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有关问题的思考

来源 :职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t_8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学一体化”教学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已经为大家普遍认识。为了满足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能力要求,适应学习者个性和职业发展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实现有效的职业学习,培养“高素质”、具备良好“职业能力”的劳动者,积极探索科学的、符合工学结合要求和国情实际的新型课程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问题能力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通过教师上几节课强化训练的课就能完成的,它应该是我们一线教师长期追求的目标。因此我们教师不能只着眼于对知识的传授,而是要向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发展,这样才能适应新的教学理念。所以说培养学生的提问题能力,是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意识;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
2008 年下半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中国老百姓生活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明显。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与搜狐新闻中心联合进行的“2009 年两会热点话题:就业”针对京沪穗三地居民的电话调查结果显示:在金融危机中,初中及以下学历、月收入不超过3000 元的普通员工或技术人员被裁员或减薪的比例最高,学历歧视则加剧了低学历者在未来工作求职中的压力,造成他们对未来工作求职信心不足。    “三低”人员首当其冲   
【正】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机电专业教学课时被明显缩减,存在着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而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质量,成了教学面临的一大难题。传统的教学
【摘 要】新课程提出,初中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方面着手,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促使学生能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前提和基础上去解决生活当中实际发生和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提升和发展。因此,教师应该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创新和优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新时期背景下如何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展开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促进学生能够在良好的课堂环境当中学习和掌握
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是一家专业从事劳动法律援助与劳动法研究的民间机构,出版了《无忧劳动合同151条精解》《员工维极实战兵法》等多部劳动法专著,与全国各地劳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