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学习体验带上理性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efly_x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的语文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认知活动,更应是一种体验活动。“听而易忘,见而易记,做而易懂”,可见“体验”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体验也是语文课程中的关键词之一。那么,如何让语文体验走向理性呢?
  一、体验有条理,让思维从混沌到清晰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在接收信息过程中常常出现杂乱无章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是很多时候儿童思维没有条理性。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关注学生体验,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有条理地去体验,让学生的思维从混沌不清逐步走向清晰可见。
  以执教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做手工》为例。课前,我布置学生制作一个自己最擅长的手工作品;课间,给每个学生的作品一一拍照;课上,将他们的作品逐一进行展示,然后指导学生先用这样的句式进行介绍:“我用______做了一个______的______。”学生有了亲自体验和制作,再看到大屏上自己的作品,都迫不及待地想表达。
  生1:我用超轻黏土做了一个快乐的糖果乐园。
  生2:我用饼干盒、铅笔制作了一辆小推车。
  生3:我用卡纸和树叶制作了“蝶恋花”。
  生4:我用一次性杯子和卡纸制作了妈妈最喜欢的向日葵。
  ……
  在倾听、纠正、鼓励、指导中,每个学生都能用一句完整的话介绍自己的作品。接着,我进行了第二步的教学,给学生提供了语言“拐杖”:“我先_____,再_____,接着_____,最后_____。”让学生试着用这样的句式去有顺序、有条理地表达。有了语言“拐杖”,每一个学生对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描述起来绘声绘色。思维条理性可以通过外部的语言表达呈现出来,当学生能将做手工的过程说清楚、讲明白的时候,他们的思维一定也会变得严谨有序了。此刻,老师再告诉学生在今后的表达中,我们如果需要分步骤介绍一样物体或一件事情时,同样可以借助于这些连词去表达。
  二、体验有过程,让学习从感知到运用
  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学习从“感知”到“会运用”,是个体学习过程中两个不同层次的学习水平,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学会学习是核心素养真正落地的表现。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阅读体验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策略,它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关键能力的成长点。
  如我在执教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孙悟空打妖怪》时是这样设计的——
  师:孙悟空想听听小朋友们更有创意的诵读,小朋友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小组合作练习、展示,师相机指导,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师:读着读着,你们发现这首儿歌有什么秘密了吗?看看谁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
  (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渐渐有了讨论的声音……)
  生:上一句结尾的词就是下一句开头的词。
  师:这种写法叫连锁调。发现了这个秘密,就能更快地帮助我们记忆儿歌了。
  (掌握窍门、自由记忆、自主展示……)
  师:真好,咱们班个个都是学习高手,一学就会。可老师遇到一个“小马虎”,你看,他也找到一首连锁调儿歌,可是一不小心,丢了几个字,你们愿意帮助他吗?(出示:从前有座山。学以致用,生借助连锁调规律去补充儿歌。)
  教师带领学生自主发现连锁调“秘密”,积极体验连锁调“魅力”,尝试运用连锁调“规律”。这样的阅读体验步步启发,层层递进,不仅遵循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在学习中理解了知识和技能,还在积极的体验中吸收并运用所学知识,从而提升了学科素养。重要的是,素养的提升是建立在学生愉悦体验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成长”看得见,有效地进行了高阶思维的训练。
  三、体验多角度,让思维从肤浅到深刻
  语文课堂教学中,多角度的体验,方能彰显语文的独特的魅力,让思维走向深刻,使语文课堂成为真正的智慧之旅。
  我们来看江苏省特级教师姜树华在执教《搭船的鸟》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师:瞧,这也是一个大作家写鸟,为何一个写得很详细,一个写得很不详细呢?谁的水平高?作者写得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呢?
  (独立思考后,四人小组进行商讨)
  生1:我认为可能是鸟的品种不一样,所以就写得不一样。
  生2:我不太赞同,但肯定不是作家没有水平。
  师:没关系,大家可以尽情地、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生3:我感觉是他们观察的距离不一样,肯定不是大作家没有水平的问题。
  师:我也赞成不是作家没有水平,但到底观察的距离是不是主要原因呢?再想想。
  生4:我觉得是观察的角度不同。
  师: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5:我不同意,鸟搭船,《翠鸟》写的就是翠鸟。
  师:你能讲得再具体点吗?
  生:《搭船的鸟》重点不是描写鸟,是搭船这件事,而《翠鸟》是描写鸟,所以要详细描写鸟的外形。(教室里响起了掌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教师带领學生多角度的阅读和思考,从文字入手,从写作方法入手。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不仅巧妙地将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有机融合一体,揣摩文章、习得写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进行不一样的体验和阅读,这种阅读习惯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的影响是深远的。教师给学生的思维打开了一扇窗,教会了学生多角度看待文本,多角度分析,多角度理解,甚至多角度去解决问题等,立足教材、品读文本、对比分析、独立思考、思辨表达,学生的思维从肤浅走向深刻,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生长”。
  语文阅读教学必须重视体验,我们应在有条理、有过程、多角度的体验中,帮助学生化被动的知识接受为主动的素养提升,让每一位学生心有所感,智有所启,情有所思,学有所获,进一步提升学生内在的思维品质。
  (作者单位: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
其他文献
一、课前谈话——引酒诗rn1.同学们,今天在这里上课,有这么多老师听课,你的心情如何?(预设:紧张)你准备怎样舒缓你的紧张?为了舒缓你们心中的紧张,我们来背背诗如何?老师有一
期刊
在高速切削加工中,刀具寿命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到刀具需求计划制定、刀具成本核算以及切削参数制定,从而影响到生产效率和加工成本。而刀具寿命取决于刀具的磨损,刀具寿
【一次听课】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我聆听了《西门豹治邺》的第二课时。上课的教师根据单元语文要素“简要复述课文”,借鉴语文练习册填空题“以……为借口……”的句式,引导学生理解了“西门豹以新娘不漂亮,让巫婆去跟河神说一声为借口,把巫婆投进了漳河;以催一催巫婆为借口,把官绅头子也投进了漳河;又以去催催巫婆和官绅头子为借口,要把官绅们也扔进河里去”。随后,创设了一个“百姓们奔走相告”的情境,让学生进行简要
期刊
近年来,儿童创客教育引起学校及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我校以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成功申报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试验项目《科探营:小创客学习空间的建构》,通过搭建“科探营”自主活动平台,开辟“科探营”有效实践路径,形成了“科探营”独特实施范式,有效建构“小创客”多种学习经验,助推儿童的个性化深度学习。  “科探营”是一个供一至若干名儿童自主参与科学探究的场所。“‘小创客’学习经验
期刊
小学习作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作文教学中,改变以往教学观念,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开创新的教学思路,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思维能力,变得更加重要.rn一、培养
期刊
嫦娥rn[唐]李商隐rn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rn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rn《嫦娥奔月》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神话故事之一.rn在《淮南子·本经训》中,记录了这样一
期刊
为了获得更高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机床主轴、透平机等一系列旋转机械正朝着智能化,高速化方向发展。然而,转子系统所受的不平衡力与转速的平方成正比,随着机器转速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