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化交互式电工电子教学体系探索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20588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院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因此其做好教学体系十分重要。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对电工电子提出的要求不一样,学生个性化发展对电工电子的需求也不一样。以复合型人才教育理念和个性化教学为指导,通过反复实践,构建了层次化交互式电工电子教学体系,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关    键   词]  层次化交互式电工电子教学体系;复合型人才;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1)35-0062-03
   一、电工电子教学现状
   我校自实施信息化教学改革以来,构建了多维教学环境,提高了教学实效,但在课程内涵建设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复合型人才教学理念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需进一步优化;(2)全人教育理念下的电工电子课程的人文性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3)第二课堂课外实践急需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充分发挥电工电子在个性化、差别化发展方面的作用,在近五年大力推动并实践了层次化交互式电工电子教学体系。其中,“层次化”指根据学生不同专业的不同需求,采取分层教学、分类指导;“交互式”指教学体系中各个要素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结合。
   二、层次化交互式电工电子教学体系介绍
   层次化交互式电工电子教学体系具体如图1所示,分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在第一课堂上,我们通过层次化分级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及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来丰富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第二课堂不仅有针对第一课堂知识技能的基础型实践,还有拓展知识的实践,对优秀学生还可以指导创新型实践。在整个体系中,教学团队编写的项目式驱动系列教材作为教学参考,多元评价体系保障学生的学习,使学生提高电工电子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保证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优化层次化分级教学
   根据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要求,电工按照由浅到深分为38课时、48课时、64课时,电子技术按照由浅到深分为64课时、68课时、84课时,各不相同;依据学生能力的发展变化,对于有意向参加各类竞赛的学生,组成电工电子提升班进行培训。
   (二)建设项目式驱动系列教材
   我们根据新知识、新技能开发了项目式教学的电工电子系列教材,教材的项目来自教师和企业的合作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项目等,从各种项目中引出对应的知识点,激发学生兴趣,同时每章节后面都会增加拓展延伸的知识,有利于学生课后拓展学习,迸发创新点。
   (三)践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使用教育部推荐使用的多个教改教材软件和教学管理平台,大力建设校本系列微课课程和在线开放课程;强调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包括线上学习,以学习任务为驱动,进行有目的、个性化的自主学习;线下面授,教师基于教材,不唯教材,用活教材,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突出差异化的指导反馈。
   (四)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教学活动包括课堂理论教学和实验室实践教学。研究制定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知识学习与能力提高目标相统一的一体化课程标准,组织开发电工电子实验讲义或教材,整合建设一体化课程教学场地,新建集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学生创新于一体的实训室,建立理实一体化的考核评价标准,逐步建成以能力为向导、全方位多元化的课程考核体系。
   (五)丰富第二课堂课外实践
   课外开展技能竞赛月各种竞赛项目、各级各类电子竞赛,包括机器人大赛、全国电子竞赛、技能大赛等,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多元化、层次化的课外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认知、学习渠道,使智能强项不同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渠道,发掘自我潜能。
   (六)建立多元评价机制
   优化形成性评价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利用网络平台学习记录,对学习进行过程性监控和评估,促使学生重视学习过程;鼓励学生用学校认可的竞赛获奖成绩提升相关课程绩点,或以技能竞赛月中“电工电子实验竞赛项目”获得的优良成绩替代电工电子实验考试分数。
   三、层次化交互式电工电子教学体系实施
   (一)优化层次化分级教学,以动态管理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我校采取层次化分级教学,强调“个性化”“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分级制教学”是根据学生所在学院专业的特点,按照由浅到深分为不同课时,各级别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课程设置、评估机制、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各有特点,各不相同。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有意向参加各类竞赛的学生,开办电工电子提升班,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在层次化分级教学体制下,学生根据专业需求和自身发展需要选择合适自己的级别。(见图2)
   (二)践行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校本微课、在线课程为抓手实现线上线下交互融合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使电工电子的教与学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我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即在教师指导和监控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技术手段来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简单的知识传授。在实践中,我们充分利用教育部推荐使用的教改教材软件和教学管理平台,大力推进校本系列微课课程和课件建设,作为混合式课堂教学的有力抓手,既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又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在层次化分级教学制度下,不同级别学生的线上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内容等均有区分。对于课时少的学生,我校采取以线上自主学习为主,线下课堂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对于课时多的学生,我校采取以线下课堂教学为主,辅助以线上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线上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在课程授课期间利用课余时间上机完成,在教学平台上教师对学生进行监控和指导;线下教师在面授和在实验室指导实践。自主学习模式下,教师通过教学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控和跟进,并与学生实时保持交流和互动,及时给予指导与反馈;在面授课程中基于线上学习效果柔性地设计教学计划,通过示范、讲解、辅导、检查等形式组织教学活动,让知识和技能学以致用。
   (三)丰富第二课堂课外实践,以各类竞赛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层次化交互式教学体系尊重专业差异、学生差异,因材施教,通过多元化、层次化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认知、学习渠道,使差异程度不同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渠道,发掘自我潜能,不仅能学习知识技能,还能促进其他能力水平的提高,实现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
   “以竞赛促实践,以实践促能力”的理念,我校通过“基础型”课外实践活动,如技能竞赛月中智能小车制作、流水灯制作、电工电子实验竞赛等多种形式,与“拓展型”课外实践活动,如各级各类的机器人大赛、江苏省技能大赛电子赛项、世界技能大赛电子赛项、全国大学生电子大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與学习热情,创造有效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主动构建有意义的环境与背景,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指出的是,我们注重推进各级各类竞赛及其培训工作:(1)结合赛事做好校级选拔工作,将选拔过程打造成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2)创立学生社团,定期对通过选拔的优秀学生进行专项竞赛知识和技能培养;(3)建立赛前指导机制;(4)对参加培训和比赛的学生提供培训条件,对获奖选手发放奖品和获奖证书。
   着力扩展学生创新创业思维,鼓励、指导学生申报完成创新创业项目。我们主要从两方面来实现:(1)我们坚持“以学为主”和“讲一、练二、考三”的教学理念。对于学生能够自学完成的内容,我们少讲或者不讲,给予其更多的自学引导和问题解答,我们着重于介绍学术背景、理论方法和研究进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同时我们自主化完成学生的课外“作业”, “作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内容主要是文献阅读,提交的形式主要是文献综述、专题论文等。这样学生能够了解学科进展,开拓研究思路,发现科学问题,学习科研方法,启迪创新创业“火花”,催迸创新创业“点子”,激发创新创业激情。(2)我们指导的学生社团,如科协、电子协会等不仅仅停留于参加各类电子竞赛,教师参与社团指导,结合课程专业,围绕实际应用中的新思路、新方法,指导学生完成创新创业项目。学生的知识不仅得到巩固提高,同时思维技能也得到提升。
   (四)优化多元评价机制,以形成性评价和学分认定替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估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电工电子教学本着重视学习过程、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原则,制定出终结性与形成性(见图3)相结合的教学评估机制(见图4)。终结性评估以课程教学结束时的课程考试和实验考试为主要形式,主要是卷面形式。形成性评估指课堂内外活动记录,包括线上自主学习记录、平时测验、课堂表现、实验操作等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记录。通过形成性评估,教师能够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教研室中开展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对应课程获得的学分则依据于多元评价机制中获得的各级别课程成绩。学生在获得相应级别的成绩和学分后,可以进入更高级别阶段学习。
   四、层次化交互式电工电子教学体系成果
   (一)学生对新体系的满意度显著
   我校网上评教显示,电工电子授课优秀率逐年上升,课程满意度名列前茅。
   (二)学生电工电子应用能力不断提高
   在各类比赛中取得可喜成绩,包括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获奖、机器人比赛获奖等,同时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高。在教师指导下申请并完成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多个项目。
   参考文献:
   [1]李建海,王成刚.任职教育实践课程教法创新与实践:以《电工技能实训》课程为例[J].继续教育,2017(2):34-35.
   [2]李研博,陈芳.理实一体化模式下高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1):106.
   [3]唐勇兵.基于“以学生为中心”下高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模式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6):231-232.
   [4]时素玲.新形势下高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对策[J].中国新通信,2019,21(2):173.
   [5]赵晓智.高职院校电工电子实训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19):91-93.
   [6]冯宏伟,齐斌,单正娅.高职院校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现存问题与对策探讨[J].知识文库,2018(13):167.
   [7]张成研,姚星,孙梅.“互联网+”背景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90-191.
   [8]杜传山,李君.职业院校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和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8(15):266-267.
  ◎编辑 栗国花
  Exploration of Hierarchical Interactiv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aching System
  ZHONG Xue-yan,LI Chun-ying,HU Hai-yan,ZHANG Chun-wei,ZHANG Xiao-juan
   Abstract: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important bases for talent training, with the purpose of cultivating pract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for the society.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have a good teaching system. Different colleges and different majors have different requirements for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and students’ individualized development has different requirements for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Guided by the concept of compound talent education and personalized teaching, through repeated practice,hierarchical interactiv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aching system has been constructed to meet the different needs of different students in different majors.
   Keywords:hierarchical interactiv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aching system;compound talent;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其他文献
[摘 要] 劳动教育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重要部分,因受限于师资、教学体系、教学观念等因素,当下劳动教育教学效果一般。在校企合作视角下,充分发挥农业专业生产一线的平台和资源,寓劳动教育于岗位实习实践中,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精神,培育学生甘于奉献、勤于实践的劳动习惯。在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指引下,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品质,以期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高素质、懂技能、会劳动、爱劳
[摘 要]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专业教育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培养质量。以高速铁路隧道施工与仿真课程为例,论述了如何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元素,以达到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树立职业角色意识和为人民服务意识的目的。  [关 键 词] 隧道施工与仿真课程;爱国精神;职业角色;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摘 要] 旨在通过对553名边疆地区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现状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分析影响边疆地区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并在基于成果导向教学模式(OBTL)下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策略,进而提高高职英语考试成绩,为边疆地区高职学生实现后续学习助力。  [关 键 词] 高职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成果导向;边疆地区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摘 要] 自2019年以来,国家启动了1+X证书制度工作,各大高职院校根据学生的职业技能,将证书的内容融合到高职院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中。将对课证融通的概念及内涵进行介绍,并剖析在高职焊接专业中课程融通的具体体现,指出当前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课程融通人才培养的改革方案,使得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毕业后不仅可以获得学历证书,还能够获得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更加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
[摘 要]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十四五”时期是学生资助进一步提质增效关键期。高校在脱贫攻坚收官后应转向“相对贫困”治理,相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机制需健全,学生资助的精准水平和育人成效还需提升。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帮扶取得了突破,但从根源上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脱贫也离不开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教育脱贫的一项重要指标。  [
[摘 要] “互联网+”背景下,根据高职制药专业学生特点及药物制剂设备的课程特色,为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制药设备的相关知识、技能和素养,组建由学生代表参加的课程建设团队,开发数字化课程资源,搭建学习平台云班课,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开展多元过程考核评价,以期实现“三全育人”培养目标。  [关 键 词] 药物制剂设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多元过程考核  [中图分类号] G712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模式基于时代发展不断进行改革,现阶段校企合作成为新的办学模式。校企合作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教育改革的进度,以学徒制为目标培养学生,实现高职院校育人的目的,使得培养目标更有针对性。根据现代化学徒制的特点,结合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开办产业合作园区,制定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培养方案。以更好地建立现代化教育体系,解决企业用工难的问题。  [关 键 词] 学校—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