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启于生活 应用于生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xie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而,新的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诠释了数学生活化,将数学与生活接轨。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陶行知曾经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数学家华罗庚也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外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生活的精彩描述。因此,数学课堂的生活化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那么,数学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为此,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将抽象的数学转化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贴近生活,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与生活进一步接轨。
  一、教学情境与生活接轨
  创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教师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数学活动的切入点,能让学生感到数学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好奇和兴趣,从而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在日常教学中,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教学实例,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知识。
  1、运用实例创设情境
  如教学循环小数概念时,让学生讲永远讲不完的做事,“从前,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说从前山上有座庙……”,通过实例初步感知“不断重复”,再举出自然现象“水→汽→云→水”的循环引出“循环”的概念。
  2、运用实物(挂图)创设情境
  圆的认识教学,这样引入:出示一幅颜色鲜艳的有用正方形做轮子的自行车,问同学们这自行车漂亮吗?喜不喜欢(不喜欢),为什么(虽漂亮但踩不动),老师把正方形车轮换成椭圆后再问学生喜不喜欢(不喜欢,因为骑这样的自行车在平坦大路上都会象踩在颠簸不平的路一样。),教师再把椭圆形车轮换成圆形,学生才满意。
  3、动手操作创设情境
  在教学《分桃子》一课时,我创设情境:先要求每个学生拿出9个桃子放在盘子里,每盘放的个数一样多,有几种放法,可以放几个?当学生操作完之后,从中选择五种:⑴每盘放3个,9÷3=3(盘);⑵每盘放9个,9÷9=1(盘);⑶每盘放2个,9÷2=4(盘),多1个;⑷每盘放4个,9÷4=2(盘),多1个;⑸每盘放5个,9÷5=1(盘),多4个。接下来引导学生观察上面五个除法式子,并提问:可以分成几种情况?学生于是很快的观察到,一类正好分完,另一类分完后还有剩余的。于是老师再画龙点睛地指出,正好分完的除法和除法算式,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分了以后还剩余的算式,我们就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这样创设生活情境,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轻松的接受新知识。
  4、运用媒体创设情境
  媒体具有直观、形象、具体、生活的特点,运用媒体创设情境,使抽象概念具体化,使难理解的问题容易化。如教学长方形的认识,相对的面完全相同,运用电脑平移两个面完全重合,相对的棱长的长度相等也一样,从而达到具体,直观的效果。
  5、模拟生活创设情境
  如教学两步加减的应用题时,要求每个小组的同学可以邀请别组的同学参加,小组人数可以比原来的人数多也可以比原来的少。
  二、数学理解与生活接轨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更是充满着数学问题。善于捕捉生活现象,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成为数学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之产生学习需要的有效方法。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如:在教学两位数乘法后,安排这样一个数学问题,学校组织师生去公园游玩。老师28人,小朋友150人。公园门口写着:门票成人每人30元,学生每人15元,团体30人以上每人20元。请同学们设计一种你认为最好的购票方案。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设计方案:
  1、全买团体票:(28 150)×20=3560元
  2、不买团体票:28×30﹢150×15=3090元
  3、一部分买团体票,一部分不买:(28﹢2)×20﹢(150-2)×15=2820元
  通过不同的方案的比较,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理财的意识。
  又如,在教学统计知识时,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看电视、报纸、上网或到市场、机关、学校等进行搜集、调查,了解我国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发展的信息情况。并加以整理、运用这些信息资源。这样,学生通过经历典型案例的處理过程,培养他们对数据的直观感觉,认识统计方法的特点,体会统计思想和方法应用的广泛性。使他们亲近数学,真正让数学走进学生,让数学走入生活。
  三、日常生活“数学化”
  孩子们的知识应该是在对话中形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在今天的“课堂超市”环节中,这一切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我先出示了文具价目表:篮球95元/个,排球50元/个,之后出示了一个数学问题,“买4个排球和6个篮球共要多少元钱?”。这样的数学问题,没有用新教材的学生一般的解题思路只有这一种“95×6 50×4”,可是使用了新教材的孩子们却出现了多种解决方法:(1)95×6 50×4;(2)(95 50)×4 95×2;(3)(95 50)×6-50×2
  通过“课堂超市”展示,使我们的数学走进了生活,使我们的孩子们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促进了孩子的思维开放性,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由于课堂时间短暂,所以作业成了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成了创新的广阔天地。如学习了长度单位,
   可以测自己和父母的身高,从家到学校的路程;认识了人民币可以用自己零用钱买所需要的东西;学习了统计知识和百分比,可以去统计本校学生人数以及男女生比例;会计算图形面积可以算一算自己家里的面积,所用瓷砖的块数等。再如布置学生“观察你家中的物品,找出几道乘法算式”;“你家一天的生活费用是多少,记录下来,制成表格,再进行计算”。这样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同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也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地交流中,学得积极、主动,思维随之展开,兴趣随之激起。将数学教学与生活相衔接,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就会产生强烈的亲近感和认同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在生活的原型,才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中学生试验能力有限这是有目共睹的,从高考物理实验题的考察情况中就可以体现这一点。因此如何加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水平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高考物理实验题的现状出发,对教师应对措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物理实验题,现状,应对措施    一、引言  目前,我国中学生的实验能力有目共睹——普遍较弱。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学校实验仪器设备配制不
【摘要】我们幼教舞蹈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将自己置于幼儿角度去感受藝术的美.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培养对舞蹈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初步的鉴赏力、创造力。因此.以新的理念对待幼儿舞蹈.就需要在创新教学中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尝试。  【关键词】陶冶情操体会情感活力与希望    首先、以情动人  创新教学,情感是教育的催化剂,一位美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美感是富有感情特征的”艺术对人的培养
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备课是每位老师必须做的功课,也是教学实践的起步,这一环节做得好不好,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成败。所以,老师们都很重视备课,舍得在上面花力气。不过,不少老师由于习惯定势,备课有了一定的套路,教学也就波澜不兴,缺乏创新气息。我们要落实新“课标”理念,使自己的教学出现新气象,就必须从备课做起,让备课拥有新思维、新方法。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
从古到今,有无数先哲在他们的社会实践中认识到艺术的根本价值,深刻地论述了人的修养离不开艺术的熏陶。孔子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就是说:人的修养由诗来开始,以礼为依据,由音乐来完成。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 “很难找出一种比从长期的经验中所发现的更好的东西,那就是用体育锻炼身体,用音乐陶冶心灵。”马克思明确:“一件艺术品,创造了,一个了解艺术,而且能够欣赏美的公众。”这就说明了音乐是一个完善的
【摘 要】当今,旅游行业蓬勃发展,从业人员素质直接影响行业形象。进入行业门槛越来越低,鱼龙混杂,低俗卑劣,唯利是图,令人担忧。学校作为培养导游队伍的主要基地,旅游专业必须高度重视学生旅游职业道德和文化艺术素养的教育。要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切实改革教学方法,特别要在教学实践环节,采取有效举措,促进学生良好职业道德和文化艺术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导游职业道德 导游文化艺术素养 旅游专业教学实践 
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的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因为不少同学进入高中之后很不适应,特别是高一年级,进校后,代数里首先遇到的是理论性很强的函数,再加上立体几何,空间概念、空间想象能力又不可能一下子就建立起来,这就使一些初中数学学得还不错的同学不能很快地适应而感到困难,以下就怎样学好高中数学谈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首先要改变观念  初中阶段,特别是初中三年级,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使你的成绩
【摘要】通过对成都市近几年体育产业各项发展指标全面详细地统计分析,找出其发展存在的具体问题,从政策支持、发展主渠道的拓展、积极引进国际重要赛事、不断开发新型体育产业门路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体育产业国民经济经济效应发展对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发2002(8)号〕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积极培育体育市场,为扩大内需、促进就
【摘要】把改革的思路变成改革的实践,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诚心乃是沟通师生心灵的一座桥梁,是联结师生情感的一条纽带,是加深师生友谊的一方催化剂。缔造非正式的人际关系,作为正式的师生关系的补充  【关键词】道德认识;师生关系;自主选择;弹性管理    古人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师生之间首先是教师对学生能够坦诚相待,推心置腹,那么学生自然就会对教师敞开心扉,尊敬有加,这样一切“干戈”皆可化为“玉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后续环节,属于反馈的环节,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数学作业的主要形式是解数学题。教师布置作业是为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自己教学的得失作出客观评价,并及时查漏补缺、调整、改进教学方法。学生完成作业是为了及时巩固课堂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形成技能,通过作业检查、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效果。让学生愿意做作业、喜欢做作业、主动做作业。从作业中获益并把教师
【摘 要】在新课标的一些教育目标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出现了教师千方百计活跃课堂气氛,而学生被迫合作的现状。事后,某些教师就会指责一些不愿意配合的学生.把他们当作课堂中的另类,在教师的强权之下,一些学生也开始滥竽充数,哗众取宠。对此现象,我们作为教师,我告诉我的的学生.有些情况也可以保持缄默。  【关键词】语文 沉默 课堂状态  在课标的指引下,高中语文教学有从纯工具走向关注人的新价值趋向,这个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