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课堂上如何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契机

来源 :中学生物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dfs3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是学生座位排列由过去的秧田式变成合围而坐,但其实质是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一个组员不仅自己要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以全组每一个同学都学好为目标。教师根据小组的总体表现进行小组奖励,学生是与自己的过去比较而获奖励。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能满足学生心理需要,提高学生自尊,促进学生情感发展、同学间互爱及学生社交能力的提高。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学
其他文献
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活动不断反思,自我调整,则是有效的学习途径。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在复习中进行反思性学习:在复习中建立知识档案、
<正>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心智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研究宗教的信仰、意识、行为等具体现象时,必然涉及这样一个重要问题,即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在宗教心理学理论研究中,自从W·L·詹姆士于1902年在《宗教经验之种种》一书中对其宗教经验这一概念从特征、表现形式、心理实质和达到的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后,这一概念很快得到了西方神学家和宗教学家普遍认同,并进而认为宗教经验是宗教信仰的最深层根源。R·奥托认为宗教经验是宗教的核心。瓦哈在《宗教社会学》一书中也认为宗教经验是宗教之最深奥
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为指导,实现生物课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根据教学目标与媒体效益、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同课型进行整合。遵循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的整合原则,真正促进学
2007年上海生物卷,涉及到遗传内容的有:第2、5、9、14、20、24、25、28、29、31和34等11个试题,约占试题总数的四分之一;这些遗传题共计30分,占试卷总分的五分之一。显而易见,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