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不同抗凝方案对凝血机能的影响

来源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lin1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局部枸橼酸抗凝(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RCA)、低分子肝素抗凝(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和无抗凝在体外循环心脏术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中对患者凝血机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146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行CRR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8例、女48例,年龄(60.51±14.29)岁。根据抗凝方式将患者分为LMWH组、RCA组和无抗凝组,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常规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最大血栓振幅(maximum amplitude,MA)以及管路使用寿命及输血情况。结果筛选出术后应用CRRT 354例次,其中LMWH抗凝152次,RCA 160次,无抗凝42次,三组CRRT运行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多重比较显示RCA组的CRRT运行时间明显长于无抗凝组[34.50(14.00,86.00)h vs.15.00(12.00,50.88)h,P=0.033]。再次筛选出连续应用同一抗凝方案超过24 h的CRRT 155例次,分析比较CRRT开始前和运行24 h后的凝血指标及其差值,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三组间α角度(Angle)、最大血栓振幅(maximum amplitude,MA)的CRRT前后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00),多重比较显示RCA组Angle及MA在CRRT前后变化差值与LMWH组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04、0.000)。三组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输注人次及输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循环术后CRRT治疗采用局部RCA是一种能够延长CRRT运行时间、对患者凝血机能影响小的有效抗凝方案。
其他文献
介绍了基于CAN总线的碰撞输出的工作原理,并对碰撞输出信号进行设计,通过实车碰撞试验证明本设计能够满足汽车应用需求。
目的分析根因分析法在科室备用药品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用药安全与合理水平。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4年6月调查医院发生的备用药品质量管理问题56起,应用根因分析法
从无锡市滨湖区出发,跟着导航向西北方向开车近40公里,看到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古牌坊,就到了无锡市惠山区玉祁镇礼社村了。$$ 这个有着800多年历史的江南名村,2012年出现在住
报纸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类社会所赖以发展的资源基础也在发生着变化,资源基础正逐渐从物质资产逐渐转向无形资产,而智力资本也逐渐成为了现代社会经济
车身质量影响着汽车外观、性能以及消费者的购买倾向,而车门是车身质量控制的难点,实践表明,车门在自由状态下受其自身重量影响会产生下垂变形,导致车门上沿缝隙过大。先对车
臂丛神经损伤是常见严重损伤,尤其根性撕脱伤预后较差,以往认为是不可逆损伤,无手术指征。1987年顾玉东等报道采用多组神经移位的方法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取得良好疗效。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与连续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用于下肢骨折手术的优越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下肢骨折手术60例,随机分为两组,CSEA组(Ⅰ组,n=30)、CEA组(Ⅱ组,n=30)。选L2
某轻型卡车起动继电器内部增加了磁吹灭弧装置,利用永磁铁的磁力将电弧拉长、冷却,电弧被冷却而熄灭,保护触点不被电弧烧蚀。从根本上解决起动继电器触点易被电弧烧蚀问题,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