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中的语文学习价值探究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ggw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各种技术类岗位的缺员与技术型人才的短缺,使职业教育的地位不断提升。在大多数地区,职业高中的学生人数和普通高中基本持平,而各职业院校也在一时之间兴起。然而,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在加大专业设备投入、配备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和充足的实习设备的情况下,却几乎都忽略了语文这门课程的学习,尤其是在职业高中忽视语文学习,就是忽视职业发展。即使在职业院校,不开设语文课,也会导致学生重视专业课学习而忽视语文这门基础课。毕竟,语文学习在职业教育中占有主要的地位,忽略它,其实就是忽略了语文学习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助力这一价值定位。因为语文学科在职业教育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缺失它,学生的职业发展就缺乏张力。
  一、 语文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
  无论是普通高中教育还是职业高中教育,无论是普通高等院校教育还是职业高等院校教育,作为一门基础课程,语文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陶冶学生的情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传递中华民族的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靠语文来承担。因此,即使在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也应该把目标定位在传授中华民族文化和陶冶学生的情操上。否则,即使职业学校培养出技术型的人才,如果不讲职业操守,没有职业道德,那还算是真正的人才吗?
  二、 语文与生活时刻相连
  有生活,就会有语文,就要用语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它表明,一方面,语文教师要消除学校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将自己从课本世界、课堂世界里解放出来,以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另一方面,语文学习具有开放的特殊性——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语文与生活之间的渠道应是相通的,它贯穿各个学科,贯穿人生的各个阶段。对职业教育来说,学习语文也是这样。如果忽略了语文的学习,恐怕就切断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所以,职业技能专业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学习其他课程,也离不开与其相通的语文。如果一个人只是技高一筹而生活却缺乏色彩,一片苍白,那么这样的生活是不是多了些许遗憾?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学生的知识更新必然加快。小一点讲,学技术用技术需要设备,设备产品本来更新就快,学生如果不学好语文,增强理解能力,那么知识就会老化,自身就会被时代所淘汰。所以,学习语文,学好语文,其实就是开拓自我发展空间,培养自我发展能力,获得自我发展机遇。
  1. 语文学习可开拓发展空间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要用终身教育的理念把握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决定要求我们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以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相适应。而语文素养的提升会开拓学生未来的发展空间。
  2. 语文学习可培养自我发展能力
  通过学习语文,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就会得到提升,而在将来就业时尤其需要说与写的能力。所以,在语文学习中要注重提高学生说与写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这些能力提升了,学生就能在将来适应各项工作的需求,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 语文学习可获得自我发展的机遇
  随着招工用工制度的改革,目前找工作大多都需要笔试、面试。笔试不仅考查应聘者的专业能力,而且还考查应聘者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及对问题的准确理解能力。如果语文学习有问题,则会因表述的无条理和作答的欠规范性而被扣分,或者会因理解问题有误而导致回答的错误。面试更会考查应聘者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这都与语文功底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同时,在学习或工作中,人际关系特别重要。人际关系处理不佳,就会影响工作。而学好语文对于提升人际沟通能力、和谐人际关系帮助很大。
  总之,在职业教育中,千万不能忽略了语文学习。如果忽略了语文学习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助力这一价值定位,那么,我们就等于淡化了职业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弱化了他们的生活底色,变窄了他们的发展空间。
  (责任编辑陈剑平)
其他文献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几乎每个教师在课堂上都会向学生提出问题,然而其中又有多少提问是兼具技术性和艺术性的呢?是能够称为有效提问的呢?事实上,很多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都不够科学,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误区,不仅影响了提问的效果,也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节奏和质量。因此,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我们要努力规避提问环节的误区,设计出更加科学有效的提问。  一、掌握恰当的提问密度  掌握课堂提问的密度
虚拟语气是高中英语中的一种特殊语法结构,在高考中也是易考点和难点,其设题特点是有规律可循的。现利用几道高考经典考题将其常见考点设置破解如下:  一、隐含条件的巧设  [考点特征]在虚拟语气的考查中,命题者常常不明确体现主句对应的虚拟条件,而是通过主句和相关连词巧妙隐设在上下文中。  [经典考题]  二、虚拟信息的预设  [考点特征]在虚拟语气的考查中,命题者常先不明确真实信息,而是通过虚拟结构预设
课堂提问是初中数学教学的组成部分之一.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其在不断思索中学习到新知识,为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创造有利纽带,让教师与学生在沟通交流中获取情感体验.而不恰当的课堂提问,不仅会降低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还会抑制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挥.因此,优化课堂提问,是每一位初中数学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一、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1.课堂提问太过于随意和简单且没有明确其目的.初中数学教师
江苏从2005年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到如今,差不多10年了:各级教育部门对这次课改很重视,改革力度很大。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我们办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机器,而是为国家培养
中学生物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相当多,许多生物学知识所反映的原型都是我们用肉眼无法观察到的或者无法实际操作加以深刻体会的。“模型”以简洁的形式来显现原型的各种复杂结构和功能,连接抽象与具体,容易使人们抓住事实的主要特征。因而,无论是从落实新课程理念的角度,还是从提高教学实效的角度,“模型”都不失为一种值得提倡的教学形式。  “模型”有助于学生体验概念的形成和基本规律的探究过程,从而逐步将所学新知
《与朱元思书》是一篇凝练优美的写景散文。优美的语言,既传神地写出富春江山水的特点和神韵,又准确表达了作者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笔者认为像这类山水小品文,品味涵泳才能真得其韵,并进而获得语感的提升,由此,笔者在备课时确定了在诵读中让学生品味文本俊丽的言语、深远的意蕴的教学思路。以下是笔者教学中的一则片段:  师:放到全文中揣摩揣摩,开头的一句话该怎么读?谁来试试。  生1:我觉得应该读得轻松一些。毕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