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浅调剖方法提高油层动用程度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rong99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A油层间既存在严重的无效注采循环,又存在剩余油相对富集的部位。为探索在层间控水的注采结构调整的方法,开展了A油层浅调剖封堵低效无效循环方法研究,提高油层动用程度。
  关键词:A油层;浅调剖;动用程度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油层以三角洲前缘相沉积为主,砂体沉积多为稳定成层分布的席状砂。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目前这部分油层的综合含水已高达92.0%以上,但采出程度只有41%。A油层间既存在严重的无效注采循环,又存在剩余油相对富集的部位。一方面,大量的注入水沿高渗透、高含水的优势通道无效或低效循环;另一方面,还有一定厚度的储量,因注水驱替不到或驱替程度低而无法动用或动用较差。为探索在层间控水的注采结构调整的方法,通过浅调剖方法提高了油层动用程度。
  1区块选取
  1.1 调剖井区选取原则
  (1)区块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不受其它试验的干扰。
  (2)油层发育状况有代表性,且油层发育较好。井组内注采井连通状况较好。
  (3)井网部署及开采现状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杏北开发区西部过渡带油层的无效循环状况。
  (4)区块内油水井井况良好,避开套损区。
  1.2 区块的基本状况
  根据上述原则,选择A井区开展整体浅调剖。该区块先后部署两套开发井网,经历了基础井网、一次井网、注采系统调整、边部外扩调整等开发阶段。
  2调剖方案设计
  2.1 调剖油层的确定原则
  (1)吸水剖面反映层内纵向吸水差异大。
  (2)注水井层间渗透率级差较大。
  (3)油、水井油层发育较好,砂体连通性好。
  (4)调剖层段的对应油井综合含水高、采出程度相对较低、剩余油饱和度较高。
  (5)油、水井调剖层段上、下部具有较好的隔层条件,无窜槽和层间竄漏现象。
  2.2 调剖参数的确定
  某地区发育为非主力油层B1、B3组,B2组发育要优于BⅢ组油层,发育较好的主要有B33、8、11、12等层。通过各项动静态资料对比,对区块内各单井进行全面分析,确认区块的高含水层指向B211-12层。统计某区块注水井在不同开发阶段B211-12油层的吸水状况表明: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吸水段有效厚度比例由开发初期的97.16%减少到目前的67.09%,其中主要吸水层段有效厚度比例由开发初期的68.82%减少到目前的36.01%,分别下降了30.07和32.81个百分点,说明注水量主要沿优势通道突进,导致注水有效驱替厚度较少。根据以上原则,选取BII11-12油层作为调剖层段。共有注水井6口,调剖6个层段,调剖厚度45.5m。采用聚合物凝胶调剖剂,调剖半径5~10m。要求单井注入压力低于破裂压力0.5MPa注入。
  3调后油层动用程度提高
  3.1调剖后启动压力得到提高
  实施调剖后,平均启动压力由9.1MPa上升到11.2MPa,上升了2.1MPa,平均日注水量下降了37m3,而视吸水指数由9.97 m3/d.MPa下降到5.31 m3/d.MPa,下降了4.66 m3/d.MPa。
  3.2 调剖后动用层数增加,吸水强度得到合理调整
  对比调剖前后6口井吸水剖面表明,47个不吸水小层,浅调后减少到13个,增加吸水小层34个。增加吸水厚度砂岩40m,有效15m,日注水量增加50 m3。20个高吸水小层,吸水强度由13.1 m3/d.m下降到6.5 m3/d.m,下降了6.6 m3/d.m;相对吸水量由47.5%下降到17.2%,下降了30.3%;日注水量减少110 m3。48个低吸水小层,吸水强度由4.2 m3/d.m增加到5.1 m3/d.m,增加了0.9 m3/ d.m;相对吸水量由33.7%增加到48.4%,增加了14.7%,日注水量增加70 m3。
  3.3 调剖整体效果
  统计对比周围油井20口井见到效果,日产液由712t下降到638t,日产油由50t下降到45t,综合含水由93%下降到92.8% ,沉没度由189下降到146m。
  4认识
  (1)浅调剖作为机械分层注水工艺的补充手段,可以有效地减缓注水井的层间矛盾,提高油层动用程度。浅调剖后,注水井吸水小层数增加,而高吸水小层吸水比例下降。注水井层间矛盾,得到有效缓解,吸水剖面得到了改善,使纵向上各类油层吸水动用程度明显提高。
  (2)浅调剖后,注水井注水压力和启动压力明显上升,渗流能力明显下降,表明高渗透层的吸水能力得到有效抑制。
  (3)特高含水期,浅调剖技术作为细分注水的补充手段,深化注水结构调整、提高储量动用程度,改善西部过渡带薄差油层的开发效果。
  参考文献:
  [1]万仁溥,罗英俊等.压裂酸化工艺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2]伍友佳.油藏地质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 从城镇排水规划的科学性、严肃性和开放性角度,提出规划中须对考虑的现状充分研究、规划成果应具有可实施性和预见性、以及规划实施过程中的严肃性等问题。    关键词:排水规划;科学性;严肃性;开放性     中图分类号:S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问题提出  2010年5月 7日凌晨,广州及广东多个地区受到强暴雨侵袭,不少街道、商铺、停车场等遭遇水淹,经济损失超10亿元[1];20
【摘要】水库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会出现各种病险、质量问题,水库病险就像定时炸弹,如果不及时加固除险,会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引发各种不堪设想的后果,必须引起水利相关部门的足够认识。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水利工作经验,对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病险的原因及加固除险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库 除险 加固 治理 措施  中图分类号:P3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必须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自动测控系统常见干扰的来源,分析了测控仪表在现场使用中产生干扰的原因,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抑制和预防干扰的措施。  【关键词】 自动监控仪表;抗干扰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N9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目前自动监控仪表电路的设计和研制过程中由于经常采用集成电路或大规模集成电路, 其功能电路设计相对简化, 因此不少设计人员忽视硬件技术、尤其是忽视硬件
摘要:本文从专业管理单位的角度,对闸门养护中土工、石工、混凝土建筑物及闸门的维修等做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水闸 ;维修;养护   中图分类号:TV698.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闸养护修理工作分为养护、岁修、抢修和大修,养护修理工作应本着“经常养护、及时修理,养修并重”的原则进行。作为专业管理部门,根据多年来对水闸的管理经验,逐渐摸索出一套对水闸的維护和养护经验。下面,根据水
【摘要】结合目前项目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维修保养等情况,分析影响施工机械设备完好率的主要因素及设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做好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满足施工生产需要。  【关键词】项目施工机械设备管理  中图分类号:F41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工程施工项目法的推行实施,施工企业项目面临的点多线长面广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工程工期短、任务重,设备的工作环境恶
[摘 要] 下文主要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针对建筑排水设计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个人的建议,仅供同行参阅。   [关键词]设计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 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建设一个小康社会展开的原因,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条件是越来越高的要求,建设供水和排水设施,虽然只有配套设施的建设,但其设计和安装质量会导致用户的日常生活中巨大的影响力,
摘要:为了对某区块三次加密井开发特点取得客观的认识,应用精细地质研究成果,分析了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及其原因,并针对不同矛盾进行了综合治理,对三次加密井开发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三次加密;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07年8-11月年某矿在某区块先期投产油井53口, 11-12月54口注水井陆续投注,自身形成注采井距141m五点法面积
【摘要】:从多维度理解“灰”空间是指:人们为某种共同目标聚在某一空间中,而这一空间不是相对开敞的.也不是相对封闭的,它的存在却在一定的程度上抹去了内与外的界线,为人们提供了一种随意性的、包容的交流场所。并且这种形式是丰富的、多维的。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分析了“灰空間”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表现形式,希望为设计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灰空间” 表现形式 园林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由于自身的特殊性能在现代港口建设工程上发挥重要作用。港口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物因为施工的周期相对来说比较长、结构及运行条件复杂等特点,使其在施工及运行过程中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缺陷,裂缝就是常见的缺陷之一。如何有效地处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病害,使港口混凝土工程正常地发挥其效益,消除隐患是广大技术人员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主要对港口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病害的成因及控制方法进行了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