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护理要点研究

来源 :健康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qingqing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7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对症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的住院、止血时间以及出院后再出血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症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中西医结合、对症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消化内科疾病,以便血、呕血、腹痛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其发病与急性糜烂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有关,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导致大出血,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有研究发现,临床上给予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但是因为患者病情严重,所以良好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对对症护理运用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病程(6.3±1.5)d,年龄(47.2±9.5)岁,其中16例为女性、22例为男性;观察组病程(6.5±1.6)d,年龄(47.4±9.6)岁,其中15例为女性、23例为男性。两组患者的病程、性别等一般资料无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即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严格按照医嘱要求,给予患者血容量补充,对水电解质紊乱进行纠正,并且预防严重并发症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则行对症护理:①体位护理。责任护士要協助患者合理摆放体位,通常为平躺,抬高双下肢,改善脑供血,对于出现呕吐的患者,应该将头部偏向一侧,避免患者出现误吸或窒息,并且及时清理呕吐物,使患者的呼吸道保持通畅;②情志护理。治疗期间,责任护士要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了解患者想法,准确评估心理状态,通过移情易性法、情志相胜法以及按时疗法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并且多给患者列举一些成功的病例,使患者了解到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③监测病情。责任护士要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密切监测,包括血压、呼吸、脉搏以及体温等,观察患者的意识和瞳孔变化,准确记录出入量,并且要对呕吐物的性质和量进行观察,警惕发生大出血;④饮食指导。责任护士要耐心给患者及家属讲解饮食的重要性,叮嘱其合理安排日常饮食,主要为清淡的、容易消化的、富含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食用刺激性强、辛辣的、冰冷的食物,并且康复期间,忌含酒精的饮料、酒以及烟,预防疾病复发。
  1.3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评价治疗效果:①痊愈。临床症状如黑便、呕血等完全消失,且连续3d的大便隐血试验为阴性;②有效。黑便、呕血等症状改善明显,且经大便隐血试验,结果显示为(+);③无效。症状和体征变化不明显。同时,分别记录两组的住院时间、停止出血时间以及出院后再出血次数。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分析,组间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行X2和t检验,以P<0.05表示有差异。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1例无效、7例有效、30例痊愈,有效率为97.37%;而对照组5例无效、14例有效、19例痊愈,有效率为86.84%,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
  2.2两组恢复情况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再出血次数少,且停止出血和住院时间均较短,组间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上消化道出血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因为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多等特点,已经成为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的一种重要疾病[2]。中医学上将上消化道出血划分为“血证”范畴,认为其发病与劳倦过度、外感风邪、饮酒过多、情志过极等有关,有虚实证之分,通常坚持辨证施治的原则,并且治疗期间,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迅速为患者建立输液通道,给予患者氧气支持,使患者保持呼吸通畅,对提高治疗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3]。同时,在对症护理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能够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警惕再次出血,并且定时询问患者有误胃部或咽部不适感,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积极治疗干预,能够降低再次呕血的发生率[4]。此外,给予患者情志护理,能够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正视自身病情,并且多关心和鼓励患者,可以获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拉近护患距离,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减少情绪波动,从而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5]。
  综上所述,临床上给予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时,再运用对症护理,不仅可以缩短停止出血时间,还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预防出院后再次出血,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贾占花,曹洪涛,任蕾.中西医结合配合循证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8,24(10):1441-1443.
  [2]刘晓晖,何燕雯,温云云,苏新姬,朱常青,颜莉芳,崔丽玲,许妙娴.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慢性病学杂志,2018,19(05):660-661+664.
  [3]刘兰芹,叶丽,黄燕君.层次化护理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BR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7,25(03):287-292.
  [4]朱庆云.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21):3083-3085.
  [5]焦春兰.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护理要点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4):81-82.
其他文献
本研究主要探讨氨基酸和维生素对水牛体外受精(IVF)和孤雌激活(PA)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同时对不同品牌石蜡油的水牛孤雌激活胚胎体外培养效果进行了比较。 在SOF液中添加1.
通过跟随梁君昭老师学习,与他共同收集整理他的导师张素清名老中医的经验,对张素请老师诊治糖尿病性心脏病的资料,临床病例、进行分析归纳,整理总结.张素清名老中医认为糖尿
目的:探究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慢性肾衰竭患者β2-微球蛋白(β2-MG)、血红蛋白(Hb)水平的影响.方法:运用随机数表分组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7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分组为甲组(n=39例)
摘要:目的:探究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中期引产的疗效。方法:以随机的方式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中期引产的60例患者作为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根据随机的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在本次调查中采用了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方式。实验组在本次调查中采用了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方式。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宫缩发动时间长于实验组、胎盘娩出
目的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预防性抗血栓措施及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12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于术后第1日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
中医基本理论中对于气有不同的释意,具体分析中也相对较为复杂.当前医学中,对于气的概念主要认为是生物电质,但对于其具体的来源途径及作用,认识还较为模糊.本文主要结合自身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序贯联合痰热清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以抽签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5例;参照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实验组采用阿奇
目的:分析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给予冠脉介入性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某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4
目的:总结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效果,为强直性脊柱炎临床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治疗的13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