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飞·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dfafsf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其无比的优越性,便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时,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注重师生这间的合作、交往等人文性,保持信息传递的双向性,保证多媒体播放进程与学生思维进程的一致性。为此,在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这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落到实处。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机械制图 应用
  多媒体技术的进一步推进以及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给教学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少新技术广泛用于课堂教学中,如电化教学、多媒体课件等,它们以其新颖、直观、动态的形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冲击着传统教学,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近几年笔者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做出了一些嘗试,深刻地体会到:要使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机械制图教学中运用得恰到好处,必须坚持“适时、知度、适当”的原则。
  从认知规律出发,坚持适时性原则
  机械制图作为专业基础课,虽不同于数、理、化等基础学科,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从知识体系入手,遵循认知规律,让学生先掌握国家标准、投影知识、投影原理、作图方法等基本知识,具备一的空间想象力,没有一定投影及作图基础知识作铺垫,即使有再先进的条件,也难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因此,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首先必须把握好“适时”性原则。
  例如:在讲授投影原理时,先用幻灯提供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两种形式的图,借助于幻灯本身即为投影中心,让学生充分观察,得到感性认识,进而再出示挂图或播放录像,从而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获得理性知识。如果一开始就采用挂图、录像等,不论放出多么动感的镜头,都不通达到上述效果。再如:在讲述三视图投影规律时,因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尚未建立,教者可利用教室为三投影面体系,把黑板作为V面,把地面作为H面,把学生方位的右墙作为W面。将简易的木模托在手上,通过教者引导,启发学生思考,综合分析木模相对于三个投影面的位置关系、大小关系、方位关系等等,然后假设将其展开摊平,进一步研究其投影特性,此时为了使学生更直观地掌握从空间到平面,再由平面到空间的演变过程,要求学生每人手上拿一个简易的模型,如笔(作线)、三角板(作面)、橡皮泥(作体)、书(作三投影面体系),观察比较,让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在此基础上运用电教媒体放出三投影面体系,由物体、视图总结出三面投影的规律,这种由感性到理性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知识掌握牢、印象深,而且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能得到充分发挥。如果直接运用多媒体课分析得出结果,强迫学生生吞活剥地接受理论,学生也许会由于动画的闪烁引起大脑皮层的一时兴奋,但掌握知识不牢固,从而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由此可见,从认知规律出发,坚持适时性原则,掌握火候运用多种媒体,则能改善课堂结构,优化制图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过早使用则欲速则不达,过迟则优势不能充分发展,从而使现代化教学手段只能成为装饰而已。
  从教学对象出发,坚持适度性原则
  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我们机械制图教学方法的改进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还必须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坚持“适度”性原则,即从学生可接受性入手,不要低估或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
  笔者曾做过试验,对同一内容“螺纹紧固件”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大相径庭。第一种方法充分利用模型,一边展示模型,一边讲解,一边画图。 第二种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授课,通过多媒体演示各种连接形式的实物画面及钻孔、攻丝的工艺过程。第三种方法是对前两者进行扬弃,教者围绕教学目的正确引导学生,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发思维潜力。选通过录像给出各种连接形式的实物画面及钻孔、攻丝的工艺过程,让学生从录像中了解工艺过程,由挂图给出规定画法,并从中了解视图画法细节,形成连接图。师生似乎在共同享受着安装机器的一种乐趣。然后,采取讨论法讲授螺栓连接的规定画法,并利用活动挂图改错,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真正掌握规定画法。因螺柱连接、螺钉连接的内部结构相类似,故在讲解规定画法时,直接利用活动挂图对其连接图进行改错。归纳小结时,参照模型师生共同总结其工艺过程,利用课件让学生重点比较三者规定画法的异同,力求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螺栓、螺柱、螺钉三种规定画法,通过测试其教学效果令人满意。实践证明,着眼于从教育对象的可接受性,适度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
  从学科特点出发,坚持适当性原则
  机械制图教学既有直观性,又有抽象性,必须充分认识学科特点,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适当运用多媒体优化组合,当用则用,不当用则不用。所谓“适当性”,即用在“精彩”之处,用在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突破重点、强化重点之处,用于有利于内化教学内容之处。切不可以单一多媒体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如果图形式、搞花架子,其效果不是画龙点晴,而是画蛇添足。如在讲授组合体视图的画法时,可以采用图像型与实物型组合的方式。教者在分析组合体视图时,先利用学生按三视图尺寸自制的橡皮泥模型,师生共同分析组合部分的相对位置,组合方式。但对于相对复杂或模型未能表达清楚的组合部分,可运用CAI解决难点,由相应的三维立体图引导学生的思维,甚至可以进入其内部进行观察,研究哪儿有线,哪儿无线?从而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时必须“适当”地与传统教学方法相互渗透,以入为主,以机为辅,扬长避短,相辅相成,才能使机械制图教学达到理想境界。
  总之,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其无比的优越性,便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时,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注重师生这间的合作、交往等人文性,保持信息传递的双向性,保证多媒体播放进程与学生思维进程的一致性。为此,在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这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玉米(Zea mays L.)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在农业生产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普通玉米由于缺乏赖氨酸、色氨酸等必须氨基酸导致其营养价值偏低。而opaque-2突变基因能大幅度提
区教委提出实施阳光教育,创“阳光教育品牌”,用阳光教育理念创建阳光型学校,进而打造阳光型教师队伍,培育阳光新人。学校党组织能够为学校发展保驾护航,起到战斗堡垒的作用。在落实阳光教育理念,打造阳光学校的进程中,学校党组织大有可为,而积极建设阳光支部,用阳光教育理念引领学校党组织工作的开展,必将推动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阳光支部的基本内涵  “阳光支部”是基层学校支部组织建设的生动概括,也是一
期刊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是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在保障食用油供给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高产优质花生品种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扩大种植面
植物光信号受体参与各个发育阶段的调控,包括光敏色素(phytochrome)和隐花色素(crytochrome)。光敏色素主要参与红光和远红光信号的转导,隐花色素主要介导蓝光和紫外光A波段的信号转导。在拟南芥中,光敏色素基因家族包括PHYA、PHYB、PHYC、PHYD和PHYE。其中,PHYC编码的光敏色素C除转导红光信号外还特异地控制叶片的发育。转基因研究表明,用拟南芥光敏色素基因转化作物,可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乐写、爱写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可见,作文教学中,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应始终注意通过多种方式,着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见闻感受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使他们乐于观察,乐于写作。  1、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  小学儿童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在接触
期刊
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相互识别、配对后在非姊妹染色单体间发生片段交换,导致同源重组的发生。同源重组是生物多样性产生的重要来源之一。近年来,随着研究者对模式植物拟南
由于高考生物科所占分值相对较少,课时较少,学生普遍对生物课学习不重视,兴趣不浓,生物教师更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特点,把握学习的本质,体现生物学科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运用多种课堂教学手段,实施个性化、人性化教学,努力使课堂更精彩,教学更有成效。下面就生物课堂教学,谈一谈自己一些简单的做法。  一、一体化教学  教师要尊重、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我们的生物课堂萌发出新的色彩;精心设计问题,让学
期刊
大豆花荚脱落是大豆生殖生长的一种自我调节现象,也是影响产量的重要限制因子,而作为调控脱落的水解酶基因——大豆脱落纤维素酶(GmAC)基因,在大豆花荚脱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表达不仅受激素调节,而且受不良环境的影响。因此,揭示激素、逆境调控GmAC基因表达的机理以及对花荚脱落的影响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试验选用中科院遗传所早熟18号(ZSh18)、科新3号(KX3)、诱处4号(YCh
氮肥对作物生长和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合理施氮是调节作物生长和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在高、低氮肥地力条件通过滴灌施氮,探索不同时期施氮和传统一次性施氮对花生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