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先天性心脏病专科数据库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先天性心脏病专科数据库,对相关病例进行数据化管理,以期寻找治疗疾病的最佳方案。方法收集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相关专业的数据,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和结构化处理。通过与电子病历系统之间建立接口,使两者结合形成完整的病史记录数据。结果建立了先天性心脏病专科数据库,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治理,已应用于临床管理。结论先天性心脏病专科数据库基本规范了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治数据,并与国际标准统一,利于推动循证医学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全院统一的规范化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诊疗路径。方法通过分析VTE防控中临床诊疗和医疗质控管理的需求,借助信息系统构建VTE防治闭环诊疗路径,覆盖评估、预警、预防、诊断、治疗5大阶段。结果有效提高临床医护人员进行VTE风险评估和相应预防、治疗措施的实施率,并实现全院同质化VTE质控管理。结论标准化干预路径对临床医护人员的引导和辅助诊疗,可有效降低VTE发生风险,提升VTE防治水平,为医院构建常态化的VTE防治质量监控体系,提供有力支持。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基于大数据集成平台,设计了患者全程随访管理系统,以患者为中心,整合了患者院内院外的健康数据,建立了全生命周期的医疗服务体系,管理系统为患者提供“健康-疾病-愈后-随访”的精细化诊疗服务,优化患者体验。本文从需求分析、数据集成、系统架构、功能模块、应用效果5个方面对随访系统进行介绍,并总结了在院内肺结节项目组的应用成效,证实了该系统确实提升了医疗服务的专业性和患者的就医体验,以及全程随访管理平台的现状和未来需改进的要点。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积极融合互联网思维和智能化手段,研发全市统一的核酸检测管理系统,构建“实名认证、网上登记、扫码即用、亮码即采、结果速查”等功能模块,实现预约登记、采样检测、结果查询等全流程业务管理,实现多点采样、区域调配、全市统检,可将样本精确分配至尚有工作余量的检测机构,实现合理的资源统筹,满足市民自愿检测需求和区域应急处置工作要求。本文着重介绍支撑大型群体、服务全流程的核酸检测管理系统设计与构建,旨在为相同应用场景提供借鉴意义。
目的全面落实患者安全目标,优化完善危急值管理流程。方法以危急值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模式期间的数据及经验为依托,对照管理期间发生的变化,分析危急值管理对医院带来的影响。结果2018年第一季度危急值处置及时率为81.31%,2019年第四季度危急值处置及时率为97.80%,危急值处置及时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院借助先进的信息平台,从危急值各个环节进行质量监控,实现了全流程信息化管理,保障了医疗质量及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