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积极降压与指南推荐的标准血压控制对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原酶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tPA)溶栓后早期再灌注及转归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50例收缩压在150~185 mmHg(1 mmHg=0.133 kPa)之间并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积极降压组和指南降压组,每组25例。积极降
【机 构】
:
210006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10006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10006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积极降压与指南推荐的标准血压控制对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原酶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tPA)溶栓后早期再灌注及转归的影响。
方法前瞻性纳入50例收缩压在150~185 mmHg(1 mmHg=0.133 kPa)之间并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积极降压组和指南降压组,每组25例。积极降压组在60 min内将血压降至收缩压140~150 mmHg并至少维持72 h);指南降压组按指南推荐将收缩压降至目标值<180 mmHg。在溶栓前和溶栓后24 h进行多模式MRI检查。主要终点指标为90 d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及90 d病死率,次要终点指标为缺血脑组织早期再灌注率、血管再通率以及有症状颅内出血发生率。
结果两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积极降压组溶栓后24 h、48 h和72 h内的收缩压水平均显著低于指南降压组,而舒张压则无统计学差异。积极降压组90 d转归良好率(mRS评分0~2分:68%对64%;χ2=0.089,P=0.765)、病死率(4%对12%;χ2=1.087,P=0.297)、有症状颅内出血发生率(4%对8%;χ2=0.355,P=0.552)以及溶栓治疗后的再灌注率(76%对68%;χ2=0.397,P=0.529)和血管再通率(56%对52%;χ2=0.081,P=0.777)与指南降压组差异均无统计学。
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rtPA静脉溶栓患者急性期积极降压对再灌注无不利影响,也不会增高死亡或残疾风险。
其他文献
骨盆损伤占骨关节损伤的1% ~3%,在住院病人中则为0.3~6%[1]骨盆损伤系高能量外力所致,交通伤是骨盆骨折的重要伤因.近年来各种高能量创伤日渐增多,易发生骨盆的损伤.骨盆骨折常伴有休克,腹膜后血肿,多发性骨折,泌尿系统和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损伤重、出血多、死亡率高且卧床时间长、护理难度大.本文对我院2000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62例骨盆骨折患者通过精心护理,无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以各种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是呼吸科急危重症之一,其中以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 embolism,PTE)为主,PTE并发于临床各科的许多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漏诊及误诊率高、不经治疗病死率高的特点,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明显降低病死率.我们对60例PTE患者实行2h
患者女,55岁.因口腔溃疡,头皮、颈、腋下增殖性斑块4年就诊.皮肤科检查:左舌缘见蚕豆大小的溃疡面,头皮枕部、颈部、双腋下可见肥厚性增生性斑块,表面见少许分泌物,有异味.皮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6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睡眠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针对睡眠障碍的护理干预措施,干
目的 本指南旨在为自发性脑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最新的全面推荐意见.方法 利用PubMed进行规范化文献检索,检索时间至2013年8月底.撰写委员会成员通过远程电信会议讨论指南内
外阴癌占妇科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5%,是源于外阴部皮肤、黏膜及其附属器官和前庭大腺的恶性肿瘤,治疗一般采用外阴根治术,即外阴的广泛切除+腹股沟和(或)盆腔淋巴结清扫术[1).由于组织切除范围大,并发症较多,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治疗极为重要.1临床资料临床资料:本组21例患者,年龄29 ~75岁,临床Ⅰ期7例,Ⅱ期5例,Ⅲ期6例,Ⅳ期3例;其中鳞状细胞癌15例,腺癌4例,黑色素瘤2例.21例患者,14
报告2例肉芽肿性口周皮炎.例1男,6岁.面部红斑、丘疹5个月就诊.曾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后皮疹渐增多.例2女,28岁.口周、鼻周红斑、小丘疹2个月余就诊.2例均表现为面部腔口周围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骨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的研制、假体设计的改进及外科手术的完善,人工关节置换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但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此类手术病人的年龄偏大,多伴有全身性疾病,由于治疗的长期性和困难性以及手术费用极大的经济压力,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给医护人员和医疗机构带来了巨大的
患者女,4岁,全身红斑、水疱,皮肤增厚、鳞屑4年就诊.患儿出生时即全身红斑、明显角化过度、片状皮肤剥脱,后出现广泛水疱,在保温箱内护理1个月,躯干、四肢持续性疣状鳞屑,部分鳞屑脱落后暴露鲜红潮湿的皮肤,其上再形成鳞屑,水疱逐渐减少(图1).患者父母非近亲结婚.系第二胎,足月顺产,其姐无类似皮损,其母腰腹部、肘部、腘窝疣状皮疹,产前检查时超声曾提示患儿皮肤异常增厚。
脾主运化是脾生理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二者可分而不可离.饮食物是人类出生后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是生成精、气、血、津液的主要物质基础,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