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差生形成特点及教学对策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所有的学生通过体育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增强学习信心,从而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的发展。体育教学的对象也要求必须面向所有学生,为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体育的宗旨是带给人以健康和快乐,所以体现在教学中应该是具有吸引力和情趣的一种学习活动。这样可以在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的同时体现出新的课程改革中“以人为本”、“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学习中受益,“健康”最重要的现代教育理念。
  【关键词】体育教学 差生 特点 教育
  实际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往往将更多地关心给了表现好的优秀生,对后进生或者称之为差生的学生往往关注不足,关心不够,帮助不多。我们没有理由不把更多的心血和爱心倾注于他们身上。我们不希望也不愿意看到他们在体育学习中,因为体育差而影响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影响以后学习和生活信心的树立。因此,对体育差生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可以转变体育差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以及对现行初高中教育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一、体育差生的界定
  体育不同于文化课程,它具有独特的自身特点,这也就决定了体育的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的复杂性。研究表明,对“体育差生”的定义还有分类有很多种。比如:体育差生是指在一定的群体中,学生的学习行为经常违背师生所认同的行为准则,或因种种原因对体育课抱有厌恶态度的学生。但总体来说对于体育差生的定义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区分标准。体育差生从总体、局部、动态和实践中来看,可以将其界定为:智力及身体发育正常,但在体育学习中由于个体心理行为、环境、教育方式等原因使其在正常教育下学习效果低,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根据体育差生形成的原因可以将其划分为两类即生理型体育差生和心里型体育差生。生理性体育差生的主要表现在个体身体素质较差,但身体发育正常,一些运动指标在正常限制范围内的底限,平时没有积极锻炼,缺乏运动,体育基础较为薄弱。由于身体素质差,直接影响了在体育教学中技能的掌握,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在体育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心里型体育差生又分为智力型和非智力型体育差生,智力型即为在同样条件下,部分学生受智力因素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表现为理解力差,动作不全面,容易忘记,动作不协调。非智力性体育差生则是由于心理因素影响到对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掌握。
  二、体育差生的心理特点和身体特点
  (1)在身体特点中主要包含三个方面:身体形态方面、生理机能方面和身体素质方面。身体形态方面指身体发育正常但身高和体重数值低于正常标准。生理机能方面,主要的器官活动指数即机能指标较差,比如,血液中血红蛋白趋于正常范围内的下限;肺活量较同龄标准要低;剧烈运动后,心脏动力不足或跳动过剧等等。身体素质方面表现为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协调性等素质较差,尤其在力量方面不足。
  (2)心理特点的学生由于个人主观因素有时会产生对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的排斥。对体育活动中的情感体验体会不足或体会不到,没有或很少感受到体育运动所带来的成就感,与人配合集体活动所带来的愉悦感、团队感,相反对失败、孤独等消极体验较多,不善于与老师及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学生主观意志力差,对于对抗性和具有一定危险的体育项目会有排斥心理。害怕对抗,害怕认输,进而缺乏主动性和竞技性。
  三、体育差生形成的原因
  造成体育成绩差的原因有很多,整体来看是各种外部因素和个体主观原因交互作用所形成的。
  (1)社会及家庭因素:当前社会对于体育的认识普遍存在误区,特别是在现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全社会及家庭都存在一种重视文化教学,轻视体育发展的不正确思想。认为体育成绩的好坏无关紧要,或者认为在上大学之后再进行体育发展,使得学生产生错误观念。甚至在家长的教育中,过分溺爱,过度关心,怕孩子参加具有一定危险性的项目而限制孩子的运动。长期以往,在这种观念的教育中,孩子对体育课产生了厌倦心理。
  (2)学校内部教育因素: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体育教学不被重视,大量体育课程被占用,对体育设施和器材的投入不足,这都影响了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情感。对于体育课程本身来说,教学内容枯燥、贫乏,教学方式单一,教学不得法也是造成学生体育学习情绪不高的原因之一。教学内容陈旧单一,与学生的实际生活需要关系不密切,受到场地和人数的限制,学了无以致用,不符合社会实际情况;教学方式和内容过度强调运动技术,采用竞技训练的方式进行教学,忽视了在体育中挖掘学生内在的情感因素。
  (3)个体因素:缺少成功的体验,对个人在运动方面的能力产生了怀疑。体育成绩一直不能满足自己内心的期望,长期处于压抑苦恼和对自己的失望中,最终导致自我否定,产生消极情绪,丧失了体育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四、体育差生教学对策
  學生对体育的感受和情感是在后天复杂的环境中长时间形成的,因此学校教育在体育差生意识和感受的培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1、调整教学方式,多元化教学模式
  首先调整教学语言,在指导学生进行体育教学时,虽然由于体育教学自身的特点常常会使用带有命令式的口吻去果断的作出决策、迅速的作出判断以及提示危险动作和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等,但在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指导时会使学生产生紧张焦虑,特别是在和体育差生进行交流时,应当格外注意语言和语气的拿捏。如果在教学中能采用亲切、自然、通俗的语言会使学生感到自然、亲切,学生对于体育的感受也会更好。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式单一、陈旧,缺少互动和趣味性,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在平时的课程中把单调的练习组织的严密活泼,充分调动学生的体育积极性,培养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爱好和兴趣。
  2、做好师生交流工作,启迪学生体育意识
  经常与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参加体育锻炼。多向学生讲解人体知识,灌输体育与健康的相关知识,消除体育与文化课学习时间冲突的顾虑,使学生明确体育可以更好的促进文化课的学习。激发学生潜力,对体育差生实行鼓励的教学方式,激发其学习兴趣,强化其学习动机,并且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差生心理与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2]华国栋:《差异教学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3]季浏:《体育与健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
  [4]王小平:《从调整心态入手,调动体育后进生锻炼积极性》,载《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一期,南京
其他文献
【摘要】周立波的海派清口以一种清新独特的艺术形式寓教于乐。对理论性、思想性较强的政治课教学应该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艺术,使之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展现教师的人格与魅力,使政治课充满艺术魅力,实现政治课教学的艺术化。  【关键词】周立波 思想政治课教学 语言  近年来,周立波和他的海派清口以一种清新独特的艺术形式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以至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引人关注。我喜欢看《周立波秀》,周立波的东西很轻松
【摘要】教学导入是指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和认知准备,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方式的一种教学行为。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心智,启发他们的思维。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应该构建愉悦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一堂课的开始,就被一种愉快而和谐的气氛所吸引。要创设悬念,精心设疑,创设“愤”“悱”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唤起学
为提升流媒体集群节点负载反馈的及时性以及大量并发请求的处理效率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反馈的改进算法。该方法通过集群节点任务数变化量来动态修改反馈周期,同时根据其负
【摘要】对高中物理来说,家庭作业是巩固课堂知识,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独立自主学习能力,检验学生的阶段性物理学习成果的一种较为简捷而有效的方式。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部分教师的家庭作业存在不科学之处,本文从教师对家庭作业认识不到位、家庭作业忽视物理思维的培养、家庭作业类型单一,知识结构不合理、家庭数量与质量不均衡、家庭作业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家庭作业规范性不足这六大方面,简析家庭作业设计存在的问
11月17日,由教育部、中央电教馆主办的第十八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传来喜讯。临武县选送的6件参赛作品经过的激烈竞争,在全国3000多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获二等奖4人、三等奖
当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之后,会发现新增加了很多课程。历史就是其中一门新课程,但是因为很多学校对于历史的重视度不够,所以学生想当然地把历史看作为副科,对待历史这门学科的态度不是十分积极。同时,也因为很多教师讲课照本宣科,内容枯燥乏味,也令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度下降。所以,我认为学习好历史的关键就在于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掌控。  一、加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的重要
大学生抗挫折能力低下,抑郁、烦躁、失眠等症状频发,社会适应及协调能力不强等现象已是普遍存在且日趋严重。通过对广西中医学院2008—2009学年传统保健与养生专选课程教学开