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主学习改变了以往单一、被动、陈旧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学生整天处于被动的应付,把“被动性”转变为“主动性”,把“强制性”转变为“能动性”,把“简单重复性”转变为“体验性”,通过这样的教学,就把以前教师的“教知识”转变为学生自觉的“学方法”,使学生学得更深刻、更主动,也使我的课堂教学更加规范化,让学生收到了实效。
【关键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陶行知先生曾说:“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接受性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当今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千方百计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和“从管理的角度组织教学,减少无效劳动”的思想、方法,极具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引领当今所倡导的新课程改革。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应该做到教会学生怎样学习,使学生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能够自己去获取知识。下面就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和大家共同交流。
一、充分预习,是自主学习的奠基石
打有准备之仗,才会赢得漂亮。学习也是如此,所以每节新课之前,我都会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这个预习的设定不是盲目的、漫无目标的,而是有计划的、长期的学习动作。这个动作只是预习中最具体的课前自主学习,因为在每个新学期开学伊始,首先,组织学生进行全册教材大预习,让学生了解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的主要特点和学习目标,做到从整体入手,把握全局;其次,进行单元教材中预习,让学生了解每个单元的教学课时、知识点以及学习目标,做到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最后,课前小预习,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学习经验和工具书学习字、词、句,捕捉文章主要内容,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同时,依据相关课文内容的需要,做好课前材料的搜集,做到明确预习任务,知道预习内容,掌握预习方法,提高预习效果。通过“三层次”的预习系统训练,学生养成了主动预习的好习惯,而且大部分学生不用老师指导,就能独立完成,并通过预习形成技能。从而,减少了时间的空耗,实现了把时间的主动权、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归还给学生的目标,为课堂教学起到了保障作用。
二、激情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引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自然会激起学习的热情,所以对每节课的导入我都会花费一番心思,精心设计,去触动学生学习的欲望。我在教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一课时,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在学生回忆这篇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出了1999年9月21日台湾发生的那场历史罕见的大地震,不但给台湾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还夺去了两千多人宝贵的生命,而就在这样一场大地震过后的第二天,台湾青年和医生却冒着生命危险为大陆青年抽取骨髓,进行着一场跨越海峡的救助活动。这样的情境创设,会让学生感动,会撞击他们的心灵,进而急于想去了解,去目睹在台湾慈济医院所发生的那一幕幕感人的场面,这便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欲望,所以每一节课的良好开端便是成功的开始。
三、民主定向,使学生知晓学习内容,是自主学习的基础
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可忽视,所以上课伊始就要与学生商量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可多可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而定,只要学生愿意完成。但教师也要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把学生的想法归拢起来,我通常会把师生共同确定好的学习目标写在小黑板上。比如《匆匆》这一课的学习目标:1.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挪移、蒸融”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3.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学习目标确定好了,学生就有了学习的方向,为新课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教给方法,挖掘潜能,是自主学习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本着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原则,为其搭建轻松的自主学习平台。课堂上,凡是学生能学会的,我从不多说一句话,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他们。每节课我都会根据学生实际特点,结合课文内容教给他们学习方法,从读、画、想、说、写入手,让学生置身于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中。如,我在讲《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一课时,我就大胆放手,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读文,去寻找让自己感动的地方,再自悟感动的原因,我相信他们会被文中一段段生动的描写所感染,进而迸发出无限的感慨和激情。学生果然如此,他们有的抓住“感人的段落”,有的抓住“感人的句子”,还有的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去理解,每个人都深有感触,尽管偶尔语言表达的不是那么有条理,但那却是他们的真心表白。
五、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是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不是流于形式,大家吵喊一阵,草草了事。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觉得小组合作学习要想取得实效性,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合作学习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由个体学习向群体合作发展;其次,要选择好合作学习的时机,当学生遇到疑问时,意见不统一时,引领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合作学习活动;再次,合作讨论时要有明确的问题、内容、方向、范围,合作气氛要民主,要各抒己见,诚心参与,向群体研究性学习发展。实施过程,我们要准确把握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绝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当作课堂教学的“调味品”或“商标”,合作学习也不应该期待获得统一的答案,应该允许学生在合作讨论后仍有不同意见。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之间,要对学习时间做一个大致的估算,做到心中有数,并亲自参与到每个小组的学习与讨论中,与学生同合作,共研究,随时把握各组的学习情况,灵活地运用教学机制,调整学习时间,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合作效果。
六、结语
十几年来的教学工作让我深知“规律由学生自主发现,方法由学生自主寻找,思维由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由学生自主解决”的先进理念。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充满自信,勇立潮头,挑战自我,勤奋求实,互动提高,争取创新发展。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陶行知先生曾说:“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接受性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当今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千方百计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和“从管理的角度组织教学,减少无效劳动”的思想、方法,极具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引领当今所倡导的新课程改革。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应该做到教会学生怎样学习,使学生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能够自己去获取知识。下面就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和大家共同交流。
一、充分预习,是自主学习的奠基石
打有准备之仗,才会赢得漂亮。学习也是如此,所以每节新课之前,我都会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这个预习的设定不是盲目的、漫无目标的,而是有计划的、长期的学习动作。这个动作只是预习中最具体的课前自主学习,因为在每个新学期开学伊始,首先,组织学生进行全册教材大预习,让学生了解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的主要特点和学习目标,做到从整体入手,把握全局;其次,进行单元教材中预习,让学生了解每个单元的教学课时、知识点以及学习目标,做到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最后,课前小预习,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学习经验和工具书学习字、词、句,捕捉文章主要内容,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同时,依据相关课文内容的需要,做好课前材料的搜集,做到明确预习任务,知道预习内容,掌握预习方法,提高预习效果。通过“三层次”的预习系统训练,学生养成了主动预习的好习惯,而且大部分学生不用老师指导,就能独立完成,并通过预习形成技能。从而,减少了时间的空耗,实现了把时间的主动权、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归还给学生的目标,为课堂教学起到了保障作用。
二、激情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引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自然会激起学习的热情,所以对每节课的导入我都会花费一番心思,精心设计,去触动学生学习的欲望。我在教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一课时,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在学生回忆这篇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出了1999年9月21日台湾发生的那场历史罕见的大地震,不但给台湾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还夺去了两千多人宝贵的生命,而就在这样一场大地震过后的第二天,台湾青年和医生却冒着生命危险为大陆青年抽取骨髓,进行着一场跨越海峡的救助活动。这样的情境创设,会让学生感动,会撞击他们的心灵,进而急于想去了解,去目睹在台湾慈济医院所发生的那一幕幕感人的场面,这便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欲望,所以每一节课的良好开端便是成功的开始。
三、民主定向,使学生知晓学习内容,是自主学习的基础
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可忽视,所以上课伊始就要与学生商量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可多可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而定,只要学生愿意完成。但教师也要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把学生的想法归拢起来,我通常会把师生共同确定好的学习目标写在小黑板上。比如《匆匆》这一课的学习目标:1.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挪移、蒸融”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3.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学习目标确定好了,学生就有了学习的方向,为新课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教给方法,挖掘潜能,是自主学习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本着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原则,为其搭建轻松的自主学习平台。课堂上,凡是学生能学会的,我从不多说一句话,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他们。每节课我都会根据学生实际特点,结合课文内容教给他们学习方法,从读、画、想、说、写入手,让学生置身于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中。如,我在讲《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一课时,我就大胆放手,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读文,去寻找让自己感动的地方,再自悟感动的原因,我相信他们会被文中一段段生动的描写所感染,进而迸发出无限的感慨和激情。学生果然如此,他们有的抓住“感人的段落”,有的抓住“感人的句子”,还有的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去理解,每个人都深有感触,尽管偶尔语言表达的不是那么有条理,但那却是他们的真心表白。
五、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是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不是流于形式,大家吵喊一阵,草草了事。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觉得小组合作学习要想取得实效性,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合作学习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由个体学习向群体合作发展;其次,要选择好合作学习的时机,当学生遇到疑问时,意见不统一时,引领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合作学习活动;再次,合作讨论时要有明确的问题、内容、方向、范围,合作气氛要民主,要各抒己见,诚心参与,向群体研究性学习发展。实施过程,我们要准确把握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绝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当作课堂教学的“调味品”或“商标”,合作学习也不应该期待获得统一的答案,应该允许学生在合作讨论后仍有不同意见。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之间,要对学习时间做一个大致的估算,做到心中有数,并亲自参与到每个小组的学习与讨论中,与学生同合作,共研究,随时把握各组的学习情况,灵活地运用教学机制,调整学习时间,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合作效果。
六、结语
十几年来的教学工作让我深知“规律由学生自主发现,方法由学生自主寻找,思维由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由学生自主解决”的先进理念。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充满自信,勇立潮头,挑战自我,勤奋求实,互动提高,争取创新发展。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