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PEST和AHP法的国有林场旅游景观评价研究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u4g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有林场转型关系到全国几十万职工的生存发展,科学研究其转型发展策略具有重要意义.采用SWOT-PEST法确定了评价体系的大致方向,根据德尔菲法结合研究对象实际情况拟定了5个景观系统和19个具体评价指标,并根据AHP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了权重赋予,最终进行了旅游景观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上清林场7个区块中,各板块平均得分4.4分,最高得分为北部济头源和薛家厂;2)旅游景观评价可以用于指导国有林场转型的产业空间划分和产业时序控制;3)基于SWOT-PEST法和AHP法的旅游景观评价可以作为国有林场转型发展的一种参考性科学决策方法;4)旅游景观评价兼具旅游资源评价和景观评价的优势,并能回避二者的不足;5)旅游景观评价的结果并不能只看总分,需结合各系统及具体指标得分进行综合解读.
其他文献
推进湘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打造湖南“三高四新”新发展格局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湘江流域生态环境多元共治发展现状,发现在现阶段湘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实践中存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目标差异、社会主体和市场主体的参与度较低以及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影响了湘江流域生态环境多元共治机制的有序运转.为破解上述难题,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通过论证各参与主体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责任关系以及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协同关系,分别从政绩考核制度、生态补偿机制、社会主体参与渠道以及多元主体的合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