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

来源 :新疆畜牧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shi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羊支原体性肺炎,也有人称其为“烂肺病”,是由多种支原体引起绵羊和山羊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该病在临床上以高热、咳嗽、肺脏及胸膜的浆液性和纤维素性炎症为特征,死亡率高。文章对该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控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重点介绍了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其他文献
以刺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萌发过程中种子吸水规律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刺槐种子在吸胀24 h后
通过发芽试验,探讨了温度、发芽床及光照等因素对萝藦种子萌发的影响.为萝藦种子质量检验规程的制定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萝藦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0℃/30℃.发芽床宜使用纸上(TP)
以鄂尔多斯市文冠果种子园的建设为例,从种子园的选址、优树资源的选择、种子园区划、苗木培育以及种资质源收集区、种子生产区、试验示范区、良种繁育区的建立方面详细地介
为了提高相关工作人员解读报告能力,充分发挥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报告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为奶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中国奶业协会于2014年8月21-22日在山西太原四海(瑞美)牛场举办
在新疆相同饲养条件下,本试验中德国内用美利奴羊F1和F2母羊的繁殖成活率显著比新疆细毛羊母羊要高(P〈0.01)。试验对1.52rR羊的初生重、3月龄断奶重和3900只周岁羊体重的生长发育
《乌鲁木齐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本文简称《条例》),自2010年1月1日颁布并实施已有4年,针对实施中部分条款存在的操作性不足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为修改完善《条例》提
以毛乌素沙地4种典型植物油蒿(Artemisia ordosica)、角蒿(Incarvillea sinensis)、羊柴(Hedysarum laeve)和本氏针茅(Stipa bungeana)种子为试验材料,对不同KNO3处理下4种植物萌发特性的差异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KNO3处理对各物种萌发的效应存在差异,0.5%KNO3处理显著促进油蒿种子萌发,而对于羊柴、本氏针茅和角蒿,KNO3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