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的抗议与忍耐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og1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9年的东欧剧变,抛开意识形态之争,无可否认的是,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了,亨廷顿的“第三波浪潮”高歌猛进。柏林墙、哈维尔、瓦文萨、团结工会、圆桌会议、戈尔巴乔夫……一连串熟悉如常的名词被历史定格,但问题是,接下来怎么办?
  民主了,未必是宪政了,即便宪政实现,大部分人还是得低下头面对衣食住行这样那样细小入微的问题。每一个国家的转型模式,都有其具体的历史承接和现实条件的约制,匈牙利学者格雷什科维奇对转型期国家的政治经济分析,因其作为社会变动的亲历者的身份,便在政治、行政、经济三位一体的理论模式中,引入了转型起始对原有模式依赖性的生动分析。
  20年倏忽而过,世界新增8个发达国家的名单中,昔日的东欧国家赫然济济一堂,斯洛文尼亚、捷克、匈牙利。还有爱沙尼亚、斯洛伐克、克罗地亚、立陶宛、波兰、拉脱维亚也发展劲头十足,昂首挺胸排在预备队里。《抗议与忍耐的政治经济分析》试图解释的,正是这样一个看似悖论的转型现象:东欧国家经济上的崩溃和政权的剧烈嬗变并没有带来社会的失序以及国家治理的失败,而是同时完成了向自由市场经济与宪政民主政治的转型。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东欧国家告别专制政治与计划经济的双重羁绊,形成了一种新的治理均衡,也即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的一种低水平的均衡。东欧国家转型出现这种结局的机理何在?
  在民主制度的缺席下,“没有制度化的政党、缺乏职业政治领袖、不存在负责任的精英群体、没有有效的政府机制、缺乏组织化的民间社会、没有发达的中产阶级以及历史上不存在企业家精神”,东欧国家是如何从捉襟肘见过渡到长袖善舞的境界,东欧何以没有走向拉丁美洲那样的尴尬境地,本书的论述主题,即在于此。而转型期间的正义如何执行,是纽伦堡审判中疾恶如仇的模式,还是南非真相与和解委员会那样的宽恕为怀,罪与罚的实现、公理的实践,这些转型期间的正义执行,似乎不是本书的重点。书中的关键词之一是“新自由主义”,也就是说,在“新自由主义”这种经济模式下,东欧诸国日夜马不停蹄地步入辉煌。
  这一概念说来很简单,第一点解释是紧缩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以及汇率政策,第二点是减少国家在经济中的作用并增加市场在经济中的作用。它的结构性调整措施包括“贸易自由化、解除管制以及私有化”。其实一言以蔽之,第一条即休克疗法,第二条便是亚当·斯密所谓的“看不见的手”。秦晖和金雁在《十年沧桑——东欧诸国的经济社会转轨与思想变迁》一书里提到,尾大不掉的帝国遗留下问题种种,这么一个臃肿的身躯必须经过痛苦的稳定化阶段才能克服其巨大的惯性,于是休克疗法呼之即来一边是治疗的过程,一边是医治的预期目标,因为对自由最大的威胁是权力的集中,所以转轨后的国家,首要之务是分散政府的权力,这个权力虽然可以一厢情愿地去做许多有益事情,但有害的事也是因它产生。政府在自由市场中的角色定位,不过是“竞赛规则”的制定者和裁判者。
  同样不可避免的是,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暗流涌动,伯林的担忧始终没有过保鲜期,只不过,此时此刻,没有了秘密警察和集中营,抗议、游行、罢工更多受到了民主程序的制度性和时间性安排的束缚,一切愤怒和发泄,都在有条不紊地照章进行,民主体制从低素质走向成熟,市场经济从弱不禁风成长到根深叶茂,这一切,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其他文献
“有许多人认为我是反孔非儒的。在许多方面,我对那经过长期发展的儒教的批判是很严厉的。”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人物之一、北京大学的前校长胡适曾这样说道。  世事何其难料。  “五四运动”中健将林立、旗手迭出的北京大学,如今却成了儒学复兴的一个重镇。距今不过91年时间,“孔家店”又重新挂牌开张了——继2000年成立国学研究院之后,2010年夏天,北大又成立了儒学研究院。主张文化多元共存的中国儒学大家汤一介先
哥本哈根国际气候会议闭幕,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最后一刻亲自督师,达成协议。协议虽然空泛,至少比各国拍桌子互骂一通不欢而散好。  英美舆论集中火力,指中国领导第三世界从中作梗,奥巴马尤为恼火的是:中国另搞“会外有会”,派一个低级代表列席欧美的元首级会议,另外拉拢巴西、印度等第三世界大国密谈奥巴马不顾礼仪,直捣会场,在走廊高声叫板。据说这么一闹,终于有了“协议”,但中国还是拒绝接受“国际监管”今后的碳排放
华裔“虎妈”的真相  美 《时代》1月31日    自称是严母(“虎妈”)的耶鲁大学法学院华裔女教授蔡美儿,在教养子女上沿袭了中国传统的严教思路。她曾强迫7岁的小女儿Lulu从晚饭后到睡觉前连续练习弹奏一首钢琴曲数小时。她还会像一些严厉的中国父亲那样,当女儿有失礼举止时称其为“废物”。  蔡美儿的新书《严母战歌》确实触到了美国的痛处。若美国经济与中国相比是失败的,那么,美国中小学教育体系也是失败的
没有基层民主治理,就没有成都城乡统筹改革的成功。成都的改革者提出,不要代民作主,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这不仅是实践说明的道理,也与改革者的抱负有关系。  2010年2月20日是新年后的上班第一天,成都市召开了一场共有4000多名干部参加的“深入推进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大会”,通过视频系统联系起来的分会场就有10余个。用从2003年开始就担任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的话说,这是一个“一竿
欧洲政要们4月份的主要外交工作是什么?其中,与中国高层领导人的会晤肯定会占据他们大量时间,当然除了大选中忐忑不安的萨科齐。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国务委员刘延东都在这个月份踏上了欧洲的土地。在这几次重要外事活动中,副总理李克强的出访被媒体和欧洲政治家赋予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长远意义。各国对李克强的外交礼遇规格非常高,欧洲政商两界的精英纷纷想了解这位中国
出于“现代个体人格以及公民意识培养”的迫切需要,山东、湖北两省的教育主管机构最近下令对《三字经》等相关经典进行删节,他们认为被删节的文字竟存在一种道德利令,将会腐蚀小朋友的心灵。  这背后已经挟带了某些强烈扩张的控制欲。说起来是为了小弟弟小妹妹们好,究其实质,是把担心用错了地方,变成了一种想当然,好像只有大家都跟着他们的屁股后面按照他们给定的轨道往前走,才是唯一正确,才能万无一失。这是一种发散式的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在艰难中推进,政治结构无法回避越来越分化的社会经济结构所带来的巨大挑战。  就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而言,这让人深为忧虑。政治体制改革如果迟迟看不到实质性行动,不单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难以巩固,更会影响我们对未来的信心,改革的认同资源和道义优势,势必继续流失。  这毫无疑问需要“回答”。  因此,有观点提出了一个新的解释,这并不是缘于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而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理论准备不
1833年,伟大的兰克在《论列强》中第一次提出“均势”概念的界定。他指出,存在“一位庇佑欧洲免遭任何单独或暴力势力支配的守护神”,“它总能以一方的抵抗回应另一方面的压力”;在使欧洲权力版图经历一次次新陈代谢的同时,均势亦令欧洲本身成为多样化的统一体,支配着世界范围内的权力消长。兰克还预见,普鲁士和俄国趋于强大的前景将进一步完善欧洲均势,普奥两国之间则需要建立一种“联盟体制”—统一的德意志。  普鲁
冯小刚导演确实是一位奇才。一个奔向半百、因而急于在婚姻中找到归宿的“老男”,和一个花季已逝、但却坚持在爱情中留住青春的“大女”,被冯导拉扯到一起,用一个“诚” 字将两人粘合起来,演绎出一部很有哲理、又相当动人的故事。《非诚勿扰》1、2两部姐妹片,让成千上万的观众心甘情愿地自掏腰包在暗无天日的影院里耗上4个小时。但戏还没完,据说要到2030年才有最终结果。看来有了这份“诚”,冯导要不依不饶地让这两位
陈冠中,祖籍宁波,生于上海,旅台6年,驻京10年,居港40年,参与了两岸三地的文化进程。  1976年,他在香港创办《号外》杂志,一万份创刊号只订出两三千份,卖出三四百份,却一直坚持下去,直至成为香港著名的文化杂志。1994年到1997年,他与三联书店合作,在香港和台湾出版了30期《读书》繁体字版。  似乎从陈冠中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就注定了漂泊。他说他出生于上海,但祖籍在宁波,所以更准确地说是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