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穿插式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效率。
关键词:历史教学;乡土资源;教学有效性
为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在日常教学中穿插使用乡土历史资源。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意义深远。因此,拓宽获取乡土历史资源的途径,提高教学有效性是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利用乡土历史资源的重要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乡土历史资源就是发生在家乡的历史,是学生学好初中历史的“向导”。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
二是有利于继承和发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
三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四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动手能力;
五是有利于营造和谐而又宽松的历史课堂氛围,打造高效的历史教学课堂,为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获取乡土历史资源的有效途径
乡土历史资源丰富而又广泛,但是具有分散的特点。因而,要想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就必须注重乡土历史资源的搜集与获取。那么,如何获取乡土历史资源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搜集与获取:
一是在历史文献中进行搜集,如本地的各种地方志、党史资料、地方名著等中进行搜集;
二是通过参观和考察进行搜集,如参观本地区的各种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考察本地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以掌握更多具体而又形象的乡土历史材料;
三是采取调查和访问的方式进行搜集,如访问本地文化部门和历史研究学者等。
对这些乡土历史资源进行整理和归类,并认真编写乡土历史教材,精选精编,突出本地历史文化重点,确保乡土历史资源的真实性、系统性、全面性。
三、利用乡土历史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加强对乡土历史资源的利用,方能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分别从穿插式、专题式以及开展活动课的方式三方面阐述如何利用乡土历史资源。
1.穿插式利用
穿插式地利用乡土历史资源进行初中历史教学,就是在利用教材的同时,设计穿插乡土历史资源于教学中。常见的穿插方式是利用乡土资源补充教材中没有的材料,另外就是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对简约的历史教材内容进行补充。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历史文化背景,掌握历史文化知识,还能帮助学生理解本土历史文化,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专题式利用
为确保利用乡土历史资源进一步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更加系统和全面地掌握乡土历史资源,要在不影响正常教学进度的前提下使用。教学中,教师结合课本知识开展乡土历史资源专题式的教学,采取的方式可以是随堂进行,可以采取讲座的方式进行。通过专题式的教学能还原乡土历史面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师应注意,历史教材与乡土历史资源的结合,切忌主次不分,喧宾夺主,在进行乡土专题历史讲解的同时,让学生把课本同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不能将乡土历史资源孤立于初中历史教材之外,要利用乡土历史资料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初中历史教材。在帮助学生理解乡土历史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历史和社会责任感;在分析乡土史与全国史的关联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确保乡土资源利用的有效性。
3.开展活动课的方式利用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开展历史活动课,不仅能很好地延伸和拓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还能提高初中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不足的同时,还能充分体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难以代替的教学职能,给学生提供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创新性的平台,从而更好地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开展活动课的方式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种:一是采用课后阅读的方法。教师根据课文相关知识,选择一些可读性强、情节生动、语言形象的乡土教材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阅读。教师在学生阅读前,要指明阅读的重点及阅读的方法,提出阅读思考题;阅读后,教师要做小结,给予点拨、启发。
二是组织学生对本地区的乡土史料和历史遗迹进行搜集调查,访问参观。这样,既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总之,利用乡土历史资源能极大地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在充分认识乡土历史资源对初中历史的重要性和搜集了真实、系统、全面的乡土历史资源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利用乡土历史资源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月芳,谭凤华.创新教学思路,让历史课堂活起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5).
[2]王伟.把握时代脉搏,挖掘历史新意——关于历史教学突显时代性的意义[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3).
关键词:历史教学;乡土资源;教学有效性
为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在日常教学中穿插使用乡土历史资源。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意义深远。因此,拓宽获取乡土历史资源的途径,提高教学有效性是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利用乡土历史资源的重要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乡土历史资源就是发生在家乡的历史,是学生学好初中历史的“向导”。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
二是有利于继承和发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
三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四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动手能力;
五是有利于营造和谐而又宽松的历史课堂氛围,打造高效的历史教学课堂,为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获取乡土历史资源的有效途径
乡土历史资源丰富而又广泛,但是具有分散的特点。因而,要想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就必须注重乡土历史资源的搜集与获取。那么,如何获取乡土历史资源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搜集与获取:
一是在历史文献中进行搜集,如本地的各种地方志、党史资料、地方名著等中进行搜集;
二是通过参观和考察进行搜集,如参观本地区的各种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考察本地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以掌握更多具体而又形象的乡土历史材料;
三是采取调查和访问的方式进行搜集,如访问本地文化部门和历史研究学者等。
对这些乡土历史资源进行整理和归类,并认真编写乡土历史教材,精选精编,突出本地历史文化重点,确保乡土历史资源的真实性、系统性、全面性。
三、利用乡土历史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加强对乡土历史资源的利用,方能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分别从穿插式、专题式以及开展活动课的方式三方面阐述如何利用乡土历史资源。
1.穿插式利用
穿插式地利用乡土历史资源进行初中历史教学,就是在利用教材的同时,设计穿插乡土历史资源于教学中。常见的穿插方式是利用乡土资源补充教材中没有的材料,另外就是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对简约的历史教材内容进行补充。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历史文化背景,掌握历史文化知识,还能帮助学生理解本土历史文化,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专题式利用
为确保利用乡土历史资源进一步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更加系统和全面地掌握乡土历史资源,要在不影响正常教学进度的前提下使用。教学中,教师结合课本知识开展乡土历史资源专题式的教学,采取的方式可以是随堂进行,可以采取讲座的方式进行。通过专题式的教学能还原乡土历史面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师应注意,历史教材与乡土历史资源的结合,切忌主次不分,喧宾夺主,在进行乡土专题历史讲解的同时,让学生把课本同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不能将乡土历史资源孤立于初中历史教材之外,要利用乡土历史资料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初中历史教材。在帮助学生理解乡土历史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历史和社会责任感;在分析乡土史与全国史的关联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确保乡土资源利用的有效性。
3.开展活动课的方式利用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开展历史活动课,不仅能很好地延伸和拓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还能提高初中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不足的同时,还能充分体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难以代替的教学职能,给学生提供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创新性的平台,从而更好地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开展活动课的方式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种:一是采用课后阅读的方法。教师根据课文相关知识,选择一些可读性强、情节生动、语言形象的乡土教材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阅读。教师在学生阅读前,要指明阅读的重点及阅读的方法,提出阅读思考题;阅读后,教师要做小结,给予点拨、启发。
二是组织学生对本地区的乡土史料和历史遗迹进行搜集调查,访问参观。这样,既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总之,利用乡土历史资源能极大地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在充分认识乡土历史资源对初中历史的重要性和搜集了真实、系统、全面的乡土历史资源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利用乡土历史资源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月芳,谭凤华.创新教学思路,让历史课堂活起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5).
[2]王伟.把握时代脉搏,挖掘历史新意——关于历史教学突显时代性的意义[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