变,归纳为一类问题的模型,通过
用一个二维MHD数值模型,数值模拟研究了慢激波在近太阳子午面内开磁场和闭磁场中的传播. 结果表明:开磁场中的慢激波可以保持其慢激波的特性传向行星际空间,但闭场中的慢激波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一般人看来,制冰,不过就是把一盆水放进冷冻设备这样极其简单的过程.但是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的化学家崔恩未和他的同事们则不这样想.
基于对称双侧激光二极管(LD)抽运Nd∶GGG(掺钕钆镓石榴石)激光晶体板条,从热传导基本方程出发,以废热等效于内热源模型为前提,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Nd∶GGG板条在热容工
如果不回忆往事,吴春生和大他4岁的志愿军老战友张城垣都有一个安静和乐的晚年.书桌旁养着文竹、吊兰,久未换水的玻璃缸内,两条小鲫鱼怡然自得地摆着尾巴.一副老知识分子做派
量子信息涉及国家安全,已引起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度重视.开展量子控制及其应用理论研究,不仅可以加深人们对量子世界的理解,深化对操控微观系统能力的认识
期刊
知识点结构图和知识点网络图是常见的单元知识呈现形式,然而大部分结构图过于简单与书本目录无异,而网络图稍加复杂便显得杂乱无章.下面给同学们介绍构建一种层次清晰、知识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