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桌是朵“白莲花”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xie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自我为中心是青春期学生的一大特点,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都表现出各种矛盾冲突,既希望从同龄人的接纳中实现自我认同,又不善于通过情感输出来建立人际平衡。青少年在这一时期如果过渡不良,可能导致個体自我同一性混乱,影响成年后的人际交往模式。本案例的当事人小敏遭遇人际矛盾,在心理教师的帮助下,走出了“自我中心”,学会了换位思考。
  〔关键词〕人际交往;换位思考;自我中心;辅导个案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24-0044-02

一、案例概况


  小敏(化名)是在周五的活动课时间来咨询室的,她急匆匆地走进来坐下,急匆匆地开口:“老师,我上周五也来过,可您不在办公室。”似乎因事情压抑了一周无处释放,小敏有点儿不满地抱怨道。
  “上周五高三有一个考前减压会,我确实不在咨询室,有什么事情我们今天可以谈一谈。你先做个登记吧。”
  可小敏好像根本没听到我的回答,径直走到沙发上自顾自地讲起了她的问题:她很讨厌自己的同桌,因为同桌早自习喜欢唱歌,班里其他同学读书声音大,老师没发现,但小敏却听得很清楚;上课的时候,同桌有时在下面看课外书或玩手机突然发笑,老师问她为什么笑,她说是小敏在和她聊天,害得小敏也和她一起被老师罚站,做这些的时候,她一般会拿一本书半遮着脸装样子。下课后,小敏找她算账,她在同学们面前装作很无辜的样子,说一切都是小敏逼她的。
  “她就是朵‘白莲花’,看似单纯无害,内心阴暗恶毒。她一边说我上学喷香水不好,一边自己涂指甲油,戴手链。她还经常在我学习时故意大声读书或按笔干扰我。我讨厌死她了,老师,您说我该怎么办啊!”说起同桌,小敏恨得牙痒痒的。
  从小敏的视角来看,这个同桌真是坏透了。可我知道,遇到这种同学矛盾不能只听一面之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立场不同,对待问题的态度也不一样。特别是那句“她还说一切都是我逼她的”,让我觉得同桌的“恶劣”行径背后可能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原因。

二、咨询过程


  “刚刚你向我讲了同桌的许多问题,从你的叙述中,我看出你对同桌有很多不满。有一个处处与自己作对的同桌确实让人苦恼。”我先对她倾诉的内容做了一个小结,通过共情,让她感受到我在情感上的支持,“从你的叙述中我能感受到你的愤怒与无助。”
  咨询需要共情,但决不能仅限于共情。我知道,如果只是一味顺着小敏对同桌的抱怨往下谈,问题不可能得到解决,人际交往中大多数矛盾都是双方的问题共同导致的,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所以,我需要从同桌的角度把问题的全貌呈现给小敏。
  “你刚才一直在说同桌的缺点和她对你的伤害,似乎你们之间一切问题都是她一个人的错,你对此没有一点儿责任。你觉得事情是这样的吗?”对于我的质疑,小敏沉默不语。
  “这种不和谐的同桌关系不仅困扰了你,也困扰了你的同桌。”
  “她也会被困扰?怎么可能呢?”小敏有些不可置信。
  “是啊!人是群居动物,在群体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归属与爱的需要,更有被尊重的需要,你没有接纳同桌,让同桌在这段关系中缺乏归属感,同时她也没有接纳你,你们互相剥夺了彼此的需要,甚至伤害了彼此的尊严。造成现在这种情况,责任在谁呢?”
  “我吗?”小敏有些疑惑地看着我。
  “应该说这种情况不是某一方的错误导致的,你们两个都有责任。”
  小敏停顿了一下,像在认真思考我说的话,“可能吧,其实上次调座位班主任把她调到我旁边时,我就很不愿意和她做同桌,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她是那种很疯很闹的女生,所以自从在一起后,我心里一直对她很抵触,就像您说的,我确实一直都没有真正接纳她,这可能让她很受挫。”
  “从你的角度看,你一直觉得同桌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她总在干扰你、诬陷你、伤害你,但我们换个角度想一想,如果你有一个很挑剔的同桌,她莫名地抵触你,总觉得你有各种毛病,出现问题时也总是推卸责任,你会喜欢她、接纳她吗?”
  “不会。”这次小敏口答得很干脆。
  “那你会因为她讨厌你而想方设法故意做一些事来报复她吗?”
  “这倒是很有可能,”小敏的回答毫不掩饰。“哦,老师,我知道了,你的意思是因为我总是对同桌很挑剔,她就故意报复我。”
  我知道,小敏终于可以换个角度从她人立场看问题了。“我也不确定你的同桌目前就是这种心理,但从你同桌那句‘是你逼我的’来看,至少不排除这种可能,对吧?”
  小敏陷入了沉默,我知道她在思考与自我审视。过了很久,小敏抬起头:“老师,我明白问题所在了,我回去后和她谈谈。这样坐在一起太痛苦了,我还是希望能与她和解。”小敏悟性很高,已经想到下一步该怎么做了。
  “出现人际关系问题,一般双方都有责任,但我们没有办法去改变他人,所以我们能做的只有通过改变自己来影响他人。你刚刚说的和同桌谈谈很好,你可以听听同桌对这些事的看法,如果她提出什么问题,你也能真诚接纳,必要时可为你平时的一些行为先向同桌道歉,我知道这是需要勇气的,但我鼓励你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嗯,我会去尝试的。”小敏抬起头,眼睛里闪着光。
  “我想说的第二步与同桌无关,而是你对自我的完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个体差异的存在决定了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标准来强求与衡量别人。人际交往就是一个双妥协的过程,如果我们总是对他人挑剔,而看不到自身的不足,不能自我反省,那么人际关系就很难和谐。”
  “我知道了,老师,我会按您所说的尝试去改变一下自己。”一改进门时的焦虑与不安,小敏此时似乎轻松不少。
  “虽然在这段人际关系中,你也存在一些不足,但你遇到问题时主动寻求帮助并主动尝试去做出改变,说明你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我相信你可以处理好这件事。”

三、咨询反思


  青春期的孩子容易走入自我中心的心理误区,以个人感受为主导,对他人不够理解,而这种对他人的挑剔和自我中心的性格特点很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紧张。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将心比心,多沟通,减少误会,增进交流。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渴望被爱、渴望被接纳,希望从同伴的认可和接纳中体验归属感,满足被尊重的需求。
  一次小小的同学矛盾,成为小敏成长过程中自我中心主义向人际平衡转换的重要一步。相信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经过这次自我完善的小敏一定会做得更好。
  (作者单位:湖北云梦一中,孝感,432500)
其他文献
〔关键词〕自制力;儿童;抗拒诱惑;心理实验  一、引言  生活中,诱惑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尤其在当今社会,物质高度丰富,选择随之增加,我们需要面对的诱惑越来越多。中小学生也不例外,他们遇到的诱惑格外多,比如玩的诱惑、考试作弊的诱惑、早恋的诱惑、享乐的诱惑等。这些诱惑是不易抗拒的,因为它们能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满足和快乐。如玩能满足感官上的快乐,作弊能满足虚荣心。但是作为社会中人,要有组织、有规范、有纪
一、 问题的提出    SEFC新教材增加了“Integrating Skills”(综合技能)部分。该部分提供了以读和写为主的综合性语言材料和活动。其中阅读语篇以单元主题为基础,扩大了文化信息,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写作活动为学生创设了具体情境,提供了综合运用语言的空间。  最初教学“Integrating Skills”部分时,笔者仅仅将其作为一般阅读材料来处理,因而整个教学过程单调、乏味和程式化
〔关键词〕情绪;高中生;活动设计〔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18-0040-04【活动理念】高中阶段的情感, 也是先有喜、怒、哀、乐等一般的情绪, 随后才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尽管发展的速度有个别差异, 可能会加速或减缓, 但整体上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逾越的。塞里格曼通过实验发现了一种普遍现象, 即“习得性无助”。他认为
摘要:一名八年级男生因玩手机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多次写保证书无效而不愿再写保证书,主动来到学校辅导室。根据个案的自述和医院诊断,辅导教师判断个案目前不存在心理危机,主要表现为焦虑状态。本案例用系统治疗的理论取向进行个案概念化,认为个案通过使用手机来缓解内心的焦虑,渴求情感需求的满足。初步干预共进行了三次辅导,第一次辅导了解主要情况,建立辅导关系;第二次辅导中搜集背景资料,寻找焦虑原因;第三次辅导中
〔关键词〕教研活动;设计理念;教学机智  几年前,为了参加市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的评比,我校心育教研组的老师们特意为了我举行了心育磨课活动,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那一个月的教研活动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教学真的是一门艺术。一节好的课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却需要教师长期的积累。一节好课需要多“磨”,一名教师的能力更需要多“磨”。  在反复的磨课过程中,我学到了不少东西。说实话,我对公开课有些抵触。看过别
〔摘要〕一名小学三年级男生在居家学习期间沉迷手机游戏,无法集中注意力上网课,不完成学习任务;易激怒,亲子关系紧张,如果不让打游戏就不肯吃饭、不肯睡觉、哭闹、发脾气等,因此常常被爸爸打骂。因爸爸将其玩游戏的手机摔坏,父子关系紧张。咨询师运用了谈话、沙盘等技术,帮助其调整情绪,适应复学节奏,回归正常学习生活。  〔关键词〕游戏沉迷;复学适应;亲子关系;沙盘游戏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使用方法不当,会引起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抵触,因为学生在面临自己问题的时候,出于多方面原因,经常很难用语言来表达。本文讲解了焦点解决短期治疗中评量问句的使用,并且将问题外表化技术穿插其中,方法如下:(1)画出问题,将问题外表化;(2)评量问句,将解决方法具体化;(3)继续追问,跟踪解决方案。通过以上三步,不仅有助于建立信任合作的咨访关系,并且能够舒缓学生因为面对问题无法用语
〔摘要〕广大教师是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群体,围绕稳定专兼职心理教师队伍、逐渐加大专职教师在队伍中的比例,加强专职教师的专业培训,提升全体学科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素养三大重点,江苏省镇江市实施行政推进强领导保证、评价反馈强制度保证、保证队伍强人才发展三大策略,通过一个认证、多管齐下、抓专兼职稳定专业、全体教师提升四大途径,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人人是心理健康教育人,处处皆心理健康教育地
〔摘要〕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家庭教育指导。学校提出帮助家长成为“孩子的成长教练”的目标,以课题为抓手,开发了小学“赋能式”新生家长会指导模式。该模式是以人本主义和后现代心理咨询技术为理论基础,以一年级新生家长会为起点,以终身学习为理念,以运用团体动力发展家长的正面管教能力为重点,通过现场讲座、自主学习、专题工作坊等方式持续促进家长成长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具体的指导策略包括精心开场,体验中
〔关键词〕家庭教育;感受;觉察;成长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36-0074-02  “修己以安人”是论语中孔子和子路的对话,孔子告诉我们的,首先不是如何安天下,而是如何做最好的自己。修身,是对家国、对社会、对家庭负责任的第一前提。孔子和他的弟子力争做最好的自己,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履行对家国、对社会的责任。作为父母,修己以安子女,便是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