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趣味性教学实施的具体措施分析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jipan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的政治课程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的道理空洞抽象,给学生讲解起来枯燥无味,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有的学生在思想上对政治课程的学习不够重视,这就使得本来就枯燥无味的政治课更难取得较好效果。如何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如何进行高中政治的趣味性教学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趣味性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进行政治趣味性教学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高中政治;趣味性教学;重要性;措施
  俗话说:“兴趣是最重要的老师。”只有人们真正感兴趣的事情,人们才会主动积极地去探究,去学习。有了趣味性,才会有积极性,才会有热情,学习对学生来说就会由枯燥无味变得轻松愉快。在教学中,尤其是在学生课业负担比较重的高中的教学中,老师更应该学会进行趣味性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的学科已经开始实施趣味性教学,政治学科也应该不甘落后。
  一、趣味性教学的重要性
  (一)在高中政治中进行趣味性教学契合了青少年心理特点
  在高中时期的青少年善疑好动,注意力不能长久集中,形象思维比较发达。这一时期,他们能够掌握一些复杂抽象的概念,但是在掌握复杂抽象概念时还需要形象具体的支持。若是没有具体形象当作支柱,那么他们可能就很难正确理解这些概念。因此,政治教师在讲课的时候,注意形象、生动、具体,循循善诱,深入浅出,讲究趣味性,这样正好能契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觉主动地去掌握政治的基本原理。
  (二)在高中政治中进行趣味教学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
  目前,新的技术和新的知识不断出现,学生的兴趣也越来越广泛,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如果仍然固守着传统的教育模式,就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和变化的需要。政治老师在授课时应该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不断调整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才真正符合教育规律。
  (三)在高中政治中进行趣味性教学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
  高中政治理论性比较强,尤其是政治中的很多哲学原理更是让学生难以理解。高中的政治老师也常常为学生不能准确掌握知识点而导致教学任务不能完成感到苦恼。老师要是把趣味性融入政治教学中,就会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主动学习政治,就更加容易取得教学成果,从而有利于老师完成教学任务。
  二、高中政治中进行趣味性教学的措施
  (一)通过课本中的一些漫画来吸引学生兴趣
  在政治课本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漫画,漫画有形象、生动、直观等的优点,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关注并使学生产生兴趣,教师应该学会使用这些漫画,通过分析漫画中的寓意,让学生掌握基本原理。比如,在讲到主观唯心主义的时候,有一幅漫画,漫画中的主人公是英国著名的倡导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家。他站在悬崖边上,一只脚已迈向了悬崖,马上就要坠入悬崖了,却闭着眼睛,嘴中不停地说:“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这幅漫画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出主观唯心主义的可笑和愚蠢。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观察这幅漫画,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认识到唯心主义是不可取的。
  老师在讲完基本的原理之后,为加深学生的印象,还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一下:假如自己现在身处寒冷的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在放学的路上冻得瑟瑟发抖,是否也可以像漫画中的哲学家那样,紧闭双眼,寒冷就会消失了?学生定会觉得十分可笑。就是让学生在感受谬论的荒唐和可笑中学习基本的哲学原理。
  (二)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科技不断进步,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泛,不仅局限于书本,报纸、电视和网络也是他们增长知识、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通过网络等得到的信息,学生有时候不能马上消化,有的学生会把这些信息带进课堂,可贵的是,在这些信息中有很多都涉及到了教材里面的重要知识点。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老师或学生积极地搜集各种各样的材料,特别是通过网络等工具,寻找一些最新的时事要闻,可以让学生自己评论,然后大家评,最后老师再根据教材进行讲解,这样既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量,又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勤动手、勤思考的好习惯。
  (三)使用比喻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比喻是汉语中经常用到的一种修辞手法,是对某一事物使用跟它有相似点的事物进行说明和描述,从而使其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比较抽象的原理、概念可以通过比喻来增强其趣味性。比如,在讲到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时候,可以将其比喻成“量体裁衣”,将生产比喻为人的身体,将生产关系比喻成衣服。并指出,随着人年龄的增长,人的身高不断增大,衣服也应该随着身高变化不断调整尺寸。这正好就能说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推动社会发展。
  结束语
  总之,采用趣味性教学是高中政治老师应该关注的问题。趣味性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知识储量等有重要的意义。只要我们把这种教学方式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和研究,就一定可以找到教育学生的有效途径,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我们的教学受到学生的欢迎,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李欣.趣味性教学的特点、方法及其优势[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4(08)
  [2]侯素芳.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趣味性教学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7.(01)
  [3]夏红敏.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2)
  [4]林祖浮.在高中哲学教学中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S1)
  [5]郑小燕.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哲学教学[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08)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吕四中学)
其他文献
作为美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学音乐教育,对于培养中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启迪智慧,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建设社会主
文明礼仪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根基,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臂膀。我们教育者要掌握正确、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教学生掌握基本的礼貌礼节知识,使学生养成礼貌待人的习惯,学会与人交往、
平衡计分卡是一种适合企业人力资本战略投资绩效评估的工具。根据企业定位、战略目标和平衡计分卡基本框架,企业可将其人力资本战略投资的绩效评价指标进行分类分层。并从企
【摘要】高中阶段的学生的思想方式、思维能力、思考习惯已相对成熟,他们追求独立,善于争论,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认识和见解,感情丰富而且热烈,这就需要我们音乐教师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教学水平同步发展、同频共振。  【关键词】提升;课堂教学;质效;提高;音乐审美;水平    高中音乐教师要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和谐的教学情景,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上用真情,在提升课堂教学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性学习方式”和终生学习的理念,极其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对教师的作业布置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改变传统的作业观,还要在工作中联系实际,精心设计,变换方式,有计划地布置作业,努力提高所布置作业的实践性,趣味性,创新性,针对不同学生分层次进行作业布置,让学生都能有效地,乐意地去完成作业,从而提高他们运用英语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不断培
【摘要】我们知道,思维来源于问题,它是创新的核心。在化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就是要打破学生心中对原有事物认识的平衡,引起他们在认识上的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知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投身到教学活动中去。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问题的创设,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思考问题的科学方法与创新思维能力。本文就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发展学生探究思维能力作阐述,不确当的地方,
【摘要】文章认为“任务驱动法”是很适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了“任务驱动法”教学的实施方法和要点。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小学信息技术  所谓“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学习方法,就是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
【摘要】初中教育处于整个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最后时期,其教学任务不仅担负着整个九年教育的总体整合,同样面临高中升学遴选的考验,这就表明了初中教育任务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如何完成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成了我们面临的日益紧迫的现实性问题。本文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出发,对初中英语有效性教学的实施提出一点实践性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英语;有效教学  一、有效教学的相关界定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