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以学为主体,创设自主学习氛围,构建以学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课堂教学 学生主体;自主创新;导言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3-0171-01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方式,使英语学习既有利于学生打好英语基础,又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更有利于学生去探索、创新。究竟怎样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方式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 老师的主导作用必不可少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并非要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抹杀其主导作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虽然是内因,教师只是外因,但外因对内因的影响不容忽视。教学过程中“教”和“学”应该并重。也只有教师合理的“导”,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才能克服学习中的随意性、盲目性,学生的学习才变得有意义和有价值。
二 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氛围
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人际交往、思想共鸣的过程。创设一种和谐的、民主的、愉悦的课堂教学气氛,是促进学生愉快学习英语。教师要帮助学生排除杂念,克服不良情绪,迅速进入听课状态,在一定手段或情景内容的诱导下,引起学习兴趣,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强化学习动机,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处于“乐学”的良好心理状态中,愿学,想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新世纪英语二中课文 Word power 为例,我给出一些关于太空探测的问题,也给出一些关于太空探测和航天器的一些图片让他们猜测那是一些什么物体,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都纷纷参与讨论。这样看图学单词的目的也达到了,学生学习这单元的兴趣也提高了,这样就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这不仅达到了授新的目的,而且也增强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营造了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从而为学生能自主学习打下了基础。
三 提倡“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份尝试成功的愉悦,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中。要努力将“一言堂”变成“群言堂”,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讨论、合作,自己去领受,理解知识,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全过程中。以下以我教Word Power 为例:第一步,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第二步,看图--神8、神9、神10太空中的照片。让他们谈论有关中国航天英雄的事,引出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第三步,给出一系列本单元要掌握单词的图,让学生边猜边学。第四步,看图并用所学词汇说出人造卫星的发射过程,巩固所学词汇。第五步,学生读课本上的课文,让学生讨论并回答所给出的问题。第六步,学生齐读和分组读课文。第七步,用所学单词填空。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第八步,给出太阳系图,了解八大行星并区分行星,恒星和卫星。让学生课后查找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太空的知识。
从这一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尝试、讨论中发现、领悟知识。学生反映很好,效果也达到了本单元所要求的学习有关太空探测的词汇和知识。因此,提倡“以学生为主”的英语课堂教学结构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力量源泉。
四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活动的英语学习能力
高效率的英语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给学生创设充分进行英语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掌握和运用英语。以往教师的传统教学,总以为自己比学生高明,喜欢把学生框在自己的主张、见解和意识之内。这样教学的结果是:学生没了个性,没了主见,没了兴趣,没了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没了创新意识,他们只是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如果我们经常注意学生的英语实践活动能力,充分体现英语的交际能力,不仅学生的思维能活跃起来,而且也能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
除課堂教学外,还可以开辟第二课堂英语,通过英语角,英语学习园地、英语聊吧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活动能力,充分发挥英语的交际性,从而使学生感受学习英语的趣味性和重要性。
五 组织贴近生活、社会的教学内容
任何教学活动都要有一个“蓝本”,也就是教材,传统的教学是围着教材转,以教材为中心。作为素质教育,主要是解决学生的发展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体会英语的价值,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研究教材中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例如在教这一课时我事先就叫学生看看最近的时事要点——神十的发射。也让学生了解从神一到神十发射过程成功的巨大意义。通过这种方式来引出课文,使教材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创造了条件。
总之,一堂成功的英语课必定是一堂成功的活动课。我们必须更换思维方式,更换我们的教学理念,紧跟时代。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改进,不断创新,我们才能够不落后于我们日新月异的社会。使学生轻松愉快的掌握必备的英语基础知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就业提供一个优越的条件,让高职生在二十一世纪也能出彩。
参考文献
[1]马寅初,贾冠杰,姜宁.中学英语教学心理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2003
[2]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李筱红.开放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参与,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1
[4]黄壁君.从外语教学透视交际素质[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9(11)
[5]施良方著:《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关键词:课堂教学 学生主体;自主创新;导言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3-0171-01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方式,使英语学习既有利于学生打好英语基础,又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更有利于学生去探索、创新。究竟怎样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方式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 老师的主导作用必不可少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并非要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抹杀其主导作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虽然是内因,教师只是外因,但外因对内因的影响不容忽视。教学过程中“教”和“学”应该并重。也只有教师合理的“导”,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才能克服学习中的随意性、盲目性,学生的学习才变得有意义和有价值。
二 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氛围
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人际交往、思想共鸣的过程。创设一种和谐的、民主的、愉悦的课堂教学气氛,是促进学生愉快学习英语。教师要帮助学生排除杂念,克服不良情绪,迅速进入听课状态,在一定手段或情景内容的诱导下,引起学习兴趣,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强化学习动机,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处于“乐学”的良好心理状态中,愿学,想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新世纪英语二中课文 Word power 为例,我给出一些关于太空探测的问题,也给出一些关于太空探测和航天器的一些图片让他们猜测那是一些什么物体,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都纷纷参与讨论。这样看图学单词的目的也达到了,学生学习这单元的兴趣也提高了,这样就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这不仅达到了授新的目的,而且也增强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营造了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从而为学生能自主学习打下了基础。
三 提倡“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份尝试成功的愉悦,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中。要努力将“一言堂”变成“群言堂”,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讨论、合作,自己去领受,理解知识,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全过程中。以下以我教Word Power 为例:第一步,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第二步,看图--神8、神9、神10太空中的照片。让他们谈论有关中国航天英雄的事,引出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第三步,给出一系列本单元要掌握单词的图,让学生边猜边学。第四步,看图并用所学词汇说出人造卫星的发射过程,巩固所学词汇。第五步,学生读课本上的课文,让学生讨论并回答所给出的问题。第六步,学生齐读和分组读课文。第七步,用所学单词填空。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第八步,给出太阳系图,了解八大行星并区分行星,恒星和卫星。让学生课后查找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太空的知识。
从这一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尝试、讨论中发现、领悟知识。学生反映很好,效果也达到了本单元所要求的学习有关太空探测的词汇和知识。因此,提倡“以学生为主”的英语课堂教学结构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力量源泉。
四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活动的英语学习能力
高效率的英语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给学生创设充分进行英语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掌握和运用英语。以往教师的传统教学,总以为自己比学生高明,喜欢把学生框在自己的主张、见解和意识之内。这样教学的结果是:学生没了个性,没了主见,没了兴趣,没了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没了创新意识,他们只是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如果我们经常注意学生的英语实践活动能力,充分体现英语的交际能力,不仅学生的思维能活跃起来,而且也能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
除課堂教学外,还可以开辟第二课堂英语,通过英语角,英语学习园地、英语聊吧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活动能力,充分发挥英语的交际性,从而使学生感受学习英语的趣味性和重要性。
五 组织贴近生活、社会的教学内容
任何教学活动都要有一个“蓝本”,也就是教材,传统的教学是围着教材转,以教材为中心。作为素质教育,主要是解决学生的发展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体会英语的价值,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研究教材中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例如在教这一课时我事先就叫学生看看最近的时事要点——神十的发射。也让学生了解从神一到神十发射过程成功的巨大意义。通过这种方式来引出课文,使教材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创造了条件。
总之,一堂成功的英语课必定是一堂成功的活动课。我们必须更换思维方式,更换我们的教学理念,紧跟时代。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改进,不断创新,我们才能够不落后于我们日新月异的社会。使学生轻松愉快的掌握必备的英语基础知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就业提供一个优越的条件,让高职生在二十一世纪也能出彩。
参考文献
[1]马寅初,贾冠杰,姜宁.中学英语教学心理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2003
[2]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李筱红.开放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参与,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1
[4]黄壁君.从外语教学透视交际素质[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9(11)
[5]施良方著:《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