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调查西藏疟疾流行区墨脱县中、高海拔地区主要按蚊伪威氏按蚊和威氏按蚊的生态习性及其传播疟疾的潜能.方法 采用人诱、动物诱(牛、马、猪)和诱蚊灯诱捕方法捕获成蚊,分
【机 构】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基金项目】
:
安徽省优秀青年教师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调查西藏疟疾流行区墨脱县中、高海拔地区主要按蚊伪威氏按蚊和威氏按蚊的生态习性及其传播疟疾的潜能.方法 采用人诱、动物诱(牛、马、猪)和诱蚊灯诱捕方法捕获成蚊,分析按蚊密度、夜间活动规律、室内外吸血习性;对于捕获的经形态学鉴定为多斑按蚊复合体的蚊虫,按照捕蚊时间、地点和捕蚊方式进行标记,带回实验室后采用PCR方法鉴定蚊种;采用晨捕和白天搜捕法判断按蚊栖息习性;在不同类型水体捕捞幼虫,饲养羽化以判定孳生地.结果 共捕获多斑按蚊复合体蚊虫1 053只,其中伪威氏按蚊331只,威氏按蚊722只.室内与室外威氏按蚊的数量均高于伪威氏按蚊(P< 0.01,P<0.05).室内外两种按蚊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伪威氏按蚊和威氏按蚊经产蚊比例分别为65.90%和69.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伪威氏按蚊室外吸血蚊数大于室内吸血蚊数(P<0.05),威氏按蚊室内外吸血蚊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按蚊夜间活动均为单峰分布,威氏按蚊密度日落后21:00-22:00达高峰,随后逐步下降,凌晨4:00后未捕获威氏按蚊;伪威氏按蚊密度高峰为24:00至凌晨1:00,几乎整夜都有活动.结论 西藏墨脱县中、高海拔地区威氏按蚊构成与密度均高于伪威氏按蚊,两种按蚊生态习性有差异;威氏按蚊比伪威氏按蚊更具传播疟疾的潜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Erdheim-Chester病( ECD)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基因突变表现。方法收集3例ECD患者临床和病理资料,对其病变部位、组织形态、免疫表型( EnVision法)
目的:探讨儿童肾外恶性横纹肌样瘤( E-MR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复习8例儿童E-MRT的临床资料、光镜形态和免疫学表型,并分析预后。结果男4例,女4例,平均年龄
目的:探讨眼附属器IgG4相关性疾病( IgG4-RD )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2012至2013年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病例103例,对其进行组织学观察、IgG和IgG4免疫组织化学EnVisi
目的:研究sonic hedgehog( Shh)信号通路在慢性氟中毒大鼠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环杷明( cyclopamine)的抑制作用,探讨Shh信号通路对慢性氟中毒大鼠肝脏损伤作用的机制及其意义
目的构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长期感染的动物模型,寻找与胃癌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进一步阐明HP致胃癌的病理机制。方法蒙古沙鼠共50只,雄性,出生4~5周,体质量60~100 g,通过HP长期感染蒙古沙鼠构建动物模型,选择感染后3、6、12及24个月处死沙鼠,取胃组织,进行HP培养,同时用PCR扩增HP 16s rRNA基因及组织切片银染法检查HP感染定植情况,病
目的:探讨大麻素1型受体( CB1R)在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组织神经生长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CB1R激动剂、阻断剂对18只大鼠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组织中泛神经标志
文章通过随机抽样的调查数据,采用多响应变量统计方法对四川基层农技员推广意愿及行为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技员收入、地位、年龄、推广经费、对工作的态度以及管
ARF(alternative reading frame)作为INK4a/ARF的β转录产物,能够稳定p53,诱导细胞周期阻断或凋亡.利用高表达p14ARF的人黑色素瘤细胞模型,探讨了ARF抑制细胞增殖的分子作用
表达载体的设计对于提高外源基因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量十分重要.而表达载体中最为重要的元件是启动子.一些常用病毒来源的启动子,如巨细胞病毒即早期启动子(PCMV-IE)仅在
目的 观察塑料薄膜(塑膜)覆盖法的灭螺效果.方法 在钉螺孳生的荒地设单纯覆膜、覆膜辅助碳铵、覆膜辅助杀螺胺3组;沟渠设单纯覆膜、覆膜辅助碳铵2组,人工除障.每组设4个投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