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创新探索 提高教学质量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3333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教育是培养人们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创新素质的综合性教育。这就使得实施创新教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的当务之急。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在数学教学中,应认真实施创新教育。
  一、 实施创新教育,应重视创新意识的养成
  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养成创新意识并不完全在乎已经具备了多少知识。由此可见,我国目前还十分缺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缺乏创新动机、愿望的训练。我们必须认识到养成创新意识在中小学是可行的,要从现在起在中小学时期的教育教学中,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为学生创新打好基石。
  (1)创设轻松环境,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罗杰斯说,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积极创设学习的轻松情境,让学生消除自己的自卑、害怕等心理,启发、引导他们积极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让他们在问题解决中达到“跳一跳”之后“摘到桃子”的成功境地,这样就促进了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求知欲的增长,以此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鼓励主动参与,保持学生的创新意识。实施创新教育,应为学生提供发展的三个空间,即活动的空间、思维的空间、表现的空间。鼓励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各种活动中敢于表现自己、敢于面对困难,愿意在解决一个个问题中增长胆识,锤炼自己,逐步提高自己初步形成的创新意识。在数学教学中,就问题教学而言,首先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独立分析探索,大胆讨论发言;其次,对发言中的错误可让学生再分析,再讨论,以搞清原因,独立纠正,直至成功;第三,对有的问题解答,可故意设“陷”,让学生探究其缺“陷”,讨论其“症结”。
  (3)倡导发散训练,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吉尔福特曾说:“正是在发散思维中,我们看到了创造性思维最明显的标志。”由此,在数学教学中应积极倡导发散训练,经过训练,使学生在处理问题时,常能创造性地审视问题、解决问题,以此逐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一,应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多方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第二,应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开拓创新,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提出新问题、新见解的能力。
  二、 实施创新教育,应加强创新精神的培养
  创新精神是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所特有的内在的根本的意愿和态度。它决定了人们想不想创造、敢不敢创造的那种欲望和倾向性,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动力,很难想象,没有创新精神的人会有创造性的成果。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1)营造民主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心理学研究说明,民主的气氛,平等的关系,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应大力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形成师生、生生间的一种平等、民主、尊重、理解、关注、赏识的人际关系,使学生的身心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让他们的思维充分得到发散展开,进而去探索未知、去创造未来。这样学生的创新火花才会闪闪烁烁。
  (2)健全个性人格,稳定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内容和任务是,保持一个人的创新精神但又不放弃他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传递文化知识但又不能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聪明才智而不助长他的个人主义,密切注意每个人的独特性而又不忽视一种集体性。由此可见,稳定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学生的特长个性与品质人格的有机统一、高度结合。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既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即让学生在禀赋、气质、兴趣、情感、思维等方面的潜在资质得以发展,让学生的心灵自由和精神世界的独特性得到尊重,让学生思考的批判性、思维的独特性和思想的创造性得到鼓励,从而使学生在心理方面的个别差异得到正视和发展;又要健全学生的人格,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形成科学的态度,培养顽强的毅力,从教育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完善自身的人格品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以稳定。
  (3)开展活动教学,深化学生的创新精神。中小学教学改革的使命之一,就是要“让课堂焕发出生命力”。活动教学体现了这一改革趋势,它是对传统教学的改革、完善和发展。活动教学既能充分体现学生的生命活力和丰富个性,又有助于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积极开展活动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要参加的活动,并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选定课题,寻找材料,设计方案,然后可在教师的指导下或独立地进行探索、研究、实验、总结等。这样,一则养成了学生独立探索习惯,二则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三则深化了学生的创造精神。
  三、 实施创新教育,应注重创新能力的提高
  (1)组织尝试训练,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邱学华老师的实验结果表明,尝试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有利于减轻学生课外作业负担,又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在数学教学中,应为学生设计尝试练习,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先进行尝试练习,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在独立创新的学习中发掘了学生自身“沉睡的潜能”,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给学习方法,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一书指出:“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能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怎样对付大量的信息,他更多是一名向导和顾问,而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因此,应立刻转变陈旧的教师观、学生观,建立现代的新教师观、学生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向导和顾问”的作用,将学生的自主学习放在首位,教会学生的研究思考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强化学生已初步形成的创新能力。一是让学生树立“自主创新”的意念,明确“学会学习”是未来所必备的技能;二让学生不仅把握如何思考问题,还应会在问题思考中不断提出新问题;三让学生享受创新的快乐,使创新在学生心中扎根。
  (3)指导论文创作,升华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创作是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指导学生进行论文写作,以使学生创新能力得以升华。先指导学生进行论文的选题、组材,这是论文创作的关键;再指导学生进行论文主要内容的撰写与修改,这是创作的核心;然后指导学生进行论文宣读与论辩或投寄,学生将在宣读、论辩中把自己的创新成果推销出去,使之得到认可。
  (遵义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高校图书馆与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两者合理有效的组织起来将会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为校园的文化建设塑造良好的氛围,对和谐校园的建设带来不可估量的作
摘要:作业评价是中学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提高。它对于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程的评价标准强调培养目标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强调教育教学的人文性,对学生的作业评价更要如此。  关键词:多元评价;评价方式;人文性     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最直接方式,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教师可以很好地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即时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及进
摘要: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教师要运用生动、活泼、有趣的教学方法,采用形象多变、丰富的教学形式,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激发学
多媒体教学目前已成为教育教学领域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它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与学生群体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并将多媒体元素如图形、图像、视频、声音、动画有机相结合,给学生更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体育新课程的广泛实施,人文精神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显示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现代社会的需要,也是新课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
从教二十余年,对于数学学习,谈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 在实际问题中学习数学   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其中存在的大量问题可以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教材中学生随处可看到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这些实际例子,有些是学生熟悉的,如用抛物线的知识求拱形桥所在抛物线的方程。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一方面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威力,另一方面也要求学生要善于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用到实际中,这
耕地开发关系到耕地保护问题以及农业经济发展问题,本文对此作思考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