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兔流行性腹胀病家兔肠道菌群结构的ERIC—PCR指纹图谱分析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f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建立患兔流行性腹胀病家兔肠道细菌的DNA指纹图谱,并分析其肠道菌群结构特征的整体差异。[方法]提取流行性腹胀病兔及健康兔肠道内容物细菌总DNA,应用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共有序列基因扩增技术(ERIC-PCR)建立肠道菌群的DNA指纹图谱,并分析其整体差异。[结果]病兔大肠样本DNA条带明显少于健康兔对照,而小肠样本在二者间无明显差异,说明病兔与健康兔大肠肠道菌群存在整体差异。病兔大肠样本DNA在约350 bp处出现1条主带,同时伴有若干较弱的带,而健康兔对照大肠样本DNA条带均无明显规律。病兔大肠肠道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为(2.03±0.49),健康兔大肠肠道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为(3.30±0.31),差异极显著(P<0.01)。 [结论]兔流行性腹胀病发病兔大肠中肠道菌群结构多样性降低,可能存在单一或几种特定的肠道优势菌群。
  关键词兔流行性腹胀病;ERICPCR;腸道菌群;多样性指数
  中图分类号S858.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01-083-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the DNA fingerprint of intestinal microflora of epidemic abdominal distention disease in domestic rabbit, and to analyze the overall structural differences of intestinal microflora. [Method] The total DNAs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intestinal samples of rapids, and 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 sequenc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ERIC-PCR) was used to set up the DNA fingerprint of intestinal microflora. The overall differences existed among the fingerprints of intestinal microflora were compared. [Result] The number of DNA bands about large intestinal samples was obviously less in diseased rabbits than in healthy subjects, while the small intestinal samples showed similar DNA bands, indicating tha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ed in large intestine between diseased rabbits and healthy ones. The principal band of DNA fingerprint of READ samples appeared at about 350 bp, while no principal band was found in healthy samples. The corresponding Shannon’s diversity indexes of diseased rabbits and healthy rabbits were (2.03±0.49) and (3.30±0.31), respectively, showing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1). [Conclusion] The diversity of large intestine microflora significantly reduces compared with healthy rabbits. It is likely that one or more principal microflora exist in the intestinal tissue of READ rabbits.
  Key wordsRabbit epidemic abdominal distention disease; ERICPCR; Intestinal microflora; Diversity index
  兔流行性腹胀病是2004年春以来我国发生的由特定病原菌引起的家兔传染性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和区域流行性,但其病原未知[1]。目前在我国江苏、山东等省份仍有该病的发生和流行。病兔主要表现为腹部臌胀、有胶冻样黏液排泄物及盲肠阻塞。从患病兔消化道中分离出的单一细菌不能复制该疾病的典型病理特征[1-2]。该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与法国Licois等[3]报道的兔流行性肠病十分相似,有学者认为其可能为同一种病[4]。断奶仔兔至4月龄兔的发病率为50%~70%,死亡率可达90%以上[1-2]。研究表明,大多数抗生素药物和抗球虫药物对该病没有明显疗效[2-5],而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复方新诺明[1]、恩拉霉素[2]、微生态制剂[4-6]等对治疗该病有一定效果。除偶有发现轮状病毒外,其他病毒(如杯状病毒、圆环病毒等)的检测均呈阴性。因此,认为该病是一种肠道细菌性传染病[7]。
  肠道菌群是一个以专性厌氧菌为主的微生态系统。由于不能对肠道中所有细菌种类进行分离培养,因而肠道菌群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比较困难[8],而分子生态学的发展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可能[9]。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共有序列基因扩增技术(Enterobacteria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PCR,ERIC-PCR)是一种用于分析不同生态系统结构差异及同一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方法,近年来已应用于肠道菌群结构特征的分析[8,10-11]。笔者采用ERIC-PCR 技术建立了流行性腹胀病兔和正常对照兔的肠道菌群DNA指纹图谱,并对各组肠道菌群结构的整体差异进行了比较,以探讨兔流行性腹胀病发病机制中家兔肠道微生物的变化及其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样品采集
  兔流行性腹胀病肠道样品采自江苏涟水、邳州等地,健康兔肠道样品采自江苏南京某兔场。所有样品采集后立即于-20 ℃下冷冻保存,备用。
  1.2试剂与仪器
  DNA Marker DL 2000购自TaKaRa公司;柱式粪便DNAout提取试剂盒购自北京天恩泽基因科技有限公司;Pfx DNA聚合酶购自Invitrogen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3方法
  1.3.1兔肠道细菌总DNA的提取。取发病兔及健康对照兔肠道内容物,分为小肠和大肠内容物标本,按照柱式粪便DNAout试剂盒说明书提取细菌总DNA,紫外分光光度计定量后,-20 ℃下冻存备用。
  1.3.2ERIC-PCR反应。引物序列参照文献[12]由Invitrogen公司合成:
  上游引物ERICF,5′ ATGTAAGCTCCTGGGGATTCAC3′;下游引物ERICR,5′ AAGTAAGTGACTGGGGTGAGCG3′。PCR扩增体系为:10×Pfx Buffer 5.0 μL、2.5 mmol/L dNTP 4.0 μL、50 mmol/L MgSO4 2.0 μL、10 mmol/L 上下游引物各1.0 μL、Pfx DNA 聚合酶0.4 μL、DNA 模板100 ng,加无菌水至50 μL。PCR反应程序:94 ℃预变性7 min;94 ℃变性30 s,52 ℃退火1 min,68 ℃延伸8 min,30个循环;68 ℃延伸16 min,结束反应。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PCR产物,经过凝胶成像分析系统观察DNA条带并记录结果。
  1.3.3ERIC-PCR图谱分析。假设每条泳道的每个条带代表1个细菌类群,通过电泳图谱统计样本中独特的ERIC条带的数量,并制成累积曲线,以分析样本中ERIC条带数量增加的趋势。使用SensiAnsys分析软件,将电泳图谱转化为波峰图,每个波峰下面积代表1个ERIC条带的亮度,即代表该细菌类群的数量,通过Shannon-Wiener指数[13]进行多样性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样品DNA指纹图谱的整体差异
  从图1可以看出,所采集的9份兔流行性腹胀病小肠样品DNA条带(图1B)与正常小肠样品(图1A)相比无明显差异,条带主要分布于100~1 000 bp,说明小肠中菌群的结构较为相似,小肠可能不是流行性腹胀病病原主要定居的部位。采集8份兔流行性腹胀病大肠样品(图1D)整体条带数目减少,与正常大肠样品(图1C)相比疾病组大肠样品在约350 bp处有1个明显突出的条带,该条带代表的菌群所占比例较高说明腹胀病兔大肠样品可能存在某一类肠道优势细菌。
  2.2大肠样品ERIC-PCR条带分析
  为反映大肠样品中细菌种类的数量变化,对ERIC-PCR 图谱中随着样本个体(Xn)的增加,新的ERIC条带的累加数量(Yn)进行统计,Yn= Yn-1+第n个体与前n-1个個体均不相同的ERIC 条带数目。对疾病组样品和对照组进行统计后,得到2组关于(X,Y)的数据,并制成累积曲线(图2)。从图2可以看出,疾病组的ERIC条带总数和积累曲线的斜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
  2.3多样性指数分析
  将代表细菌种类的泳道中各条带的强弱通过波峰图转化为细菌数量后,以Shannon-Wiener公式分别计算2组大肠样本ERIC条带多样性指数分布。经计算,疾病组个体多样性指数为(2.03±0.49),对照组个体多样性指数为(3.30±0.31),疾病组个体多样性指数比正常对照组减少。经t检验发现,2组间多样性指数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因此,大肠菌群多样性减少、结构趋于简单是流行性腹胀病个体的主要特征之一。
  3讨论与结论
  目前,国内外研究均未确定兔流行性腹胀病的病原[1-2,14],但普遍认为兔流行性腹胀病由细菌性感染引起而非病毒性和寄生虫性感染引起[14-15]。在肠道疾病的发生过程中,肠道菌群的变化是一个重要的因素[16]。以前对细菌性肠道疾病的研究主要通过细菌纯培养的方法,该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肠道中多数未知菌无法进行分离培养,因此进行细菌的纯培养不能完全准确反映肠道菌群的结构情况,有时难以发现与肠道疾病相关的特异病原菌。
  在ERIC-PCR图谱中,泳带亮度反映了肠道中的优势菌群,而泳带数目和位置反映了肠道菌群的多样性[17]。笔者通过肠道菌群DNA图谱分析,发现病兔与正常对照在小肠肠道菌群无明显差异,而在大肠肠道菌群存在整体差异。病兔大肠肠道样本DNA指纹图谱条带明显少于正常对照,且在约350 bp处有高亮主带。该试验结果与临床症状中盲肠阻塞及含有胶冻样黏液排泄物相互印证。同时,该试验借用了生态学上Shannon-Wiener公式计算大肠样本ERIC条带的多样性指数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疾病组大肠菌群多样性指数的分布减少。这些结果反映出流行性腹胀病兔个体肠道菌群结构存在明显的改变,疾病组存在某一类或以某类为主的肠道优势细菌。
  笔者用DNA指纹图谱技术首次在分子水平上对流行性腹胀病兔与正常健康兔之间的肠道菌群结构差异和自身的特点做了初步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可为主要病原的分布和分离鉴定提供一定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薛家宾,尹秀凤,周勇岐,等.兔流行性腹胀病[J].中国养兔杂志,2008(1):26-28.
  [2] 林毅,罗宜熟,谢晶,等.家兔“流行性腹胀病”的病因和防治研究初报[J].中国养兔杂志,2008(11):27-30.
  [3] LICOIS D,WYERS M,COUDERT P.Epizootic rabbit enteropathy:Experimental transmission and clinical characterization[J].Vet Res,2005,36(4):601-613.   [4] 坤清芳,耿毅,邓钊宾,等.家兔流行性腹胀病病因及其防治措施[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14):142-144.
  [5] 李术海.怎样防治家兔流行性腹胀病[J].吉林畜牧兽医,2009,30(11):45-46.
  [6] 王晓梅.家兔流行性腹胀病病因、分析及防控措施[J].养殖技术顾问,2010(9):113.
  [7] LICOIS D,COUDERT P,MARLIER D.Epizootic rabbit enteropathy[M]//MAERTENS L,COUDERT P.Recent advances in rabbit sciences.Melle,Belgium:ILVO,2006:164-165.
  [8] 林朝洪,倪学勤,曾东,等.重复序列ERIC(IRU)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07,47(2):370-373.
  [9] AMANN R I,LUDWIG W,SCHLEIFER K H.Phylogenetic identification and in situ detection of individual microbial cells without cultivation[J].Microbiol Rev,1995,59(1):143-169.
  [10] 侯翔宇,王維林,李勇.慢传输便秘大鼠肠道菌群的ERICPCR指纹图谱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3,42(4):348-354.
  [11] 鲁海峰,魏桂芳,李仲逵,等.ERICPCR分子杂交技术分析大熊猫菌群结构[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5,17(2):81-84.
  [12] VERSALOVIC J,KOEUTH T,LUPSKI J R.Distribution of repetitive DNA sequence in eubacteria and application to fingerprinting of bacterial genomes[J].Nucleic Acid Res,1991,19(24):6823-6831.
  [13] SHANNON C E,WEAVER W.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M].Urbana: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63:78-90.
  [14] HUYBENS N,HOUEIX J,LICOIS D,et al.Pyrosequencing of epizootic rabbit enteropathy inocula and rabbit caecal samples[J].Vet J,2013,196(1):109-110.
  [15] SZALO I M,LASSENCE C,LICOIS D,et al.Fractionation of the reference inoculum of epizootic rabbit enteropathy in discontinuous sucrose gradient identifies aetiological agents in high density fractions[J].Vet J,2007,173(3):652-657.
  [16] 王志红,韩英,王继恒,等.几种肠道疾病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特征的DNA指纹图谱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9,34(11):1326-1332.
  [17] 潘莉,杜慧敏,黄海东,等.腹泻儿童肠道菌群结构特征的ERICPCR指纹图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3,15(3):141-14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新葵9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自育中熟油葵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抗病强的特点。筛选新葵9号最佳种植密度,以期挖掘新葵9号生产潜力。[方法]设置5个种植密度,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对新葵9号植株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新葵9号适宜的种植密度为67 500~75 000株/hm2,生产中可适当调节种植密度提高新葵9号产量。 [结论]生产中应根据地力条件建立合适的种植密度以发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赤杂29高产栽培技术,为该品种推广提供配套栽培技术服务。[方法] 研究不同播期、密度、肥料对赤杂29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结果] 赤杂29的适宜栽培模式为5月中、下旬播种,留苗密度为11.25万~12.00万株/hm2,施用NPK复合肥300 kg/hm2+尿素300 kg/hm2效果最好,施用缓释肥450 kg/hm2效果最好。[结论] 适宜的播期、密度、肥料与适当的栽培管理措
期刊
摘要[目的]探索双孢菇、草菇轮作栽培技术,建立适合安徽省淮北地区的食用菌种植模式。[方法]夏季温度较高时种植草菇,春、秋、冬季温度低时利用草菇废料再辅以加温装置种植双孢菇。[结果]通过实践总结,草菇与双孢菇轮作,每座1 000 m2的菇房在原来单种双孢菇的基础上每年可增收近3万元,秋、冬、春季种植双孢菇,可岀菇15 kg/m2,夏季轮作草菇,可岀菇5 kg/m2,菇房产出约10万元。[结论] 双孢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四川西部手参野生资源。[方法]文献查证手参野生资源分布区域,踏查、实地及样地调查方法相结合,调查分布区域生态环境,收集野生资源,并且对其产量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结果] 手参野生资源的蕴藏量极少。生长区具有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季风气候的特点。野生资源在98°54′34″~ 103°42′39″ E,29°50′2″~33°28′20″ N,海拔3 430.4~4 274.0
期刊
摘要[目的]筛选出适宜推广种植的油用牡丹品种,为发展油用牡丹产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洛阳农林科学院牡丹园,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以凤丹为对照,对10种油用牡丹的园艺性状和油分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品种玉盘珍、紫斑白、白菊和香玉的园艺性状表现较好,其有较高的成花率、结实率和百粒重;从油质分析上来看,不同品种的油分含量各不相同,尤其是3种主要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5%显著水平和1%极显著水平上都存
期刊
摘要[目的]为油棕仁中蛋白质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非变性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油棕仁中贮藏蛋白质亚基进行研究,分析油棕仁蛋白主要亚基的组成、分子量、含量、二硫键的位置及种间差异。[结果] 油棕仁中贮藏蛋白质在浓缩胶浓度为7.5%、分离胶浓度为12%的SDSPAGE凝胶系统中可以得到很好的分离。在油棕
期刊
摘要[目的]明确新型等离子植物补光灯对水稻苗生长状况的影响,为我国东北地区水稻育苗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龙科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有无等离子植物补光灯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等离子植物补光灯处理水稻幼苗的株高、茎粗、植株干重、壮苗指数、G值以及单位面积达到定植标准指数显著高于无补光灯处理的水稻苗。[结论]水稻育苗时补光对水稻幼苗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等离子;植物补光灯;水稻育
期刊
摘要 在城镇化进程中,绍兴市形成了“城中村”改造和“主动融入城镇”两种不同的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该研究对这两种整治模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城中村”改造通過土地征收和宅基地置换方式实施,农民被动地接受城镇化;“主动融入城镇”通过村集体组织自发进行农村居民点整治和节余建设用地对外流转的方式实现,农民主动地接受城镇化。结果表明,“主动融入城镇”模式从根本上反映了农民的意愿,农民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比“
期刊
摘要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对安宁市的粮食生产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农民种植意愿不强烈、粮食种植面积和连片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生产成本偏高、生产环境恶化、经营方式组织化程度较低的问题,阐述了解决粮食安全的办法和措施,以期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生产能力,保持粮食生产总量的相对稳定。  关键词 粮食;生产现状;安全;对策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主栽品种烤烟总氮含量差异,为指导卷烟产业主要烟叶原料的种植、叶组配方及卷烟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生态条件相同、生产技术措施一致的基地单元,跟踪检测2012~2014年不同主栽品种烤烟总氮含量。[结果]不同品种烤烟总氮含量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K326>云烟97>云烟85。[结论]卷烟工业应根据产品原料需求特性有针对性地选择烟叶品种,在制定生产施肥方案时可参考不同品种烟叶总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