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混凝土框架梁柱中间节点试验研究

来源 :2015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kwokh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6个再生混凝土框架梁柱中间节点足尺构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低轴压比条件下再生混凝土节点区的粘结锚固性能.通过改变穿越节点核心区的梁纵筋直径、强度来研究再生混凝土节点的最小相对锚固长度,同时研究新的构造措施对节点粘结锚固性能及核心区抗剪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低轴压比条件下,按照普通混凝土规范设计的再生混凝土框架梁柱中间节点发生粘结滑移破坏,减小梁纵筋直径或在贯穿节点区的梁纵筋上焊接横向锚固钢筋均可以提高节点区的粘结锚固性能.再生混凝土节点抗剪承载力应在普通混凝土节点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折减.
其他文献
利用强度调制光电流谱(IMPS)研究了不同微结构的TiO2薄膜在不同的浸泡时间条件下的染料分布情况,分析了染料分布对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光伏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iO2薄膜中确实存
胆盐是一类重要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它能够结合到类脂双层膜中并改变膜的性质.胆盐可分配到泡囊中甚至溶解泡囊,还能与脂质体作用,在脂质双分子层上形成小孔,但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胆
山区桥址处风场具有较强的随机性与不确定性,在选取其CFD计算域时,盲目参考已有的工程可能会造成较大的模型误差,或增加大量的计算开销。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山区复杂地形CFD
将在计算生物分子中广泛应用的CHARMM力场应用于Windows computer cluster server(WCCS)环境下,并实现了该力场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程序的通用显卡(GPU)并行计算.对一些多肽链的动力
用半经验的AM1和MNDO方法以及密度泛函B3LYP/3—21G方法对C50(D5h)的衍生物C488P2的所有可能的异构体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优化了稳定构型,计算了生成热、HOMO—LUMO能级差、NICS
用MP2方法得到单配位电子化物M—X(M=Li,Na,K;X=NH3,NCH,HF)和二配位电子化物M-(FH)2(M=Li,Na,K)的几何结构.使用高水平的QCISD/6-311++G(3df,3pd)计算了它们的一阶超极化率风.在单配位的电子化物
研究了BaCo0.7Fe0.2Nb0.1O3-δ(BCFN)透氧膜反应器还原侧表面反应机理,分析了表面催化微粒及催化床对膜反应器的作用.提出了“催化解离机制”是构成甲烷重整BCFN膜反应器透氧量上
通过金刚石对顶砧(DAC)高压装置产生高压,利用原位高压同步辐射能量色散X射线衍射(EDXD)和同步辐射远红外光谱研究了压力对DPP-11[2,5-二-(11-十一醇基)-3,6-二-(2-噻吩基)-1,4-二酮
通过对内贴应变片钢筋的直接拔出试验,分析冻融作用下粉煤灰掺量对钢筋与粉煤灰混凝土间粘结性能的影响,得出冻融循环作用对钢筋与粉煤灰混凝土之间粘结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