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耐药,为抗病毒赢得更多时间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ang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肝抗病毒治疗目的是:长期、最大限度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在使用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最令医生和患者头痛的是药物的耐药问题。这个问题处理好了,抗病毒治疗能顺利进行;反之,会延误治疗时间,加重病情。
  
  耐药原因——病毒易变异 病毒在应对药物时会产生变异以对抗药物,产生耐药性。同样,乙肝病毒也会发生变异,以应对抗病毒药物。目前,中国在治疗乙肝方面所用的核苷类似物有拉米夫定、替吡夫定、阿德福韦和恩替卡韦,这些药物在与乙肝病毒的博弈中,“表现”有差异。在乙肝病毒DNA基因序列出现1个位点变异后,拉米夫定就可发生耐药。而恩替卡韦在乙肝病毒DNA基因序列出现3个以上位点变异时,才发生耐药。因此,研究人员将恩替卡韦的这种特性称为“高基因屏障”。在现有的核苷类似物中,恩替卡韦的耐药率最低,5年累计耐药发生率为1.2%,耐药率最高的是拉米夫定,使用5年,耐药发生率高达70%。 仅有高基因屏障,还是不能较好地解决乙肝病毒变异后产生的耐药性问题。抗病毒药物还必须能强效抑制病毒复制,当病毒被抑制到最低水平时,病毒发生变异的“活力”也被最大限度地抑制了。在治疗乙肝的药物中,恩替卡韦能快速抑制病毒复制,一部分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2~3个月后,病毒DNA已达到不可测水平;治疗半年时,大多数乙肝患者体内病毒DNA都达到不可测水平。 针对乙肝病毒的变异,临床上要求医生对采用核苷类似物治疗的患者进行耐药干预。在治疗期间,加强患者随访频率,及时发现耐药情况。作为患者,要配合医生检查,使耐药发生后处理更及时。
  
  耐药表现——三阶段递进 临床上,一般将核苷类似物治疗耐药分为三个阶段:①基因耐药,即通过基因耐药检测,发现乙肝病毒DNA的氨基酸位点发生变异,对药物产生耐药性。在这个阶段,患者无症状,感觉不到耐药的发生。②乙肝病毒DNA“突破”,在这个阶段,原本常规用药控制很好的乙肝病毒DNA出现了快速复制,从不可测水平到可测水平,甚至达到更高的病毒载量。③临床耐药,即患者在常规用药前提下,转氨酶升高,其他肝功能指标也出现异常。通常情况下,乙肝患者出现耐药是按以上三个阶梯进展的。但也有严重的,三种情况同时出现。
  
  减少耐药——初治药物选择很关键 乙肝病毒对核苷类似物产生耐药后,可加药或者换药处理。以耐药率最高的拉米夫定为例,药物出现耐药后,可在继续使用拉米夫定的基础上,每天增加1片阿德福韦或者增加2片恩替卡韦。如果患者适应证符合,也可更换干扰素。耐药后的联合用药,虽可以帮助稳定病情,但不排除多重耐药的发生。有的患者出现多种药物耐药后,最终陷入无药可选的尴尬境地。 耐药的后果,不仅导致以前抗病毒治疗的成果丧失,而且会因耐药后换药而使治疗费用剧增。既增加了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也增加了医生的治疗难度。最糟糕的是,有的患者会因为没有尽早发现耐药,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抗病毒治疗时间,使病情加重。 从长远看,耐药再换药的做法并不“经济”。如果患者经济基础好,在选择核苷类似物初治药物时,就应该选择抑制病毒能力强,耐药率低的药物。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抗病毒效果,减少治疗反复,争取治疗时间。
其他文献
中国首次大型网上性调查报告表明:我国更年期妇女仍保持较高频率的性生活,但33.6%的女性阴道分泌物减少,24.9%的女性性交疼痛,21.3%的女性在性生活中有肌肉疼痛和盗汗等其他不适症状。    祸首:雌激素下降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缺乏对更年期生理变化的正确认识,更年期妇女普遍把绝经后出现的性冷淡和性功能问题归结于衰老的自然结果,没有及时寻求帮助,采取相应治疗措施。调查显示,当遇到性问题后,
冰箱不是“保险箱”,它没有杀菌功能。冰箱储物只有讲究规则,才能保证卫生健康。人们常抱怨冰箱很容易出现异味,这与冰箱内各种物品混装串味或者冰箱使用时间过长又未及时清理有关。下面介绍一些冰箱储物用品,可帮助主妇们合理“规划”冰箱空间,使食物的品质和营养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保鲜膜(袋)  潮湿的食物,如蔬菜、鱼、肉等,在冰箱冷藏室存放容易结霜,应该用保鲜膜(袋)包好以后再储存。若为鲜鱼,应先
由于工作压力和职场竞争的加剧,男人发生勃起功能障碍(简称ED)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这类不“性”男人,往往十分迷信药物的神奇疗效,希望依靠药物将其不“性”根除。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壮阳药“调理”后,却难以获得理想的疗效,甚至适得其反。究其原因,大多数ED患者是忽视了以下四条原则。     原则一:合理用药   药物治疗ED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助性药物能帮助心理性ED或轻中度器质性
目前医学界主流认识乙肝的治疗以抗病毒治疗为首选。现有药物不能清除肝细胞内乙肝病毒的cccDNA,给病毒复制留下了源头,因此目前还不能根除乙肝病毒,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是持久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抗病毒药物虽然不是灵丹妙药,但长期抗病毒治疗的意义在于最大限度持续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和肝纤维化,减少和防止肝硬化、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不过,抗病毒治疗之路并不一帆风顺。
心肌梗死会“变脸”    头痛型  现象:部分心肌梗死患者以头痛为主要症状而就医,医生常把注意力集中在头痛上,在头颅周围寻找原因,而忽略了“远在天边”的心脏。  分析:乍一看,头痛与心肌梗死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若仔细分析,两者之间是息息相关的。脑组织对缺血缺氧极其敏感,当患者发生心肌梗死时,脑供血不足可导致头痛。这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只是大多数患者的头痛被心前区疼痛所掩盖了。  提醒:当患者,特别是
糖尿病,正在加速向我们悄悄走来  糖尿病约困扰着全球1.5亿人。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3500万,患病率居世界第二位,这一数字正以每天至少3000人的速度增加,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8000万至1亿人。糖尿病经常是“悄悄地来”,有50%以上的患者并没有出现“三多一少”(“三多”指多饮,多食、多尿,“一少”指体重减轻)的典型糖尿病症状,往往是在产生并发症时匆忙就医,才发现患了糖尿病。    糖尿病并发症
最常见的3类疾病    ·各种感染 细菌感染,如口腔、面部等处的急性炎症,常引起下颌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地较软、活动度好,伴疼痛发热。一般可随炎症的消失而逐渐恢复正常。病毒感染,如麻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都可引起淋巴结肿大。此外,过敏反应性疾病及毒虫蜇伤,也可出现淋巴结肿大。  ·慢性淋巴结炎 多数有明显的感染灶,且常为局限性淋巴结肿大,有压痛,一般直径不超过2~3厘米,抗炎治疗后会缩小
生活实例    阿萍快30岁了,用时下的流行语说,她是一位“剩女”。很多女孩子认为,28岁是一道“坎”,而阿萍已过了这一年龄。患了“婚姻恐慌症”的阿萍尝试着“自我救赎”,一到周末节假日,她“不是在相亲,就是在相亲的路上”,她将自己的网名也改为“一天到晚相亲的鱼”。但每次相亲都以失败告终:不是对方嫌阿萍岁数偏大,就是阿萍根本瞧不上对方。后来的相亲,成了逢场作戏,她索性只是机械地去应付一下。“红娘”也
“吃血补血”是中国民间传统的饮食习惯,在许多地方,以动物血制品为食材的菜肴一直畅销不衰,如猪血炖豆腐、川菜“毛血旺”等。可是,当血制食品造假问题频繁发生后,如何才能保证饮食安全,成为人们最关心的话题。    “吃血补血”源远流长    我国民间养生观中,常有“吃什么补什么”的说法,如吃心补心、吃脑补脑、吃牛骨“长力气”……很多人觉得吃动物血制品可以“补血”。为了给老人、孕产妇或儿童补充营养,不少人
作者简介  杨志寅,教授、主任医师。现任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总编,同济大学兼职教授,济宁医学院副院长,山东省行为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省行为医学教育研究所所长。主编《行为决定健康》《诊断学大辞典》等多部书籍专著。    最近注意到一项调查数据:目前中国成年人中习惯久坐或活动极少的人比例高达60%~85%!  这让我联想起生活中一些非常熟悉的情景:到办公室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