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深度积累以及对数学学习方法的有效掌握;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数学的掌握程度为参考,开展个性化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本文以实际教学经验为基础,对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分层异步教学;教学策略;教学有效性
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是指:教师先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的学习情况选择数学学习的主要项目;进而再根据学生的选择开展异步教学,以满足学生数学学习的个性化需求,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现阶段由于传统教学观念及方法的限制,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很难得到完全激发。因此在实施数学“分层异步”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教学环境,采取切实有效的策略,推进教学方案的落实,进而真正实现“分层异步”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一、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
小学阶段的学生无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自我认知水平方面,都有所欠缺;如果在这一背景下开展“分层异步”教学,整个教学方案将无法落实。因此,教师首先应当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工作,统一向学生介绍数学课程的作用,讲解数学的基础知识,以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同时,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教师还可以用测验等方法来让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判断,进而为学生设定学习目标提供指导;保障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保障“分层异步”教学的有效实施
合理的教学计划及目标是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措施有效进行的基本保障,也是使教学效果充分发挥的基本前提,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首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以及确立的目标制订多样化的教学计划,通过基础知识教学、个性化习题训练、强化教学等教学模块,将数学教学的内容按照层次进行分块。而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充分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学生需求的简单化并不意味着教学目标的低端化,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学习的偏好来设定充分理解、拓展学习以及强化学习等目标,在保障学生基本数学学习效果的前提下不断强化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分层异步”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例如,在小学数学“混合运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以及学习目标进行教学计划的设定;对于基本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通过数学混合运算法则的讲解、习题的训练等教学方法来指导;而对于数学学习兴趣比较浓的学生,教师在完成基础知识教学后,可以通过混合式教学、方程与混合式的联系等教学加深学生对混合式的理解,不断拓展学生对混合式的学习,进而保障这部分学生能够获得更大程度上的提升。
三、建立个性化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个性化进步
“分层异步”教学并不代表教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态度,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是保障学生数学知识的积累以及合理应用,因此在“分层异步”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抱着负责任的态度对每一位学生的数学学习严格要求;但是在实际考核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目标选择,制定个性化的考核内容,以保障数学考核的合理性和公平性。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数学个性化试卷来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测评,或者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目标给予不同权重的数学分数,进而判定客观的分数,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真实的学习情况。通过这些措施的制定,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工作的开展能得到基本的保障,教学效果的强化也能够获得推进。
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工作的开展可以在保障基本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充分满足学生数学学习的个性化需求,进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地对数学教学工作进行探究,进而引导学生对数学进行认知,并借助合理的教学计划及教学目标保障“分层异步”教学措施的落实,最终以个性的数学考核内容强化对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测评,发掘学生个性学习的潜力,推动“分层异步”教学效果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李英花.浅议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4(5):90-91.
[2]程华山.浅议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5(9):130.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分层异步教学;教学策略;教学有效性
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是指:教师先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的学习情况选择数学学习的主要项目;进而再根据学生的选择开展异步教学,以满足学生数学学习的个性化需求,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现阶段由于传统教学观念及方法的限制,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很难得到完全激发。因此在实施数学“分层异步”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教学环境,采取切实有效的策略,推进教学方案的落实,进而真正实现“分层异步”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一、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
小学阶段的学生无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自我认知水平方面,都有所欠缺;如果在这一背景下开展“分层异步”教学,整个教学方案将无法落实。因此,教师首先应当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工作,统一向学生介绍数学课程的作用,讲解数学的基础知识,以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同时,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教师还可以用测验等方法来让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判断,进而为学生设定学习目标提供指导;保障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保障“分层异步”教学的有效实施
合理的教学计划及目标是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措施有效进行的基本保障,也是使教学效果充分发挥的基本前提,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首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以及确立的目标制订多样化的教学计划,通过基础知识教学、个性化习题训练、强化教学等教学模块,将数学教学的内容按照层次进行分块。而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充分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学生需求的简单化并不意味着教学目标的低端化,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学习的偏好来设定充分理解、拓展学习以及强化学习等目标,在保障学生基本数学学习效果的前提下不断强化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分层异步”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例如,在小学数学“混合运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以及学习目标进行教学计划的设定;对于基本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通过数学混合运算法则的讲解、习题的训练等教学方法来指导;而对于数学学习兴趣比较浓的学生,教师在完成基础知识教学后,可以通过混合式教学、方程与混合式的联系等教学加深学生对混合式的理解,不断拓展学生对混合式的学习,进而保障这部分学生能够获得更大程度上的提升。
三、建立个性化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个性化进步
“分层异步”教学并不代表教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态度,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是保障学生数学知识的积累以及合理应用,因此在“分层异步”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抱着负责任的态度对每一位学生的数学学习严格要求;但是在实际考核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目标选择,制定个性化的考核内容,以保障数学考核的合理性和公平性。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数学个性化试卷来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测评,或者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目标给予不同权重的数学分数,进而判定客观的分数,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真实的学习情况。通过这些措施的制定,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工作的开展能得到基本的保障,教学效果的强化也能够获得推进。
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工作的开展可以在保障基本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充分满足学生数学学习的个性化需求,进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地对数学教学工作进行探究,进而引导学生对数学进行认知,并借助合理的教学计划及教学目标保障“分层异步”教学措施的落实,最终以个性的数学考核内容强化对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测评,发掘学生个性学习的潜力,推动“分层异步”教学效果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李英花.浅议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4(5):90-91.
[2]程华山.浅议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5(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